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联合C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02 03:19王凯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护理学实验课

张 洋,朱 艳,韦 莹,王凯丽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5)

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是由标准化病人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由具有丰富医学知识和临床教学经验的带教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对护生进行各项基本临床实践技能和多种临床综合能力的训练、指导、考核的一种新型实践教学及考核方法[1]。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即教师根据带教内容选取真实、典型的临床案例,让护生通过分析讨论解决临床问题,获取临床知识和技能[2]。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验课是训练护生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关键环节。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培养护生创造性和主动性方面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的情况[3-4]。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在2017级专升本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使用TSP联合CBL教学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一年级护理专业专升本护生为研究对象,护生在完成3年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学习后继续进行两年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学习。以2016级专升本护生为对照组,2017级专升本护生为试验组,两组均有临床实习经历,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两组课时数、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均相同,理论课主讲教师及实验带教教师均为教龄10年以上的专职教师。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带教法,试验组采用TSP联合CBL教学法。

1.2.1 试验组教学准备(1)设计病例: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病例,结合学习目标修改病例。(2)编写剧本: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特征,结合病例编写TSP剧本。(3)培训TSP:挑选我校有医学背景、自愿参与护理教学且有表演能力的教师进行TSP培训。

1.2.2 两组教学实施 以“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术”为例,两组实验课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两组实验课教学设计——以“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术”为例

1.3 评价指标

1.3.1 期评成绩 期评成绩由作业成绩(10%)、操作考试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50%)组成。作业为每人完成一份完整的病例分析;操作考试成绩为肌内注射、静脉输液两次操作考试的平均分,两组使用相同的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教师相同;两组期末考试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均一致。

1.3.2 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让护生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情况做出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职业认同感、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分为很好、较好、一般3个等级。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95份,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作业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期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s,分)

作业成绩试验组(n=52)对照组(n=43)t值P组别 操作考试成绩88.19±1.34 86.27±3.50-3.411 0.001 89.29±3.03 85.26±5.02-4.614 0.000期末考试成绩83.27±3.26 82.16±5.58-1.148 0.255期评成绩85.84±1.85 84.11±3.62-2.838 0.006

2.2 两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

试验组对本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高职业认同感、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方面的评价,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

3 TSP联合CBL教学法的优势

3.1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试验组护生课前以小组形式对病例进行讨论,对病例有了详细的了解,从而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度[5]。因为课前准备充分,所以护生课上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TSP护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TSP的引入使护生对课堂充满期待,为了让TSP得到周到的护理服务,护生课前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商讨如何应对TSP的提问或要求。TSP的应用激发了护生对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情景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让护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TSP生动形象的表演及“护患”的真实互动,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6]。

3.2 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研究显示,应用TSP可以提升护生的沟通能力[7]。传统实验课上护生对着模拟人练习操作,与模拟人单向沟通,简单机械地背诵标准化护理语言,表达书面化,不利于培养护患沟通能力。TSP的应用让沟通变为双向,虽然TSP有固定的剧本,但本研究中的TSP都具有医学背景,不拘泥于剧本,会随机应变地根据护生的表现进行交流。同时TSP会模仿患者的语气、动作、表情,护生需要通过观察进一步分析其心理与需求,并迅速对答。部分护生初次与TSP沟通时表现得羞涩,不敢直视,语言不连贯,但经过多次训练后逐渐变得自信,能够亲切自然地与TSP交流,甚至展现出自己幽默的一面。TSP的应用使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3 提高护理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试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处理外界干扰因素时比较灵活、迅速,说明试验组护生护理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优于对照组。传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侧重单项技能训练,在培养护生综合运用各项技能方面稍显不足,因此护生进入临床后难以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研究显示,TSP联合CBL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解决问题能力[8-10]。运用案例教学法反复进行病例分析训练,使护生思维更缜密,病例分析结果更准确,护理计划更具体,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上课时TSP会对护生的操作设置障碍,如不愿意配合、故意污染无菌物品、家属对约束患者表示不理解等,以此训练护生随机应变解决问题能力。护生面对TSP的“刁难”,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努力寻找各种应对办法,到最终有经验应对类似情形,使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TSP联合CBL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护理学实验课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跳过去
斯诗私塾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