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1-03-07 15:17蔡翠华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美育美的

蔡翠华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一封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美育和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价值追求相同,教育方式具有互补性,教育内容具有阶进性,美育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融合不断深入,在理念、内容、方式方法上不断渗透交织,美育与思政课教育在目标定位、价值探索等方面具有高度融合性。

一、美育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价值学大辞典》把“价值”定义为:“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结构、需要和能力是否相符合、相一致或相接近的性质;如果这种性质是肯定的,就是说客体对主体有价值或正价值;如果是否定的,则意味着客体对主体无价值或有负价值。”因此,要明确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融入美育的价值,从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方式、内容来看,两者具有极强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在具体价值体现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育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成效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美育是美学和教育学的“合体”,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各级学校正处于“双减”和“双增”的改革新阶段,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多种选择和考验,唯有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灵活地充实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美育寓教于思政教育全过程,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美育在思政课中可以依靠感染力强、生动活泼等优势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自觉发掘自身潜能,在感知指引下从事物中发现美的本质,从而完成美的熏陶和洗礼;可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性等缺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到道德实践中,建立对美的认知和理解,从中找寻到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美育的这种以情动人、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对感受美的能力和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二)加强美育是当代思政课的现实需求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抖音视频、百度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急剧增多和快速更新的知识,导致大学生们的思想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都给高校思政课带来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美育与思政教育最终目的一致,这为美育的融入提供了条件。蔡元培认为,美育是“以人为目的”,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他强调“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强调“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内在气质形成熏染,对学生的个人品德形成教化,用更加灵活、更加温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让学生在多元的社会中学会明辨是非,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爱国爱家,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等。面对新冠疫情,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主动走到抗疫一线,做最美的逆行者,担负起社会责任,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的生动事迹就证明了美育的这种价值彰显。美育与思政课的结合是现实的需求。

(三)美育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情操的提升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个较为感性,一个较为理性,可以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大美”情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大学生虽然通过思政课程和高校组织的“大讲堂”等多种教育活动接受了很多理论知识,提高了自身理论修养,但是很难从中直观地建立印象,产生共鸣。要想确立正确的“三观”,完善健全人格,还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重构,与现实生活衔接,实现心灵共振。

美育以其特有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道德规范的学习过程中欣赏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体会到人的本质力量之美,让美的追求化为一股道德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道德的升华,进而形成自己的稳固的道德理念体系”[2]。美育特点是以情感人,在起潜移默化中将情感转化为信念,成为人们的内心信仰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心理的接受和认可会长久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语言及观念,支配着人的行为。良好的美育能够把学生心灵中关于美的抽象概念升华为一股内在的道德力量,然后反过来进一步约束学生的道德实践,最终让学生内化出人文情怀与审美素养,实现知情意的统一,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离不开美育,思政教育必须借助美育这一有效方式得以提升。

二、高校思政课中的美育价值实现路径

(一)强化美育理念,适应思政教育的新形势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的适应性,满足不同时期的教育需求。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高校应该明确美育的地位和价值功能,牢牢把握美育与思政的联系,提高思政课教育的适应性。一是确立美育意识,将美育思想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渗透到各个环节,形成“以美育人”的大格局,推动美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全面有机融合[3]。二是高校要明确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给予相当程度的支持保障。例如加大对美育建设经费的投入,细化投入标准和内容,对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美育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开发、美育课题研究经费投入等。通过支持保障投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紧贴时代特征,与时代需求接轨。三是推动美育目标和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同步性。探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思政课教育路径可能性,从理念层面加强共识,为实践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定位。

(二)拓宽美育范畴,挖掘思政课中美育资源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倡导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开展思政课中要严格遵循美的实践规律,教会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4]。

美育教育不是一门具象的课程,是教育最基本“育人”目标,是所有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德智体劳在各角度相融相辅。高校应该以真善美为切入点,多视角丰富美育内容,挖掘思政课中美育资源,利用美育特点和独特功能,提升其思政课的吸引力、凝聚力,培养出拥有开阔视野和勇敢担当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一是追求“真”。高校在思政课中要真诚对待学生,教学中植入真情实感,发掘事物的科学美、逻辑美,让学生接近自然。教师要利用真实的美育场域去影响学生人,讲真话,讲真理,将宏观场域转化为微观场域,让学生领会到求真之美。二是崇尚“善”。美育主张教人向善,这也是思政课的力量源泉。思政教师要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汲取周围“善”的养分,约束自身行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三是向往“美”。美是最容易感染人的事物,美育在思政课中可以实现人的情感共鸣、共情。通过挖掘美育元素,构建美育资源,营造宽松的美育教育氛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创新美育方式,提升学生自我美育主体性

蔡元培曾说:“凡是高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5]。美育在教学活动中无处不在,高校要创新美育方式,以更恰当的方式将美育引入思政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全方位发展的与家国共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传承人,是适应国际潮流勇于竞争的下一代。教学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一是在尊重学生的身心规律特征。目前学生生长在互联网时代,个性较强,追求独立自主。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征,扭转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对待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熟知的语言交流方式展开教育,这样更容易让大学生群体认可。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奖励机制等,不定期地举办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更有利于让审美活动取得实际成效。三是鼓励学生自主去创造美,让学生认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美也是千姿百态的。让学生逐渐养成审美习惯,锻炼美的鉴赏能力,掌握审美方法,最终实现自主自为的美育目的。四是思政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审美教育。在思想观念百花齐放、理论学说百家争鸣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立场坚定,守师风师德,向学生展现出理性、高尚、智慧的形象,同时增强内涵学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主体化发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优化美育环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内质化

习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6]。”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美育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内质化,真正实现道德入心。一是高校积极构建家校联动美育平台。将家庭作为思政课活动的最小组织,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型互动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美育辅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辅导,更要对家长进行辅导,帮助家庭整体提升美育水平。二是加大对社会美育环境的构建力度。环境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最不易察觉的。政府层面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水平,弘扬正能量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社会氛围。另外政府要多开展“清网”等行动,为学生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三观,实现道德品质的内化。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中的美育价值意义重大。高校有必要促进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更好的实现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担负起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美育美的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