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1-04-27 10:44潘嘉问冯圆圆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栓塞标志物肝功能

潘嘉问 冯圆圆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 鹤山, 515031)

原发性肝癌是指在患者肝细胞或肝脏胆管细胞内发生的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全球均较高,患者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常常已发展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期[1-3]。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临床姑息性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很难彻底将肿瘤细胞消灭,术后容易复发[4,5]。射频消融术(RFA)能够将直径<3 cm的肿瘤切除,效果与手术相当,但对于直径>5 cm的肿瘤效果不好[6,7]。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明显降低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患者肝功能并无明显损害,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生存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93例,根据当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两组患者均统计治疗1次后评价效果与安全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测、影像学检查、血清标志物检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肿瘤直径范围3~10 cm;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合并其他类型肿瘤;对研究所用化疗药物存在禁忌;门静脉主干存在癌栓;发生远处转移。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研究方法 TACE治疗:术前患者禁食、水8 h,严格消毒后铺巾;选取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并对患者腹腔干动脉及肝脏固有动脉等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根据栓塞方案注射栓塞化疗药物,首先注入顺铂45~85 mg,表阿霉素35~55 mg,然后注入吡柔比星20 mg与碘化油25 ml的混合物,最后使用明胶海绵将病灶近端血管阻塞。RFA治疗:TACE治疗完成后,在CT造影下行RFA治疗,仪器为美国ANGO生产,温度设定为105℃,消融范围设定为3~4 cm,消融方式设定为单点联合多方向叠加,最后对穿刺通道进行消融,止血。术后患者定期随访,检查血清指标、肝功能等,研究采集资料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1日。

1.4 观察指标 血清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199(CA-199)。肝功能:由我院检验科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检测,评估患者肝功能。治疗效果:根据实体瘤疗效进行评估。靶病灶的动脉期强化影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CR);靶病灶的动脉期强化影直径缩小范围≥30%为部分缓解(PR);靶病灶的动脉期强化影直径缩小范围≥20%且<30%为稳定(SD);靶病灶的动脉期强化影直径缩小范围<20%或有新的病灶出现为进展(PD)。CR与PR患者为治疗有效。不良反应:明显肝损伤确定标准;TBil≥75 μmol/L或ALT≥400 U/L、肿瘤破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一过性肝损伤,如发热、局部疼痛等,其中,需要干预的不良事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2.5 两组生存率比较 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例(%)]

3 讨论

中晚期肝癌肿瘤体积较大,常呈多发,血液供应较丰富,单纯依靠TACE栓塞治疗很难将肿瘤完全栓塞坏死,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的重建具有促进作用,患者术后复发较多,效果并不理想[8]。RFA可通过高频电流,促使电极周围组织产生离子运动,使其温度达60~100℃,肿瘤组织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胞膜崩解而坏死。RFA对患者创伤小,可进行重复治疗,且并发症少,肿瘤体积较大的病灶可采用多点、多角度布针,有效直径可达到5 cm[9,10]。但是RFA对于直径较大肿瘤效果较差。TACE联合RFA可起到协调互补的作用,TACE治疗后,肿瘤病灶的血供减少,肿瘤细胞发生缺氧坏死,此时进行RFA治疗,可增强消融的效果,减少术后出血。另外,TACE治疗结束后,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加,可促进RFA的治疗效果;RFA增温后,可增强TACE栓塞化疗效果;同时栓塞时使用的碘化油可为RFA治疗提供更清晰的术后视野[11,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患者对照组。AFP属于胚胎来源的一种蛋白,是肝癌的一种重要标志物,对患者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VEGF对血管内皮的生成具有辅助作用,还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肿瘤迁徙;CA-199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标志物,因此TACE联合RFA治疗可降低患者肿瘤的增长能力、迁徙能力及肿瘤风险等。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且无明显差异,提示TACE联合RFA对患者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适用性较高。TACE联合RFA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TACE,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TACE联合RFA可起到协调互补的作用,TACE治疗后,肿瘤病灶的血供减少,肿瘤细胞发生缺氧坏死,此时进行RFA治疗,可增强消融的效果,减少术后出血。另外,TACE治疗结束后,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加,可促进RFA的治疗效果;RFA增温后,可增强TACE栓塞化疗效果;同时栓塞时使用的碘化油可为RFA治疗提供更清晰的术后视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安全性较高。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显示TACE联合RFA治疗的优势。

因此,TACE联合RFA能够明显降低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患者肝功能并无明显损害,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生存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栓塞标志物肝功能
不同年龄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