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1-04-07 00:30刘益妙谭静文麦兰仙曾志羽
广西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对象人群

刘益妙 文 宏 谭静文 麦兰仙 曾志羽,3,4 王 燕

(1 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623121529@qq.com;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保健科,南宁市 530021;3 广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 南宁市 530021;4 广西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宁市 530021)

心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434.4万例,其中脑卒中死亡209.8万,位列死因谱的第1位[1]。同时,心血管病患病率在持续上升,截至2019年,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超过2.9亿例[2],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给我国经济和民生健康带来巨大压力。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均密切相关[3],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促进疾病的恢复。随着疾病谱的发展,反映躯体疼痛、心理和社会行为功能等多维度的生命质量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慢性病人群的研究[5]。积极探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的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心血管病干预效果、减轻国家及人民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EQ-5D),探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南宁市青秀区3个社区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当地常住居民(在当地常住5年以上);(2)根据《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6]判定为高危人群,即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LDL-C≥160 mg/dL (4.14 mmol/L)或HDL-C<30 mg/dL(0.78 mmol/L),存在相关既往史(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脑卒中),世卫组织10 年心血管病患病风险≥20%;(3)能正常沟通,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患有痴呆、精神疾病史、难以正常进行沟通者;(2)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肿瘤者。

1.2 调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等。(2)SSRS量表。量表包含客观支持(3个)、主观支持(4个)、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3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4级或多级评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1~22分、8~32分、3~12分;各维度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12~66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中总分≤22分为低水平社会支持,总分在23~44分之间为中水平社会支持,总分≥45分以上的为高水平社会支持。该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92[7],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EQ-5D量表。量表包含健康描述系统欧洲五维三级健康量表(three-level EQ-5D,EQ-5D-3L)和视觉模拟量表(EuroQol 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其中,EQ-5D-3L包含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5个维度,各维度分为没有困难、中度困难、重度困难3个水平;EQ-VAS为长20 cm的垂直刻度尺,由被调查者根据当天自身情况给出主观分数,顶端100分代表“心目中最好的健康状况”,底端0分代表“心目中最差的健康状况”;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已在医学领域广泛使用[8]。其中采用时间均衡法对EQ-5D-3L指数进行换算,健康效用值值域为[-0.149,1.000][9]。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小组成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指导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及时解答有疑惑的选项,当场检查问卷填写完整度。采用双人录入和审核的方式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对问卷中出现的缺失值进行统一处理:(1)当同个问题中出现两个靠近的答案被勾选时,以第一个勾选的答案为最终结果;(2)当同个问题中出现两个及以上不靠近的答案被勾选时,以缺失值处理,缺失值最后按照该条目已回答的平均得分来代替;(3)当问卷中出现25%以上的条目没有作答时,该问卷作废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93.18%。205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08人、女性97人,年龄43~78(56.9±8.56)岁,以50~<70岁为主,婚姻情况以已婚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职业以商业和公共服务业人员居多,月收入多在2 001~4 000元,大多数仅有1种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2.2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度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总得分为22~53(38.94±5.92)分,其中客观支持得分4~14(8.42±1.76)分,主观支持得分13~32(23.78±4.13)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3~12(7.75±1.53)分。

2.3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度的影响因素

2.3.1 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心血管病高危因素数量的高危人群社会支持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得分(x±s,分)

2.3.2 多因素分析:将社会支持总得分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3。最终婚姻状况、月收入、高危因素数量3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R2=78.2%,F=78.566,P<0.001),即高危因素数量越多、婚姻状况为离婚或丧偶、月收入越低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总得分更低(均P<0.05)。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2.3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生命质量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健康效用值为0.261~1.000(0.94±0.12)分,其中效用值为0.261~<0.500分共3例(1.4%),0.500~<0.800分共28例(13.7%),0.800~<1.000分共16例(7.8%),1.000分共158例(77.1%);EQ-5D-3L的5个维度中,存在问题比例最高的维度为焦虑或抑郁(18.53%),比例最低的为自我照顾能力(3.9%),各维度的例数及构成见表5。调查对象的EQ-VAS评分为50~100(75.12±9.42)分,其中50~<70分共44例(21.5%),70~<80分共76例(37.1%),80~<100分共82例(40.0%),100分共3例(1.4%)。

表5 调查对象EQ-5D-3L各维度评估结果[n(%)]

2.4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2.4.1 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心血管病高危因素数量的人群EQ-5D-3L健康效用值及EQ-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不同职业的高危人群EQ-5D-3L健康效用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2.4.2 多因素分析:(1)将EQ-5D-3L健康效用值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赋值方式同表3。最终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高危因素数量5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R2=64.2%,F=15.201,P<0.001),即收入越低、年龄越大、高危因素数量越多、婚姻状态为离婚或丧偶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EQ-5D健康效用值越低(均P<0.05);相对于职业为商业、公共服务业的人群,离退休人群的EQ-5D-3L健康效用值更低(P<0.05)。见表7。(2)将EQ-VAS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赋值方式同表3。最终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高危因素数量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R2=79.6%,F=86.717,P<0.001),即收入越低、年龄越大、高危因素数量越多、婚姻状态为离婚或丧偶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EQ-VAS得分越低(均P<0.05)。见表8。

表6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生命质量比较(x±s,分)

表7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EQ-5D-3L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8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EQ-VAS得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2.5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得分以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与EQ-5D-3L健康效用值、EQ-VAS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9。

表9 调查对象社会支持得分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得分为(38.94±5.92)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主观支持得分较高,但客观支持得分较低,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与陈莉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水平仍显不足,虽然获取了较多被他人支持后的满足感,但由于利用度不足,导致主观和客观支持的帮助有限,并未真正对社会支持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高危人群应积极主动寻找更有效的社会支持方法,进而改善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高危因素数量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水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婚姻状况、月收入和高危因素的数量与社会支持水平相关,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相似[11-12]。这可能是因为:婚姻关系缺失的同时也会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13],离婚或丧偶的调查对象缺少来自配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导致社会支持水平不足;拥有较高收入的调查对象更易拥有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受限于理解能力和经济能力的不足,可使用的社会资源有限,因而社会支持水平低下;随着患高危因素的数量增加,调查对象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减少与外界的沟通,致使社会利用度和支持水平下降。社会支持是一种积极应对疾病的方式[14],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中,可针对患者亲属、家庭、朋友和社会团体进行健康教育,积极调动使其协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物质、精神、情感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支持,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独居或月收入较低等缺乏足够社会支持系统的患者,则应该加强具有针对性的随访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社区医疗档案管理和探视制度,引导患者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生命质量评价是反映心血管疾病患者总体健康状况的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指标[15]。本次调查显示,健康效用值为1.000分的调查对象占比为77.1%,即有77.1%的调查对象各维度均无任何问题,生命质量良好;但调查对象EQ-VAS平均评分仅为75.12分,低于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80.91分)[16],表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生命质量一般,而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焦虑/抑郁、疼痛/不适,与其他研究结果[17]相似,这提示我们在干预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促进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高危因素数量与调查对象EQ-5D-3L健康效用值相关,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高危因素数量与调查对象EQ-VAS得分相关(P<0.05)。原因可能为:随着年龄增加,调查对象身体机能及心理素质逐渐减退,对于疾病的疼痛和心理上的负担承受能力降低,导致生命质量下降;经济收入较低和离退休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医疗行为等方面上会受到经济条件和外部条件的限制,如缺少同事或医疗保障等帮助,使得生命质量水平不高;离婚或丧偶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较低可能与缺乏来自配偶的陪伴和照顾,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消极感有关,与一些研究结果相似[18];患高危因素数量越多,使得患者受高危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越多,对自身健康状况信心下降,导致生命质量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患有5种以上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生命质量反而越好,这可能与患危险因素越多越注重自身健康情况有关,但这一现象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由此可见,提升患者生命质量,需要加大对不同人群如老年人群、丧偶人群、低收入人群的关注力度,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提高卫生保健的普及程度和公平性。此外,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多渠道教育方式,加强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及时排忧解惑,促进患者形成积极的心理;同时要不断扩大干预和随访工作,确保疾病的早诊早治,联合基层和社区及时解决患者的医疗保健问题,提高生命质量。

3.3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呈正相关,即生命质量得分随着社会支持得分的增高而增高,提示拥有良好社会支持水平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生命质量较好,与雷莎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同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生命质量得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利用度得分均呈正相关,说明心血管疾病高危对象的生命质量与家庭、朋友和社会提供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主观支持得分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更强,也说明了受到他人尊重和被他人理解的良好情感体验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主观满足感产生的影响更大,与吴芳等[19]的研究结果相似。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仅会带来躯体上的疼痛和不适,还会带来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20-21],是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护因素。在慢性病的管理和干预工作中,应更加积极地探索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寻找合适的干预手段和方式,力求为患者争取最大的医疗和保健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影响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的因素众多,而社会支持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应在干预和治疗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积极引导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医疗保健工作,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观念,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但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调查地区单一、调查对象数量较少等,还需进一步更为详细的研究。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对象人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我走进人群
图说车事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