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粒观学习进阶的教学实践分析

2021-05-17 03:02胡盈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初中化学

胡盈

本文系长沙市重点规划2019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初中化学来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化学素养,而微粒观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基础观念之一,培养学生的微粒观,为以后奠定了坚实的化学基础。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化学微粒观的含义,以及初中生培养微粒观的意义,提出了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粒观;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029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微粒观提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并且在不断地运动。由于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微粒观是非常重要的,要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符号,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但是微粒观的概念比较抽象,比较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增加了难度,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一、初中化学微粒观的内涵

1.化学微粒观的含义

化学微粒观源于物理的基础内容,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基础观念之一,主要研究物质的具体构型,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并且不断地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

2.初中化学微粒观培养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形成微粒观,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分子构型,以及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微观的角度思考物体表达出来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符号。举例来说,在学习二氧化碳时,CO2是它的化学式,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可以明确看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和碳原子的具体数目,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正确认识物体。除此之外,初中化学抽象知识较多,学生初次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学生从微粒角度思考问题,可以更好地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正确认识微观粒子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化学学科独特的科学性,课本内容处处体现了微粒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化学实验中,教师要从宏观角度解释相关的化学现象,同时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加趣味性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微观粒子。比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教师可以借助简单的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看到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过程。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凉水,以及一瓶墨水,吸取适量的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凉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哪一个杯子中的热水扩散更快,通过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运动规律。

2.科学设计课堂内容,逐步形成微粒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计课堂内容,提出合理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学会观察细节,找到共同的属性,从而形成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化学概念,借助所学的知识解决化学问题,从而逐渐养成微观粒子的概念。比如,在学习“分子不断运动”时,教师可以科学设计化学问题:冰块是固体的,水是液体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为什么形态上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学生开始自主思考,分析化学问题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说错也没关系。得到答案以后,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为什么不同呢?循序漸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逐步形成微粒观。

3.运用粒子模型和微观动态模拟图

粒子模型和微观动态模拟图,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由于微观粒子肉眼看不见,教师可以借助粒子模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各种微观粒子。比如二氧化碳、水分子等等,在实际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拿出碳60和石墨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自己感知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另外,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可视化教学,借助微观动态模拟图,客观展示微观粒子,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比如,在夏天的时候,如果自行车的轮胎充气过多,就会造成爆炸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借助微观动态模拟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感受分子的运动规律。

4.结合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触摸试管内壁,感觉到热度,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实验现象。通过这种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形成微粒观。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改革创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资源,增加趣味性环节,更加生动地展示课本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小结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注重学生的微粒观培养,为以后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构建独特视角探寻化学本真——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微粒观构建的认识与实践[J].化学教学,2018(12).

[2]马晓红.微粒观在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12).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410000)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初中化学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