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1-03-18 22:56杨名淮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

杨名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更加成熟,各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群文阅读和学习任务群就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成熟的新型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重点梳理能力、写作能力等。本文从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的概念出发,分析二者的关系,并对学习任务群教育模式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語文;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和学习任务群都是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教学形式,群文阅读的主要应用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应用价值是为学生布置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有所区别,但具有数量大这一共同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机地融合和应用,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准确称呼是“语文学习任务群”,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对高中语文来说,其教育目标已经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等单项能力,而是需要以建立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调配进行提升,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因此,可以将学习任务群理解为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各项语文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在国内教育行业内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单篇文章详细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通读,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意图、文章结构、语句形式等进行逐一讲解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完全掌握一篇具有代表性文章中所有关键要素。群文阅读则是在实际教学中,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章进行组合阅读,使学生通过组合阅读,自行了解同一主题下文章的不同表现形式、文章修饰方式、文章结构框架、情怀思想等,非常适合高中阶段已经具有一定语文基本素养的学生应用,使学生能在群文阅读中自行对不同文章中的语文要素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赏析能力、重点梳理能力都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大有裨益。

(三)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的关系分析

学习任务群的应用目的是丰富语文学习任务,群文阅读的应用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量,二者虽然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但都具有数量大这一共同特点。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制订出适配度较高的阅读任务,能使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章的过程中同步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的解决,通过将二者深度融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全面提高。

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习任务群的应用需充分考虑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群文阅读中所有文章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文章主题一致、结构类似、修辞手法相近等,通过不同的文章对比阅读,使学生能更好地梳理该关联类别下的文章重点,高中语文教师应以不同群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制订相应的学习任务群,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二者的互补效果。第二,学习任务群的制订要贴合群文阅读文章内容。群文阅读的应用能有效扩大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但是在梳理文章重点时容易产生偏差,通过在群文阅读中制订贴合文章内容的学习任务群,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学习任务群的应用效果会直接受到群文阅读应用方式的影响。学习任务群本身综合性较强,可将其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但群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单项优势,单纯从文章阅读方面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梳理能力、文章重点总结能力,所学习任务群的应用需要根据群文阅读的应用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其应用效果也会受到群文阅读应用方式的影响。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设立学习目标

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首要环节是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循序渐进应用教学手段,最终达到既定教学效果[2]。群文阅读学习目标的确定可利用学习任务群进行总体规划,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度、整体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单章群文阅读学习目标的设立,从章节整体目标出发,利用学习任务群将整体学习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多个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完成群文阅读整体学习目标。

如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本单元课文节选自三部经典的悲剧主题戏剧名作,分别是《窦娥冤》《雷雨》和《哈姆莱特》,课文分别对三部戏剧中戏剧性最强的部分进行节选,三部戏剧在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通过群文阅读能丰富学生对戏剧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见解。本章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多种描写人物形象、内心刻画、环境氛围描写的方法,了解节选文章中每个故事的矛盾点,语文教师可通过学习任务群将本章节的整体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使学生在阅读每篇文章之前先明确该篇文章的阅读任务,使阅读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在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深挖每篇戏剧的创作背景,掌握文章层次和内涵。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开展语文群文阅读,能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阅读目标,并结合学习任务自行完成文章阅读重点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群的设置需充分贴合文章内容,并且不会严重超出学生实际语文能力,才能最大化发挥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的应用效果。

(二)主题文本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通过阅读得到语文能力的提升,同时能有效地应用此种能力,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提升[3]。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考验也在不断提升,为响应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对不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设置不同的主题文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辅助学习任务群,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利用学习任务群对群文阅读的主题和问题进行设计时,可从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任务解决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教师应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各项教学手段时,必须充分贴合教材,加强学生对实际知识的掌握度,才能使其更好地应对高考。

如: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选用大量议论性文章,学习该类型文章一方面能使学生对议论文的文章结构更加了解,一方面也能通过阅读积累,使自身学会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利用学习任务群对该类文章的主题文本进行设计,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文章的逻辑结构,作者的论点、论据等,如: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鲁迅通过多种语言形式,对实事进行抨击,对强权表示唾弃,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群,如:本文共表达出作者的几种观点?每条观点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表述的?怎样将观点论述和清晰的阐述进行平衡?通过不同问题为学生指引正确的阅读分析方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对文章中体现的论点进行梳理,又能为其提供新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范畴拓展

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虽然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得全面性非常强,但是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文章数量略显不足,阅读量的不足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局限性[4]。因此,应重视拓展教学范畴,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学生能在大量阅读过程中开拓对文章类型的了解程度,使学生能更全面地掌握不同文章的架构体系,并在阅读过程中吸收知识,将其转换为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高中阶段课业压力较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较多,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情况,将课内外群文阅读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教材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延伸,以达成拓展阅读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学习中,该部分所有文章都是即景抒怀的古诗词,如《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等,教师在贴合教材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学习时,也可通过互联网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同时展示题材相似的诗歌、古文,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杜甫《登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几篇诗词整合在一起,既能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不同诗人在不同环境和朝代中,其心境的不同,情感描述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区别等,又能理解诗人以山水寄情感,對祖国大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可为学生布置不同学习任务,如自行将古文表述为白话文,通过古文表述猜测诗人内心情感等,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群文阅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分析不同文章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古文阅读理解问题。

(四)课堂互动营造

课堂互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能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预留一定时间专门为学生答疑,既能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又能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师生在共同探讨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累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营造课堂互动氛围时,也可以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设置学习任务,与上述直接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不同,在课堂互动环节中设置的教学任务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进行解决的,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应从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和阅读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提出新颖答案的可能,不仅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也能扩展学生思维能力。在与学生共同针对学习任务群进行讨论时,应深入学生团体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使学生都能积极融入讨论环节中,进而提高阅读学习质量。

结束语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科学地应用学习任务群,能通过二者互补获得更加高质的群文阅读效果,具体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设立学习目标、主题文本设计、教学范畴拓展、课堂互动营造等方式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同时,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根据整体教育目标,对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任务设计进行不断优化,才能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金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9):50-51.

[2]邹荔娟.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20(5):25-26.

[3]张芸芸.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31):84.

[4]孙自见,张翼.群文阅读教学中多维整合策略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9(28).

[5]陆琴艳.“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群文阅读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5):45.

2129501705343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