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2021-02-25 22:51李海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探究

李海蓉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课程中较为重要的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与此同时,责任意识是目前学生综合能力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是学生个人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榜样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贯彻落实积极的思想,并在实践中体会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责任意识;策略探究

引言:

中国的古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即中国人责任意识的外化与展现[1]。初中生群体是青少年发展阶段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且其为祖国不断发展的未来,因此引导其增强责任意识是中国实现不断前进的支撑力。但是在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不少学校初一、初二的任课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素质偏低,其无法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明确了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要求,教师要把初中生培育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凭借劳动认知以及实际责任等方面,强调对初中生道德素养的培育[2]。经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重视对初中生责任认知的培育,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逐步提升初中生的学习独立性,对他们的健全人格进行培养,促进初中生的发展。

(二)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包含孝顺父母以及拾金不昧等,这些美德也属于责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授课中,教师要重视对优秀传统美德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告知初中生,让他们弘扬这些优秀美德,此时初中生更要提高自身的责任认知。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措施

(一)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深入挖掘课本内容与教学资源。教师要经过对课本内容的深入挖掘,并将有关内容当作是责任意识教育的关键,不断指引初中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与意识,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比如,教师在对部编版“守护生命”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道德认知,让初中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与价值,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制度;指引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认知,远离违法活动,对他人的生命进行珍惜与保护,让初中生变成严格遵守法律的青少年,重视对他们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让他们为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巧用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即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愈发广泛[3]。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未引起教师重视,教学方式传统陈旧。因此结合上述两方面情况,教師应不断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进程,创新教学方式,以求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为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教师应结合丰富的媒体资源,为课程内容增添趣味性与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吸取课程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巧用媒体资源,应结合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

例如,教师在讲解“服务社会”这一课时,可首先运用幻灯片中的动画效果引出几种服务社会的行为,如义务植树或志愿者讲解行为等,教师可据此简单引出服务社会的实践形式。然后教师结合音频与视频资源,选取播放几个服务社会行为的具体实践过程,还可播放受到帮助的人群对志愿者的感谢画面,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进而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知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巧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看、了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由此学生可主动探索提高责任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巧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责任感这一概念,可省去教师冗余阐述,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三)运用生活化案例,提升学生责任意识

在对初中生责任意识进行实际培育时,要将课本内容和生活化案例进行良好结合。在生活化课堂活动展开时,要带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掌握与接受更多的道理,让初中生意识到自身具备的实际责任,提升他们的责任认知。

比如,教师在对部编版“敬畏生命”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如,水库溺亡事件,一位14岁的女孩落水,另一位19岁的男孩在不会游泳的前提下救人,最终失去了生命。在这样的案例当中,初中生能够拥有生活感受以及体验。在此情形下,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问题:在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营救他人正确吗?在碰到此事件的时候怎么办?此时,初中生展开进行激烈的探讨与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达成共识:初中生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初中生对这样漠视生命的情况进行探讨,之后发言,在面对这些现象的时候,要提出怎样的方法进行解决。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责任认知进行培育中,要从他们实际生活着手,使学生产生共鸣。

(四)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情境实践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学生要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正确地认知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如在讲述以家人为主题的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家庭成员,感受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所寄托的期盼与日常的辛苦劳作,在情境中体会父母责任,同时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出反思,思考身为孩子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付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责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好地完成责任意识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作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科目,应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应加强课程形式创新,不断提高课程效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长顺.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知识文库,2020(20):110+112.

[2]邬荣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3]李开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责任意识的培养[J].散文百家,2019(12):180.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探究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