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地产场域中宗教场所的空间生产研究
——以景洪市告庄大金塔寺为例

2021-03-25 12:50方义勇
大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景洪市空间旅游

方义勇,陶 琳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宗教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已有较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张桥贵和孙浩然精准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宗教与旅游具有某种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1〕。宗教资源与旅游开发若是能搭建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张桥贵与明世法认为在宗教与旅游两者的利益主体如有冲突和矛盾的情况下,建议携手共建宗教旅游“场域”间的主体自觉参与和协调机制,用于调适主体间的冲突,实现共赢〔2〕。李悦铮等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宗教与文化景观之间的旅游开发关系进行多例实证研究,论述宗教与宗教文化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指出了宗教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开展宗教旅游是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会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杨丽把云南宗教旅游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云南全域作为各种景观旅游都很丰富的地方,若将宗教文化的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开发相关的宗教旅游产品,会使云南旅游行业更加蓬勃发展〔4〕。

以上几位学者的研究多以宗教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宗教文化资源当成旅游业发展中可塑造的“产品”之一,但在现代语境下认为两个主体的发展会有冲突有矛盾,并且都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结合所得的观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针对宗教场所建盖的背景与环境,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以佛教宗教场所景洪大金塔寺为研究对象,分析宗教场所在民族旅游地产开发热度攀升的环境下空间再生产,立足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这一关系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调查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探讨其背后可以建构赋予的意义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对宗教场所与旅游行业发展中“民族旅游地产”这一具体发展内容进行关系论述。

景洪大金塔寺(以下简称“大金塔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告庄西双景(以下简称“告庄”)民族旅游区的核心区域,而告庄则是近十年来景洪市内旅游区域的新地标,是以传统傣族民居为主要建筑风格的旅游地产宿集建筑群(包括客栈酒店、金铺、住宅公寓),由云南本地H集团开发建设,其区域内包含丰富的地方民族宗教文化,是世界各地游客来到西双版纳旅游的必经之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投资房产、观光旅游、感受地方文化、休闲放松娱乐等。2019年笔者分别以游客、房产买家、宗教信徒等多重身份数次进入告庄和大金塔寺展开参与性调查,其后进行了多次田野点回访,发现大金塔寺作为繁华告庄旅游区里的宗教圣地,它的建盖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并且作为神圣空间与告庄地产旅游区内其他功能空间得到了较好的良性互动,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大金塔寺的空间生产过程描述

(一)告庄西双景地产开发的设定

近十年期间,云南本地H集团已经花费数亿元打造了占地近两千余亩的告庄旅游地产,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产权70年的普通住宅,产权40年的商住公寓,数栋客栈和临街商铺,一所农垦医院,综合商场等设施,实现汇聚“文化、休闲、度假、体验、娱乐、旅游、商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中国岸傣泰休闲文化旅游综合体。告庄西双景在汉语中可译为“九塔十二寨”,为了重现历史时期傣族王国首府景洪古都盛景,其塑造的文化形象根源于传统傣族文化,地产景区内以传统傣族民居建筑风格为主,辅之以湄公河流域内其他国家傣泰文化精华为吸收部分,结合时代新思想,打造景洪市区新的城市地标名片,在H集团地产资本权力的开发改造下,景洪市逐渐完善了市内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并且大力推动了景洪市旅游文化的发展,H集团成了景洪市乃至云南省在民族旅游地产开发方面的榜样力量。

截至2018年底,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 000万人次。而随着告庄西双景旅游地产不断的规划与开发完善,整体开发项目的风貌已经逐渐显露,官方经济数据显示,目前已超过3 700家商家入驻告庄景区内,商铺入住率突破90%,特色的夜市摊位已逾2 000个,开业率达90%,作为西双版纳最大规模的酒店集群,已开业特色客栈及精品酒店180余家,客房数量高达1万余间,每年景区官方举办的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主题活动已有16种,活动天数达100余天①资料来源:告庄西双景官方微信公众号。。并且随着告庄西双景的成功运营和当地政府的助力,景区内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已经吸引了老挝领事馆签证中心,西双版纳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及各大知名旅行机构的入驻。

(二)大金塔的选址

大金塔工程位于澜沧江畔、南莲山对面,告庄景区内核心主干道万象大道的尽头,于2009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11月成功封顶,占地5亩,这个位置正是距今1 300多年的古佛寺“洼庄得”的旧址。告庄景区建造的文化目的是恢复古代西双版纳“九塔十二寨”的辉煌面貌,在历史记载中,“九塔”包括塔庄匡、塔庄莫、塔庄桑等圣塔,一直受到民众的朝拜,“十二寨”包括曼景德、曼景兰、曼景匡等寨子,是人们来到景洪后居住的村寨,现在的大金塔就是要恢复其中最大的一个圣塔,这恰好与古佛寺“洼庄得”旧址的历史文化不谋而合。在地理空间位置上,当代大金塔的建设与历史记忆得到了重合。

(三)大金塔作为博物馆的设置

大金塔作为西双版纳州旅游文化二次创业的引擎项目,在H集团的建设下,主要打造成为告庄大金塔景观区,由佛塔、借佛祖三次出巡版纳的典故打造的佛足石、许愿台等构成,其功能作用为塔状贝叶经典藏博物馆场所,是一座南传佛教色彩的博物馆,体现西双版纳及澜沧江流域南传佛教文化精髓②参见闫静瑜,西双版纳景洪大金塔图片简介,个人图书馆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18∕08∕38919788_714113848.shtml,2017年12月18日。。对外开放后,当时的大金塔仅作为塔类建筑的旅游景观场所和传播佛教文化的博物馆,大金塔景区的门票价格为90元∕人。大金塔作为告庄内佛教文化景观区域的一部分,其外观设计之精美,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告庄景区还未完全运营之前就吸引了国内及周边国家大量的游客慕名而去感受其美妙的文化,H集团也将大金塔作为景区内最为标志性的文化景观。

(四)佛教机构的赋权

当时的大金塔没有受到佛教机构的赋权,只是作为陈设有与佛教相关文物的博物馆,所以此时大金塔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活动场所。在2016年的一次西双版纳州会佛活动中,各中心佛寺与景洪市委市政府商讨选地建设景洪市总佛寺,并对外公布。正好H集团相关领导有意将大金塔建设为一个真正的宗教场所,经过集团董事会决定,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教文化,2016年8月将告庄大金塔景点全盘捐赠至景洪市政府管理,景洪市政府交于景洪市佛教协会管理,并计划将告庄大金塔纳入筹建中的景洪市总佛寺。2017年7月11日,大金塔捐赠仪式在告庄西双景隆重举行,共邀请到108位高僧参加捐赠仪式,仪式按照南传上座部佛教传统“嘎腊洼(gārava)”仪轨开展,大金塔正式更名为“景洪大金塔寺”,原地恢复为皇宫所在地“庄德”寺院。佛教协会也将原大金塔作为博物馆这一文化功能场所重新赋予新的宗教历史涵义。

在这样的一个大型民族文化旅游地产综合体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空间中的各个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家、游客、当地居民等所有行动者,都在这个旅游地产的场域中占有自己的一个角色。大金塔寺作为宗教场所在这个旅游地产的场域中占据一小块物理空间,但是它作为一个与其他建筑比如客栈、商铺、地摊等功能有较大不同的空间,大金塔寺在权力主体的划分下,与其他建筑划定了相关的有效空间,但是却在整个旅游地产场域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三、大金塔寺空间塑造中的社会关系分析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作为当代社会批判思潮“空间转向”的起点,将“空间中的生产”转为“空间自身的生产”,并且直观地提出三元一体空间辩证法来对空间进行分析与批判,主要是围绕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这三个要素展开,他对空间理论的阐释摆脱了空间原有的静止空洞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整个空间可以作为生产资料,则生产方式也通过空间配置来体现〔5〕。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此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景洪大金塔寺在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空间的表征:权力主体的更迭

空间的表象或表征,即心中构建的精神上的空间,属于构想层面,与生产关系相关的逻辑,知识性理论性的意识形态的抽象描绘,这些当属那些有知识发言权的专家学者、规划设计师等行为主体来对空间进行管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云南地区正在经历着来自省内外的经济资本财团对其进行多处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处处显现出云南丰富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传统文化与为了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现代发展模式的矛盾。因此本文中涉及的资本概念指的是旅游地产中所掌控的经济资本。政府强大的发展号召权力与雄厚经济基础的财团权力的结合,成了当地开发民族旅游地产的主导力量〔6〕,而历史上长久以来形成的以传统民族宗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地方性知识,当地原住民的在地情感和民族宗教文化信仰力量就成了维系不同利益主体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纽带。

调查发现,H集团凭借雄厚的经济资本在建盖规划旅游地产项目时是主要权力的占据者,但对于在“大金塔景区”到“大金塔寺”的空间内涵转变过程中,当地政府又主导着宗教场所再转变的操作逻辑。2016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传工作委员会决定,恢复完善南传佛教辖区内总佛寺建制的完整性,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告庄西双景内大金塔及前广场等周边区域设为景洪市总佛寺所在地,H集团无偿将其捐赠给景洪市佛教协会。政府与企业这样的行为举动,在当地引起较大的轰动,大金塔从景区转变为寺庙,贝叶经博物馆的身份转变为景洪市总佛寺,这些都体现出权力主体在宗教场所的空间生产过程中的构想者,构想层面也实现了权力主体的更迭,他们把控着空间生产的过程,行使空间生产权力。

(二)空间的实践:清晰的边界划分

空间的空间性实践,即能够感知的物理空间,但建立的基础是在自然土地空间和人类历史的实践上,不是先验的。社会成员对空间进行解读与行动,包括空间感知与行动两个方面——行动者通过(创造性或常规性地)使用、控制、改造等行动进行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形成生活惯例、行为共识与社会结构〔7〕。

整个告庄西双景景区都充满了当地区域内的民族文化特色,不管是从建筑设计、商品贸易、定期举办的大型主题活动等各方面,告庄景区内有着清晰的文化定位,不断增加的游客量,不断突破的商品交易额,告庄旅游地产场域内已然是一个火爆的消费空间,政府和企业家以及不断进驻的商家个体户,都在为根据自身的需求,推动消费空间大力获取最大利益化。大金塔寺位于告庄商业区的核心位置,其寺院及广场占地近5亩,仿佛与寸土寸金的告庄旅游地产区格格不入,大金塔寺在受到佛教协会管理后撤除收费进院的管理,供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佛教徒自由进入参观或朝拜,在H集团对塔寺内部的修缮之后,将会是景洪市佛教协会办公场所驻扎之地,当地居民及游客也会在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来到塔寺佛像面前烧香祈福,在佛教特定日期,举办景洪市内规模较大的佛事聚会活动,已经成为景洪市内重要节日祭拜、保佑祈福的重要佛教圣地。同时大金塔寺与告庄景区的其他功能区并无明显隔阂,在场所中无高大围墙隔离,即使游客并不想要祭拜活动,去大金塔寺后方的夜市市场,也会从大金塔寺的周围经过,大金塔寺的空余广场也是人们的休闲散步聊天的场所,另外大金塔寺由于其特殊的建筑风格,常常成为景区内来旅游休闲的游客们集合碰头的枢纽。

但是大金塔寺作为政府提供的物质空间,它的功能是宗教功能,因此对它的管理有严格的制度保护,例如寺庙内不得大声喧哗,商品经营者不得在寺庙前的广场有兜售行为,笔者在调查期间也会偶尔看到一些非告庄地产内的地产经纪人在广场内向游客介绍房产信息,但基本上都会被寺庙的保安人员及时制止,但是晚上基本上已经没有宗教活动了,为什么不可以在偌大的广场中从事经济行为呢?笔者在采访大金塔寺内的一个长老时所说①2019年11月23日,笔者在西双版纳总佛寺和大金塔寺内与景洪市佛教协会会长、景洪大金塔寺住持长老进行交谈。:“寺庙就是寺庙,寺庙只能从事宗教活动,我们的寺僧团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传承,按照三学、七清净及十六观智的禅修次第,以‘戒清净’为基础,修习止、观,培养定、慧,其目标是现证涅槃,不能与经济活动有关联,想卖东西的话,告庄这么大,哪里都可以卖啊!”大金塔寺在旅游地产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空间的实践中,行为主体结合自身的立场与原则,将空间资源的利用分配合理化,物理边界与意识边界清晰化,以便场域内的日常活动顺利开展。

(三)表征的空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稳定和强化

表征的空间,即是社会空间,是深层的空间实践,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权力关系、生活秩序和意识形态等联系在一起,是人们生活的空间〔8〕。主体权力行动者将大金塔寺的空间生产置于民族旅游地产场域中,使告庄旅游地产的吸引力多了一层宗教文化空间,对当地的多数信仰佛教的民众来说,多了一处能与其他信徒交流的场所,他们所信仰的空间对这一块经济繁华之地发挥普度众生的作用,佛教的信仰活动与旅游地产的经济活动在此得到交汇。

政府、企业家、商业经营者、游客、僧人、当地居民等行动主体同时在告庄里生产生活时,不同的行为主体要服从具有生产支配话语的主体所制定的规则,而每个行为主体又都会反作用于他们,大金塔寺在旅游地产场域的空间生产,它的周围是各种热闹的客栈与商店,与寺庙内的清净形成鲜明对比,寺院外的商品经营者认为大金塔寺的存在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意,他们也不会去打扰到寺院的清净,虽然寺院处于告庄的核心位置为旅游地产项目的建设少了几亩的土地,但是现在已然看不出有任何冲突,经济行为者对空间实践中表现出顺从的关系,当大金塔寺不管是日常还是大型佛事活动时,长期在此的经济活动者、西双版纳的居民以及一些在此短暂停留的游客都会去大金塔寺一起参与活动,向大金塔寺祈福。虽然表征的空间在理论上来看是在日常生活上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空间,但在大金塔寺的空间生产过程来看,并未对告庄景区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冲突,反而对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造出一定的稳定和强化的力量。

四、大金塔寺空间意义的解读

大金塔寺经过不断的几次调整,从民族旅游地产场域中博物馆到宗教场所的转变,在多方力量的介入、交织与互动下,终于有了新的空间意义的阐释,此部分将从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地方性知识、多元文化相交等方面对大金塔寺的空间意义进一步解读。

(一)民族宗教文化空间

通常人们会认为如果某地要进行旅游地产开发的话,可能会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并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对作为文化持有者的景洪当地原住民来说,代表地域性的象征之一即是富有文化特色的傣族民居。H集团在开发告庄地产的过程中,坚持在告庄整个中心主流民族风情区以傣族传统民居干栏小竹楼为其建筑风格,整体风貌具有非常明显的世俗意义的文化形态,而大金塔寺的建设则充满了具有神圣意义的南传佛教建筑风格的文化形态,不管是在民族旅游地产开发上还是大金塔寺的建筑风格中都充满了具有当地历史社会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或宗教的建筑是地方性文化的物理载体,在空间生产的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相结合塑造下,告庄旅游地产场域中的大金塔寺空间生产是名副其实的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的标记。

(二)传承保护地方性知识的空间

西双版纳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较为盛行的地区,在这里,各处都有寺院的身影,南传佛教从现印度地区到这里传播了1 800多年的历史当中,已经是当地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金塔寺的神圣意义的赋予受到景洪市佛教协会的管理认可,但更大程度上是在信仰上受到当地民众的崇拜,即使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充满商业化气息的旅游地产开发的版图内,也丝毫不影响普通民众对一处具有佛教文化存在的建筑的崇拜。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对佛教宗教神圣信仰的行为来看,地方历史上对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已经在潜意识中倡导着这里丰富的神圣信仰知识,在旅游地产开发过程中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开发商和有关管理部门通过主体自觉性建盖了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大金塔寺,已经是在对地方性知识进行了有效传承。在神圣层面上,大金塔寺的建盖具有非同寻常的对于地方性知识的象征意义,在世俗层面上,大金塔寺的存在使旅游地产开发的现代商业经济现象与传统地方性全民信教信仰知识的有效制衡。

(三)多元文化相交的空间

大金塔寺建筑高度为66.6米,寓意为保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六个国家友好和平发展,作为传播南传佛教文化的寺庙,大金塔寺体现了西双版纳及澜湄流域内多国蕴含的小乘佛教的文化精髓。在大金塔寺的背后方向的旅游区是开发商打造的“湄公河六国水上市场”,在其西南方向的商业金铺区划分出东南亚风情商业街,旅游地产开发与大金塔寺的建盖中有空间实践上的互嵌,在中国西南边境的西双版纳,有民族宗教文化相近并且共饮一江水的几个邻国,在都以信仰佛教文化为主的多国文化背景下,权力主体的实践者基于实践知识、因地制宜的地理传输信息、宗教文化精英和地方财团精英内独特的累积经验而持有的意识心态,共同产生了具有无国界的佛教文化旨意下的多国多元文化相交的空间。在空间中,H集团开发的旅游地产和大金塔寺的宗教文化场所承担了不同的角色,旅游地产开发中接轨了澜湄合作主题或全球化思潮,大金塔寺在其建筑特点和佛教宗教无国界的神圣意义上给告庄多元认同“文化区”的建设提供自然神圣话语,甚至在有些层面上,以佛教宗教文化的机构或项目在西双版纳地区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他社会文化形式的影响力。

虽然在告庄旅游区内很少遇到真正可见的多国国民的现场交流,但在各种存在象征符号的空间中已存在想象到的社会,并且社会关系和社会地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这样有宗教场所的告庄旅游地产区内,宗教空间正在发挥着它自身的社会力量,引起持续的空间再生产。就职能而言,目前大金塔寺已经正式交为景洪市佛教协会管理,是景洪市总佛寺的驻扎地,管理着景洪市内的205个寺院,目前景洪市佛教协会12位相关僧人暂时入驻在西双版纳总佛寺内进行办公,大金塔寺的住持由帕祜巴罕听大长老担任。由于总管的地位,大金塔寺负责来景洪朝拜佛教文化的外乡人的接待任务,并且还包括讲经、诵经、传播佛教文化等正常宗教活动。笔者在调研期间参与了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佛事交流团前来大金塔寺学习交流,在交流完之后,大长老向海外的信众们推荐西双版纳的参观景点,其中大力推荐了告庄旅游区内的夜市文化。

五、结论

告庄旅游地产场域内存在很多不同利益地位的行动主体,在大金塔寺的空间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突出的问题,在表征层面已呈现出良好的空间秩序。大金塔寺位于旅游地产开发中核心区域,能够感受到旅游地产场域中生产生活的人们对宗教场所的关注度增多,丰富了宗教空间外的人们的知识文化,周边商铺的生意也受到大金塔寺来往信众与游客的恩惠,日常活动秩序持续稳定。

大金塔寺的空间生产过程是民族旅游地产开发过程中对其进行再生产的过程。本文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三元一体辩证法思想分析了民族旅游地产场域中宗教场所的空间生产,发掘了宗教场所在空间生产过程中背后的各种主体力量之间的博弈,众多行为主体的社会关系并未因为大金塔寺空间功能与他们不同而互相疏远,反而呈现出和谐的社会关系,这样的案例分析也将会为日后的关于其他不同空间的共存关系提供融合机制。

旅游地产开发热度不断升高的背景下,民族旅游地产除了对当地的民族宗教文化产生影响外,还对地方性知识展演的其他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因此需要各层次的实践主体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在辩证法上是交织在一起的,开发中应基于当地的可开发资源、社会语法规则、地方性知识规范等条件的理论约束,实践上进行合理利用,辩证地发挥各主体的功效是发展开发中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景洪市空间旅游
景洪市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学校您好
泼水咯
旅游
云南省景洪市疆锋铁矿疆锋矿段地质特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