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1-03-09 16:14方福平
民族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

方福平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所以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数学思维不仅对提升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

引言:數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进行拓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不断进行引导,通过提问、实操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拓展学生思维。

一、培养数字概念的理解能力

数学是由数字组合而成进行计算的一门学科,所以对数字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今后的数学计算。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很牢固,对数字拥有一定的敏感度,决定了他们在数学这们学科的学习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明白这一点,巩固学生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前时期,学生认识的大多是十以内的数字,对于两位数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在教学生认识两位数数字时,要结合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配合有趣且容易理解操作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相关概念。首先,教师可以将十位的概念告诉给学生,然后通过与之前知识点进行联系,加深学生对十位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解阐述,比如:同学们,你们知道“9”之后的数字是几吗?学生回答:十!“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十用阿拉伯数字应该怎么表示吗?”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将“10”写上,然后继续提问:同学们,这个数字与之前的数字1-9最大的不同在哪儿?学生答:多了一个数字。然后教师就可以将十位与个位的概念进行阐述,不断引导加深学生对数字的概念。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教学器材,比如小木棍,让学生在课堂上摆出与数字相同数量的木棍,以此来让学生对数量有大概的认知。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两位数的表达来源,还能对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有大概的了解,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二、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最多的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立体的图形。对于初学数学的人来讲,很难讲数字与立体图形进行联系,所以数学几何对很多人,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讲学习过程较为困难。而小学正是打好几何基础,锻炼学生空间思维的好时机,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将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之中。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教师可以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图给学生进行展示。在基于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同的展开图进行还原。在还原之前,教师可以展示一系列不同的展开图,让学生进行分析,指出可以还原为正方体的那张图,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张纸进行裁剪,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唯一正确的展开图。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正确展开图的每个面做好标记,将六个面分别用1-6的数字进行表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六个面在组成正方体后与展开图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同一排或者同一列相隔一个面的其余两个面是对立面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脑海之中形成六个面组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一环,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观察能力不仅能够运用到数学学习中,良好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研究也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找规律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再是动手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找规律的练习之中,可以将不同规律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先观察再动手运算,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在数字填空题中:1,3,5,(),9。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看,来找到规律,不少同学应该能发现两个数字之间差为2的规律,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进行验算,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在确定答案之后,教师在此题下面写上另一个规律的题目,比如:1,4,9,(),25。这一道题的规律则与前一题完全不同,有些学生可能会局限于上一题,然后在这里也用两数相加的推断。这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提示,让学生先不要忙于计算,算出数字的差,而先通过观察,再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给出结论。有些同学就能看出这是数字的平方。这样,学生通过两个不同的题目,认识到找规律题中观察的重要性,避免了学生进入一看见数字填空题便开始进行加减运算的误区,养成先观察再实践的良好习惯。

四、贴近生活,培养思维拓展能力

对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计算,不仅晦涩难懂,还没有实际价值,因此产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不仅仅限制于课堂之上,还扩展到实际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还要尝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数学课本用来测量。引导学生先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与宽,然后得出面积大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数学课本为基准,估量一下课桌的面积。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发散,在动手确定某一固定的量值之后,能以这一量值为基点,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得到数量上的了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实操能力,还提升了举一反三的思维拓展能力。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理解数字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是提高数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样,教师必须明白,数学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师需要将生活气息带入到课堂之中来,让学生能够不自觉地发散思维,养成良好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崔田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2.

[2]苏卫清.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189-190.

[3]杨博.如何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数学思维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1(34):89-90.780FFBE9-164D-42DE-A2CD-9A6362F3E157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