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服务先行推动“湾区通办”

2021-03-08 09:51孙宏伟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保卡东莞经办

■文/孙宏伟

截至2021 年8 月,共有6047 名港澳居民在广东省东莞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670 名参加工伤保险,5652 名参加失业保险。这背后,是近年东莞深入贯彻《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扎实推动广东省人社厅《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动方案》在东莞落地,并按照广东省社保局《“湾区社保服务通”实施方案》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实现港澳人员社保经办数字化、公共服务智能化、待遇享受均等化。

推动数字化转型

为全面落实《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东莞社保经办部门牵头成立了“湾区社保服务通”建设领导小组,由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险种政策科室、业务经办科室、信息责任科室为成员,并具体分工落实。领导小组紧盯任务要求,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跟进落实港澳台居民参保经办服务工作,全面压实责任;推行周工作例会制度,及时通报进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着力提升工作成效,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序实施。同时,加大对各园区、镇(街)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指导和调度力度,做好人员的业务指引和培训,确保全市各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做好经办管理服务工作。

东莞依据“数字化经办、零距离服务”思路,强化信息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持续开展“零跑动、零见面”服务提升行动,积极畅通服务港澳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高频业务“指尖办”。依托“东莞人社”小程序,在东莞的港澳参保群众可点击办理个人身份增员、个人缴费工资申报、个人信息资料修改、社保卡申请、换领三代社保卡、优才卡申领等业务。依托“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港澳参保群众还可体验个人查询、待遇随时查、基本养老金模拟器等功能。“十四五”期间,更多涉港澳参保人业务将开发上线,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二是综合业务“一窗办”。按照省内通办工作要求,东莞加快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省内通办,已首批实现月定期养老待遇核定、个人账户存储额核定、一次性养老待遇核定、离退休待遇停发、离退休待遇续发5 项高频服务事项省内“窗口通办”。港澳参保群众在东莞办理上述 5 项业务时,可根据自身便利,在全市任何社保经办服务网点选择进行业务申报,业务受理后由系统自动派发至其所属统筹区进行办理,享受“就近交件、异地受理、属地办理、坐等送达”的通办服务便利。

三是简单业务“自助办”。东莞瞄准解决传统窗口服务“费时费力”问题,整合系统数据共享能力,建立大厅自助服务系统,在全市铺设70 台社保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港澳参保群众可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自助终端办理各类业务查询和凭证打印服务。

扩展智能化应用

东莞将社保卡作为服务港澳参保群众的重要载体,坚持“一卡多用,多卡合一”的应用模式,加快推进以第三代社保卡为载体的民生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能力,革新服务手段,让港澳居民优享便捷高效的政务和民生服务。截至目前,东莞已为港澳居民发放社保卡超1.8万张。

一是赋能线上线下,办“卡”服务更高效。东莞面向来莞就业或参保的港澳居民,不断提升社保卡制发卡效率和服务力度,组织发卡合作银行建立即时新发卡、即时补换卡机制,并与邮政部门合作推出社保卡便民寄递服务。目前广发银行、东莞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已支持东莞港澳居民办理即时发卡、即时补换卡业务,推出“随时申请,立等可取”的高效服务,制卡周期从原来的1 个月缩短到10 多分钟,极大地方便了港澳参保群众。此外,东莞已于2020 年上线 “一人一卡、全省流通复用”系统,于2021 年6 月在“东莞人社”小程序加载“一人一卡”线上清理功能,实现了社保卡省内“一人一卡”线上办,省内港澳居民来莞就业、参保可“换地不换卡”,给在莞港澳居民提供了更多便利。

二是推进多卡融合,用“卡”功能更便捷。东莞紧贴港澳参保群众需求,实现港澳居民持社保卡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业务的“应用尽用、能用尽用”,让社保卡成为服务港澳参保群众的重要载体。

在诊疗卡功能融合方面,港澳参保群众可以凭社保卡,在东莞市内各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全流程应用,在社区“诊疗一卡通”平台进行刷脸就诊。政府机构改革期间,东莞稳妥推动医疗保险经办职能转移,组织人社、医保、卫健部门协同做好社保卡医疗服务功能的过渡衔接,保证港澳参保群众服务体验不受影响。

三是推动数据共享,进“卡”待遇更惠民。东莞充分利用社保卡身份识别精准、覆盖面广、管理完善、具备定期核对机制、安全性高、满足资金监管需求等特点,形成政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清单,并通过跨部门业务联动和数据共享,将补贴资金纳入社保卡一卡发放。此外,东莞在完成社保待遇进卡基础上,已全面落实其他人社待遇发放进卡,截至2021 年6 月底,东莞市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比例达98%,其中港澳参保群众达100%。

夯实均等化服务

东莞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民生保障和谐发展之路,将在莞居住且办理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居民纳入参保范围,并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让港澳居民和东莞市民平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养老保险参保和待遇享受方面,全面整合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全市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基金调剂使用,实现了一种模式统一城乡、一个制度覆盖全民的改革目标,增强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从制度设计上确保了社会公平。目前,在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港澳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 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021 年1—6 月,在东莞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港澳退休人员共有1505 人,人均月养老金水平为2145.3 元。

在湾区“社保通”工程中,广东借助工商银行等机构,推进社保经办服务跨境协作。

失业保险参保和待遇享受方面,全面消除东莞户籍与港澳居民的缴费和待遇差异,使两大群体同样缴费、同等待遇,还可以同等享受就业服务、促进就业等政策,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目前,在莞参加失业保险的港澳居民,失业后可按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含求职补贴)。2021 年1—6 月,东莞发放港澳参保群众失业保险金108 人次,合计207754 元,人均每月1923.7 元。

工伤保险参保和待遇享受方面,在全市铺开预防、补偿、康复、就业“四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建设。在东莞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的港澳居民,可享受同等工伤待遇。目前,东莞暂无港澳参保群众申请工伤待遇。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东莞还积极与港澳各社会机构、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民间社保合作。2021 年9 月24 日,东莞市人社局与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民众建澳联盟、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顺利签订“湾区社保通”项目合作意向书,后期将协商委托其向澳门居民宣传东莞市社会保险相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办理东莞市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推动实现社保业务“跨境办”。

东莞将瞄准港澳居民日益增长的参保需求,进一步细化贯彻措施,积极对接“广东政务服务”平台和“粤商通APP”、“粤省事”小程序,推动实现更多社保事项“网上办”;继续强化社保业务“跨境办”,与更多港澳社会机构、金融机构开展社保业务合作,为参加东莞社保的在港在澳人员提供更多“代受理”渠道,使港澳居民更加充分体验东莞便捷惠民的社保经办服务。

猜你喜欢
社保卡东莞经办
社保卡遇到问题这么办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