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07-08 09:40高晓婷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课程

高晓婷

(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强调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通知中提出,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2]。至此,“课程思政”的概念逐步推广,各高校相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把握三全育人中的重要环节,在全国掀起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的热潮。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提出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3],从目标、内容、教学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为全国高校制定了明确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性指导,对各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1世纪近20年来国内“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目的是为了总结当前阶段各高校的建设成果与经验,发现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与研究趋势,助力推进未来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发展。

一、课程思政研究论文的收集

通俗而言,课程思政是指在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程达到协同效应,从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为了解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对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4家核心期刊——《中国大学教学》《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从2000年至2020年6月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共收集近20年间发表的课程思政研究论文109篇(见表1),之后对这些文章进行了梳理、分类、归纳与研究。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中国高等教育》发表的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最多,共计42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发表28篇,《中国大学教学》发表23篇,《思想教育研究》发表16篇。从发表年份上看,在2006年之前未收集到课程思政相关文章,2006年至2016年期间的相关论文零星出现,但是数量极少,10年发表总数仅17篇,占统计总数的15.59%。从2017年开始,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或与官方发布关于教育的重要文件中对“课程思政”的含义、实施主题与要求等逐步明晰有关。从2017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聚焦“课程思政”,从各个领域的不同角度开展研究。笔者将对这些研究的现状展开分析,并作出总结与进一步的探索。

表1 课程思政研究发表篇数(2000—2020年6月)

表2 课程思政研究主题归类(2000—2020年6月)

二、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综述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体研究仍占主导

通过对收集到的109篇文章进行分类与归纳,笔者发现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中心的研究仍占大多数,有45篇,占总数的41.28%,这部分文章涵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路径研究、课程体系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改革建设等内容。

在协同育人的理念下,了解思政类课程的发展动态,对把握“大思政”方向,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骆郁廷,秦玉娟回顾了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分四个阶段总结宝贵经验,其中提到2017年的高校思政课建设量年,强调了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及专业课3类课程的角度,站在战略高度探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5]。成永军强调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协同教育机制[6]。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非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梳理清楚此模块文章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从以思政课程为主体到思政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推进育人的转变具有客观意义,尤其须把握重要的时间节点,理解课程建设的趋势与方向,打破课程性质的限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不同课程的分工与角色作用,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相辅相成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内涵与实践路径探讨相对集中

关于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工作机制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出现在2017年及之后,一共有17篇,占文章总数的15.59%,大部分发表年份集中在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高燕提出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管理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体制机制未能充分及时创新,并从主体责任、学生需求、评价标准、专业融合中提取实践经验,探索课程思政改革路径[7]。

李江则认为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做好宏观把握和顶层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8]。2018年,高宁、张梦从课程论视角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在知识选择、课程编制、因材施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9]。李凤认为高校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在于给课程树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人才成长与思政教育规律,加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10]。2019年,何玉海认为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组织动员包括教师、辅导员、党团、学生社团、服务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才能够做到讲授、对话、交往、服务“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11]。

这些研究反映了对课程思政内涵的定位逐年精准全面,梳理清楚内涵对把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做好人员准备与体系架构,制定后续的建设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出了国家与各高校愈来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在未来阶段将会更加科学、大规模开展此类的实践与研究。

(三)各专业的课程思政研究暂未深入挖掘契合点

在收集的文章中,涉及到具体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文章有19篇,占总数的17.43%,发表年度分布在2018年至2020年,学科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经济学、工学等,研究者以个人为主。

陈雪贞[12]立足于医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模式。王宝军通过剖析理科专业大学生专业的思维特点和显性思政教育的接受度,总结出理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从规律入手,引导到品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发挥隐性育人功能[13]。王大亮以清华大学肿瘤生物学概论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在医学类通识课的应用探索,同时强调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教学理念[14]。靳卫萍以个人教授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为主体,总结了在面授、慕课以及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经验[15]。此外,团队研究成果有冯亚青、陈立功等组建“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团队打造的国家精品课程,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16]。

这些课程思政研究以点状分布在各个专业领域,虽然涉及到的门类较多,但是从成果数量来看,仍未形成较大规模,还未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随着国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必然会朝着深度融合、细化方向开展建设工作,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多地分阶段、分模块挖掘课程思政契合点,使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

(四)课程思政各育人环节研究亟需拓宽广度

除了以上研究,笔者将剩余的课程思政研究归为一类,即育人环节相关研究,总计28篇,占总数25.69%。其中包含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研究、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研究、互动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思政元素选材研究、理论综述研究、教师主体研究以及教学管理研究。

目前,育人环节相关研究依然聚焦第一课堂,包含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手段。本次收集到的教学管理相关的研究仅1篇,从宏观视角探讨教学管理理念、机制与平台的创新,实践细节提及较少[17]。

在“三全育人”大格局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应当逐步拓宽育人阵地与教育工作者范畴,不应局限于传统课堂与授课教师。然而,笔者暂未在这4本核心期刊中获取到关于第二课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育人环节的实践研究的文章。

三、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化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较匮乏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从当前文章收集情况来看,课程思政实践研究涉及到的课程中,单门课程或单个精品课程项目占大多数,缺乏课程体系相关实践研究。以单门课程为单位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优点在于课程设计自主性强、教学内容更新时效性高与受众听课反馈集中。但是,各门课程各自挖掘思政元素,易受限于教师个人思政水平与素材偏好限制,课程思政融合程度参差不一,不利于构建长期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此类情况反映了各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基本上处于探索初期,想要形成系统化实践规模,还需推广时间与实践周期。在收集的文献中,多篇文章从宏观角度提及了高校层面须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但是涉及到具体某些课程类型的建设构思或实践的文章较为少见。梅强[18]提出着眼于创新创业类课程和大学英语类课程,以点引线尝试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并以江苏大学的国家级精品创业类课程为实例展开分析。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受到重视与推进,各高校亟需解决的便是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性指导问题、同类课程教学体系 “基础设计”的空白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二)三全育人各环节实践研究不均衡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是 “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是传递价值观“主渠道”,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也是以这三个部分为中心展开。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19]。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也应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格局,然而目前收集文章涉及到第一课堂以外的活动研究极少。

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4本核心期刊中却暂未发表此类活动的课程思政实践成果。

除了教师以外,辅导员、行政人员等作为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角色,也应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在各类竞赛与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宣传过程中,主动倡导思想政治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全员育人作用。但是,以这些人员为实践研究主体的文章也暂未在收集文章中体现。因此,各高校后续的课程思政还需着眼解决全方位育人的各环节联动机制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各类活动牵头部门对整体活动的设计、分工与总结。

四、对课程思政研究下一阶段的思考

(一)强化课程体系思政融合设计

目前各高校均已开始重视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陆续从宏观角度逐步制定系列制度框架。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需要更加细化的规划与组织。为了确保同一门类课程能够遵循课程规律,统一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笔者建议各专业以课程体系为单位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指导,确保同一专业的不同门类课程根据各自特点设计思政元素的切合点与创新点。同时,不同高校也可将各自院校特色整合,打造课程思政品牌项目,可以在本校优势专业课程体系先行先试,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模式,以点带面推广至全校。此外,同类课程体系的优秀设计方案亦可尝试打破院校壁垒,实现跨校合作与经验共享,从而达到共建共赢的目标。

(二)打造凝聚各类角色的精品团队

国家倡导高校“协同育人”,强化高校所有角色的育人责任。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尤其需要融合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各类育人角色,把关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各环节建设质量,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授课主体,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保证优质课堂的关键,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与创新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主线。同时,第二课堂活动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员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角色。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的重要管理人员,须全面配合课程思政建设主线,做好学生工作的监督、引导与反馈。行政管理人员涉及到教师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科研支持与宣传报道等,为教师提供各方面人力与技术辅助,是整个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基础后方。将所有环节的教育工作者汇聚到一起,做好角色分工,提炼阶段目标,才能在最大程度贯彻落实统一的教育方针与管理原则,真正发挥团队的作用,达到课程思政效果最大化。

五、结语

近20年来,国内课程思政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实践路径以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研究较为丰富。同时,全国各高校逐步出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案例分析,以单门课程或单个精品课程项目为主,呈点状分布在各专业领域。随着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国家层面对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有高度、有层次、有分类的指导,全国高校将进入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课程思政建设推广阶段。通过更加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团队协作,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充分做到以点引线、以线带面的质的飞跃。笔者希望通过梳理部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思考,为下一阶段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工作者献言献策。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