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带教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2021-07-14 07:05张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习生教学效果满意度

张萍

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内科,山东枣庄 277500

众所周知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在临床不断地规范化实践过程,能够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强化理解,对未来临床护理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1-3]。 PDCA 循环管理法由美国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它诞生于20 世纪20 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后来又得到戴明博士大力推广,所以又称为“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它分为4 个部分:计划、执行、检查、行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更高,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的好坏能够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4-5]。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实习工作的教学规范,该院将PDCA 循环管理法带入实习带教中,选取该院2016 年1 月—2019 年8 月在该院实习的80 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实习的80 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年龄 18~23 岁,平均年龄(21.2±1.9)岁。 纳入标准:均是在该院实习的护理学生; 在该院学习期间听课不少于12 次的学生。学生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PDCA 组,每组40 名。 对照组:男 3 名,女 37 名;平均年龄(20.9±1.6)岁;其中中专 10名、大专 25 名、本科 5 名。 PDCA 组:男 3 名,女 37 名;平均年龄(21.3±1.4)岁;其中中专 11 名、大专 23 名、本科6 名。两组学生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进行教学,先由护士长介绍各个科室的工作制度、 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之后带教老师根据自己工作实践的经历进行教学, 在实习结束后进行成绩考核,即出科时科室会组织理论和操作考试。

PDCA 组给予循环模式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步骤:①计划(P)。 带教老师提交教学计划、教学流程后建立3级管理,由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组成,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进行评估,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其中带教老师选取责任心强、善于沟通、高资历的一线老师,以确保带教质量。 ②执行(D)。由于护理实习生刚进入临床护理工作中恐惧及消极心理较重,首先安排带教老师通过鼓励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计划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因材施教。随着学习程度的增加,适当地增加护理操作和理论知识的难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1 个月后召开实习人员中期座谈会,集中讨论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不足,积极听取同学们反应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意见和建议,适当修订每个人的学习计划。③检查(C)。 对临床教学进行系统化监管,根据科室制定的个性化教学计划和考核要求, 定期检查带教记录、排班情况等。 护理部及护士长定期到实习科室进行理论及技能检查,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估,并给予一定的建议。④行动(A)。对未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的,由带教老师及时地给予指导并改进;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培训。 每位实习同学每周进行专项培训及考核,对于不合格的同学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培训,直至考核通过为止。

1.3 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考核成绩、 护理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度、教学效果等3 个方面。

①考核成绩:实习生在学习3 个月后会组织理论、操作技能以及综合成绩考核,每项总分为100 分。 ②护理实习生满意度:在学习3 个月后填写《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调查表》,对医院的教学满意度,教师满意度以及效果进行评估。教学满意度主要包括3 个等级,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满意包括考核的成绩、学生满意度和教学效果3 项评分均≥85 分;一般是指实习生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3 项评分在60~84 分; 不满意是指实习生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3 项评分≤60 分。 ③教学效果包括4 项,分别是优、良、一般、差,其中85 分(包含)以上为优,75~84 为良,60~74 分为一般,60 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实习生各科考试成绩对比

PDCA 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各科考试成绩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各科考试成绩对比[(),分]

组别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综合成绩对照组(n=40)PDCA 组(n=40)t 值P 值70.68±3.53 88.65±4.28-10.256<0.05 69.45±3.51 90.21±4.21-7.584<0.05 74.25±3.67 92.21±5.26-9.246<0.05

2.2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实习满意度比较

PDCA 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实习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护理实习生教学效果比较

PDCA 组优良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教学效果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医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需要提高对医学生实习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我国的医学教育基础[7]。 PDCA循环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不仅包括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计划实现的过程,还包括一个循环反馈、不断纠错、不断更新和改变的实施过程[8]。

医学内容对于初入行的大多数学生来说都较为难理解,而临床护理又是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学习常需要应用临床工作中,因此临床实践是护理人员成长的必备环节[9]。 护理专业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知识碰撞的过程,教学质量的优良差直接影响学生的护理生涯启蒙,所以选择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对护理实习生有着重要的意义[10]。 在目前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存在学生感觉带教老师不负责、带教老师又认为学生工作不认真等,进而造成学生工作状态不佳、自卑感增强,产生一定的角色冲突[11]。 带教老师在护理实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娴熟的人际沟通能力,除此之外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教学管理反馈能力也是带教过程必备的,因此该院带教老师选取责任心强、善于沟通、高资历的一线老师,以确保带教质量[12]。 该院作为肿瘤医院,大部分患者都是肿瘤患者,患者的身心愉悦对健康的恢复十分重要。 这需要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实习积极性,展示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和护理水平,让患者满意,早日康复。所以该院研究部署当前较为认可的实习PDCA 循环带教的实习管理方法。

PDCA 管理模式在很多领域被运用,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PDCA 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人员实习领域还比较少见。该研究通过在该院运用PDCA 循环带教模式,探究此模式的效应和效果[13]。 PDCA 循环带教模式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护理技能的掌握、提高对医院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能够促进带教医院、老师的带教专业能力提升、实现规范化。有研究表明[2],规范化、严格的临床带教,对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该研究结果显示,PDCA 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PDCA 循环带教模式显著地提高护理实习生理论和操作能力,让实习生有更主动的学习能力。 PDCA循环带教模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等4 个过程,促进了教学模式规范化运行。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PDCA组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PDCA 循环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对工作及医院的印象。分析结果研究,可能是通过PDCA 法能在护理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对先前制订的实习计划不断改变,更能结合实习同学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本人的意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循环,最终达到了护理同学和带教老师均较为满意的带教模式。 每一次PDCA循环模式都将带教过程提升一个新的水平,而且具有连续的特点,该研究将PDCA 循环管理方法作为护理实习理论基础,制订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将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把复杂枯燥的临床教学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变得有组织、有序、目的性强、有针对性。

在该研究中也有其不足之处,无法对护理实习同学的表情、态度等方便进行量化评估,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实习同学态度与PDCA 循环带教模式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PDCA 循环带教模式在护理教学工作中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升实习生的考核成绩,而且实习生满意度高,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实习生教学效果满意度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医院满意度调查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