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07-21 05:59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杨天育
家长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杨天育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初中生心理状态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任何外界的影响都会导致初中心理健康产生不可预测的问题和危害,因此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强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初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彰显生命教育主题

生命的宝贵,在于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志和心性尚不成熟,对待生命的价值意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相关教师要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对生命的重视。一方面,初中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薄弱,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导致在正常的发展道路中发生偏离。作为相关教师,及时纠正和改善学生的错误意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和感受。例如,初中时期是学生逆反心理的高发期,因此相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极有可能产生反向教育的后果。同时由于初中生心理建设较为薄弱,对待生命的理解缺乏足够的敬畏心,因此会导致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可想象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校园内出现校园霸凌问题等,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

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法制概念较为模糊,同时对一些行为以及生活中的做法缺乏足够的敬畏心,导致问题严重时后悔莫及。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强化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心中有法”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同时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都要遵从中国的法律。利用法律,学生可以学会保护自己;利用法律,我们可以保护其他需要被保护的人;利用法律,可以对违法人士进行严惩和处罚。法律是每一位初中生都应该了解和学习的内容,同时在法律的框架下,学校可以约束学生的部分行为,从而降低学校霸凌问题,减少初中生校园暴力,优化初中生的行为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还原当前社会争议的热门案件,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同时还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进一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利用原景重现,将案情有效还原,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案件的本质和问题,同时对相关违法犯罪会建立强大的抵触心理,在生活中发现相关事实时还会进行制止和劝解。众所周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学,借助法治教育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当前我国法律的重要组成,能让学生在生活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基本的判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能够感染他人,进一步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环境美好氛围的形成。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让学生持续不断地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并且充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学生通过对法律的学习,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要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相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普及大量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向学生贯彻足够的法律理念,帮助学生在权益受到伤害时进行自我维权。例如,学生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可以要求厂家退货退款,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赔偿金。当厂家拒绝沟通时,可以联合消费者权益保障部门,对厂家进行合力打击。通过类似案例的教学,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的改善和锻炼,助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建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在道德与法治的帮助下利用法律为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伤害,并在关键时刻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道德的力量

学生之间发生争执和吵架时,教师不能用法律来教育学生,也不能偏向某一方,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认识误区的产生。这时,需要教师利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借助道德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吵架的学生进行原则性的批评和教育,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心服口服。同时,利用学生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互动联系进行多元化的联系,通过一些小惩戒或者小措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应重视同伴的情谊,以促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以良好的状态以及健康的心理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道德,是促使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助手,是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培养阳光心态的动力,是推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的人性标尺,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教师借助道德的力量,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敬爱长辈、关心同学等,使学生以强大的心理底蕴和健康基础来有效度过初中阶段,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帮助家长、教师共同完善学生心理环境的科学创建。

通过相关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借助道德的力量,可以更真实地体现学生的个人素养。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学习,学生会逐步改善自身的缺点和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利用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学习意识,在生活中进一步强化自我,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道德规范的学习,学生能充分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和影响性,以道德教育为依托,为未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培养,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有效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能帮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遵守法律、尊重道德。教师应利用社会中的强大规制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避免学生出现不可预测的心理问题,切实有效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