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中对陶渊明的评价探究

2021-06-15 04:14柯萤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诗品陶渊明

柯萤辉

內容摘要:陶渊明是魏晋时期著名诗人,也是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不可跳过的诗人。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他的《诗品》中陶渊明诗歌的张力进行了大量的解读,本文也对《诗品》的局限及理解的超越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 《诗品》 诗歌张力 自我局限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著名诗人,也是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不可跳过的诗人。他被钟嵘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在当时的文坛上不受重视。自北宋苏轼对其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评价极高开始,陶渊明的研究逐步盛兴,对他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包括他的诗文风格和个人的思想。回归到钟嵘的《诗品》,钟氏将其放在中品,被后人诟病,认为就陶渊明的思想成就而言,上品之中他须占一席之地;也有人评价他的诗作和人格矛盾造作,语言平淡无奇,没有诗味。

一.《诗品》中对陶渊明的评价

钟嵘的《诗品》中品一共三十九人,陶渊明列位其中。钟嵘认为应璩是陶渊明诗作的源头“其源出于应璩”,他对二人的评价相似点颇多。在钟嵘看来陶渊明的文学风格的渊源可以最早追溯到李陵,接下来是王粲、曹丕和应璩,古直、情谊深厚又不失激刺之旨,风华清靡。

钟嵘认为陶渊明的诗文有融入左思的风格笔力,“又协左思风力”,如“典”、“精切”、“讽谕”,陶渊明都继承下来。故而在钟嵘的视角中,陶渊明的诗文不仅质朴、情谊深厚而且还有深刻的内涵。不似当时人对陶渊明人格或是文学风格的不理解、误解,可以说钟嵘是真正认真读过陶渊明并给予他公正评价的。

“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词性婉惬”、“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钟嵘对陶渊明的语言风格评价中最值得深究的是“岂直为田家语耶”一句。在当时的文坛,陶渊明地位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较低,魏晋玄学盛行,对个人独立自由的强调在诗文中不断表现,陶渊明对于田园的描写以及自我反思有悖当时文坛主流的诗文内容以及文风,所以钟嵘这句评价实际上是正视陶渊明在文坛的地位,为其正名。

二.陶渊明诗歌的张力

《诗品》在诗风衰落的时代,像是给诗坛注入了一剂强力针。“九品论人,七略裁士”,钟嵘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诗坛的混乱局面,他对词采风骨、赋比兴、诗味的高要求,一方面纠正了当时文坛过度强调“四声八病”和用典的诗风,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一定形式主义的影响。虽然对诗人的思想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但是却不能完全否定他对诗人们的评价。陶渊明的思想是矛盾复杂的,而且是中国历史上众多文士中的典型,从思想成就而论他入上品无可非议。陶在儒和道中徘徊矛盾,在入世出世中抉择,吸收了玄学思想,写出的诗篇真诚地反映内心,正是因为没有什么隐瞒,所以很多内容都是在矛盾和苦恼的,这也引发了很多人说其诗“假”,其人更“假”。

当然,如果从词采和形式上来说,陶渊明的诗当然不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一批,朴实古直,清淡白描。站在钟嵘的角度上考虑,他将陶渊明放在中品是符合他自我审美标准的,他列为上品的那些诗人,作品思想有一定内涵,诗作的形式词采更是不输,符合主流的审美标准。

在《游斜川并序》中陶渊明这样说:“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陶的很多诗中都含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思想,但是他却没有沉溺在其中,从执着于生中解脱出来:“忘彼千载忧”。陶渊明还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表达,在《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表达出陶渊明内心的苦闷,王夫之:“笔端有留势。”这首诗貌似轻快却内含深忧,含蓄深厚,对明日之生死未知的苦闷和那些说好了忘忧的矛盾展露无遗,这才是个真实的人,有忧有喜,有悲有怨。陶渊明经常用自然中的景物的变幻来烘托生命的短暂,如《酬刘柴桑》中“空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时间的永恒性对比出生命的短暂,而最后诗人干脆要与家人登高远游来化解苦闷,这也是无奈。这些情绪的反复,在忧乐中翻滚,交织成了多层次的意义,在真中使诗歌变深。而《于王抚军座送客》又是萧瑟而旷达的,景物萧瑟却阻止不了人心的旷达,陶渊明表达出自己不为离别生死所累的心。但是,尽管陶在诗中对死亡怎样不以为意,面对亲人的死亡却仍旧是充满伤痛,在《悲从弟仲德》中对弟弟的情深异常,对死亡的无奈哀伤,不是害怕不是执着于生,是真诚率真的真性情。生死的两极矛盾从古至今都在无数人思想中不断调和,在被叙述中浓缩思想的精华。谁能说这种矛盾不美?有这样的矛盾才是生命张力的凸显。最终陶渊明发展出一种融入自然善待生命的人生哲学。

陶渊明的咏史诗有不同于其他诗的独特气质。《咏贫士十七首》带有强烈的隐喻色彩,是一种自我慰藉,也是在写自己的信念。第四首是其儒学人格的极致体现:安贫乐道又重仁义——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索,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蔽覆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也是借他人之事寄自我之意的佳篇。《咏三良》中儒学的“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思想体现出来,而《咏荆轲》也被认为是陶渊明为数不多的豪放诗作之一,陶诗被它丰富了。而《读山海经》十三首,在借山海经故事寄托自己理想的时候也在批判黑暗的现实。第四第五首甚至在企慕长生,这与之前对死不以为然看似矛盾。但换个角度理解,对于陶渊明来说,死亡并不可怕,长生也值得期盼,或许他的人格是多重化的,我们不能阻止矛盾在他的人格中出现。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中陶渊明的思想在现实和纯精神世界中游走,精神上超脱,却又回归现实,他的思想复杂,既有儒又融道。《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也是陶矛盾调和的体现,其实他的思想中扎根着儒学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非他不入世,而是现世过于黑暗,无明主圣贤,政治集团的斗争使儒学理想无法实现。道家的思想的一些观念在陶渊明身上其实是在巩固着他隐逸的信念,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中体现出来。隐逸、田园是通往精神家园的路,而行役之苦和田园无风浪相比更坚定了他隐逸的决心。

陶渊明放弃了仕途而投身于田园中,生活和生存的压力逼得他喘不过起来,但他却仍旧坚持保住生命的尊严,毫不妥协,《乞食》是体现这一点的重要诗作,其实陶渊明内心是不以乞食为耻的。方东树:“说固穷多。”即使陶渊明晚年诗作多说穷,但也是以贫傲世。物质上的穷困无法打倒他,但是内心的孤独却是精神上无法痊愈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让我理解了“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陶内心的孤独是人生的孤独,源自诗人个人与外部社会,甚至还有自然之间的对立,能无怨否?是该怨,陶渊明怨也怨得真。他从每一次穷困的境地中看到社会的黑暗,回想到官场的寸步难行,又再一次坚定自己宁愿在田园中自由生活也不愿回到官场上精神痛苦,其实他也知,穷困的田园生活只是在减轻精神上的孤独,并不能完全消灭。他的超时代性使他成了那个时代最孤独的人。

陶渊明在其《形影神并序》中有对“善”的概念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陈寅恪先生是这么评价其中的第二首的:“此托为主张名教者之言,盖长生既不可得,则惟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之长生。”在这里,陈寅恪把陶渊明心中的“善”俗世化,是一种俗世的道德仁义典范。也有人认为真正存在于陶渊明心中的“立善求名”应该别于名教中所言的“善”、“名”,他的“善”是本心的安宁,不求彰显于众人;“名”也是建立在自己本心安宁基础上的到的冥界,而不是他所已经批判的“但顾世间名”。

对于陶渊明心中“善”和“名”的理解以上两种矛盾之处其实也可以表现出陶自我心中的矛盾。对俗世道德仁义典范的确立和追求本是陶的现世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面对黑暗的俗世却又不得不挣扎。既然在俗世中无法获得真正的“善”与“名”,只有回归内心。这样的调和、挣扎到妥协承受,在陶渊明的诗中呈现出一种像喝醉酒以后微醺说话前后或矛盾或一致的状态,深究原因,谁说不是一种张力的美?小说的情节冲突使其有张力的美,人的一生中思想的矛盾反复也可以说是张力的美。最终在《形影神并序》第三首中陶渊明达成了思想上的妥协,给了自己最终的答案,我最倾心的是最后三句:“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没有庄子思想那么不具人情味,有“为人生”的趣味;也比老子“绝圣弃智”的主张更活脱亲切。顺应自然、任真适性的人生态度由此凸显。

三.《诗品》的局限及理解的超越性

回到钟嵘的评价中:“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这里的“德”到底真正意义是什么?是传统意义上儒家俗世道德中的“德”,还是人内心安宁的“德”?钟嵘在这里其实也是存疑和矛盾的,陶渊明的“德”复杂又坚定,不能归于任何一种思想流派,只能属于他自己。陶渊明的“隐逸”是一种回归自我的方式,不能说是真正的隐逸,但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然诗人或是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只是一个外在的身份和标签,并未透露诗人和作品的内在。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做到了中肯和打破主流地评论诗人、诗歌,也无可避免地出现自我的局限。这种局限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超越时代地理解同时代的人是艰难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突破时空界限做文学批评,视野的开阔性在文学批评过程中极其重要,这也应该是阶段語文课上需要教给学生的。

参考文献

①《诗品集注》,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②《陶渊明集校笺》,陶潜著,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③《诗品注》,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④《钟嵘诗品校释》,吕德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陶渊明集校笺》,陶潜著,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单位:上海市育才中学)

猜你喜欢
诗品陶渊明
《二十四诗品》21世纪研究述评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陶渊明失败了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高古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陶渊明的“粉丝”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