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5例临床观察

2021-07-29 10:11任宝琦崔小冰邓远燕邹志明何玲玲赵益业
现代医院 2021年7期
关键词:复方心衰显著性

任宝琦 杨 利 崔小冰 邓远燕 邹志明 何玲玲 赵益业

1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广州 510120;2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广东深圳 518111;3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广州 510315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也是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点[1];该疾患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尽管近年来慢性心衰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该疾患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2-3],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如何防止心衰的发生发展、降低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心衰治疗突出难题。

中药复方暖心方是在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指导下拟成的复方方剂,具有益气暖心、通阳行瘀的功效,用于阳虚、痰瘀内停、水饮上犯之心衰病的证治[4]。我们在临床中,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该病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暖心方协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分组

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论证(批准号:2021-001),收集在本院就诊符合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的65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49~70岁之间,平均年龄(62.9±3.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1.1)年;两组患者的原发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和肥厚性心肌病。

通过随机分组法将65例DHF患者分为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女18例,男17例);平均年龄(62.9±4.5)岁;病程(3.0±1.1)年;对照组30例(女14例,男16例),平均年龄(62.8±3.2)岁,病程(2.9±1.1)年;在性别、病程和年龄上比较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制定[5];中医诊断标准:依据《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4》[6]、《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6》制定[7]。

1.3 入选标准

①符合原发于心系疾病的CHF诊断标准,且有3个月以上的CHF病史或心衰症状;②年龄18~70岁(不限性别);③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④心脏彩超报告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50%;⑤血清NT-proBNP含量≥45 ng/mL;⑥至少接受14天的标准化西医药物治疗,且达到最佳治疗剂量者;⑦入组前14天内未使用过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者;⑧自愿参加本试验,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12周内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进行冠心病冠脉血运重建者,或计划于12周内进行CRT的患者;②合并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肌酐超出正常值上限2倍,血钾>5.5 mmol/L;肿瘤患者,精神病及严重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③存在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左室流出道梗阻、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但未修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④未获有效控制的3级高血压(重度)患者(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⑤严重的周围动脉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或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者;⑥正在妊娠或准备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⑦过敏体质者,或已知对本研究的治疗药物过敏者;⑧30天内作为患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通过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常规西药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呋塞米20~60 mg/日,螺内酯20~40 mg/日,盐酸贝那普利5~20 mg/日,美托洛尔12.5-47.5 mg/日,地高辛0.125-0.25 mg/日,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每个患者病情程度和变化适时进行酌情调整治疗方案,疗程为4周。

实验组采用在上述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暖心方(红参10 g、熟附子9 g、三七15 g、薏苡仁30 g、橘红15 g)的方法,药材选择由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制备的中药免煎颗粒,按上述剂量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应一个疗程为4周。

上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一般检查、疗效指标检测,并对应其临床症状记录及评分。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以患者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和6 min步行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对观察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进行记录和评价[9]。

疗效标准: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甚至死亡评定为治疗无效;心功能进步1级但未达到心功能I级,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评定为治疗有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但未达到心功能I级,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评定为治疗显效;心功能纠正至I级,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恢复正常评定为临床近期治愈。

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按分级计分,其中症状明显为3分,症状一般为2分,症状轻微为1分,症状无症状为0分;观察临床症状包括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倦怠乏力、口唇紫暗、四肢浮肿、尿少。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招募的65例患者全部接受和完成了1个疗程的治疗,未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所有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76.7%,通过卡方检验显示,P<0.05,比较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1)代表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两组患者经相应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发现积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经中药和西药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倦怠乏力、口唇紫暗、四肢浮肿、尿少的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口唇紫暗、四肢浮肿、尿少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HF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得到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高得明显,比较其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3 讨论

目前对慢性心衰以对症治疗为主,病因治疗、生物学治疗和远期疗效仍有一定局限性,效果欠佳[11]。实践证明,在常规西医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会取得较好效果[12-14]。CHF以静息或劳累后气促、胸闷、心悸、乏力、浮肿等临床症状为主,中医虽没有“心衰”之名,但其相关内容散见于“心痹”、“心悸”、“心水”、“喘证”、“痰饮”、“水肿”等各篇。临床研究发现,阳虚、气虚、血瘀、水停四种症候轻重不同的组合是CHF的基本证型,是贯穿该病全过程的基本病性要素[15-16]。据此,邓老根据“五脏相关”、“痰瘀相关”的学术思想,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治疗上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据此制定了暖心方,药物组成是:红参、熟附子、三七、薏苡仁、橘红,具有益气暖心、通阳行瘀的功效[17-18]。现代研究发现: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药与西医强心利尿扩血管药作用相类似,研究亦证实不同配伍均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调节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19]。此外,临床研究亦表明,中药复方暖心方可从多环节、多靶点阻止和延缓心室重构,从而发挥延缓心衰的病程、延长心衰生存期、降低心衰复发率的作用。

我们基于该药前期在心衰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之上,常规规范使用西药进行心衰的治疗,配合服用暖心方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的观察指标,表明该中药复方能够很好地提高患者整体疗效(P<0.05)。同时,患者各种临床体征、中医症候积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等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充分证明了中药复方暖心方联合西药对慢性心衰有较好的疗效。

就本次临床观察研究而言,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未能对入组患者长期回访设计,也未能对患者远期疗效和CHF症状发展进一步跟踪和总结;同时目前观察总结的是中药复方暖心方的疗效是服药后28天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对服用2~3疗程中药复方暖心方后的长期疗效、复发率等观察,有关临床观察将进一步开展中。

猜你喜欢
复方心衰显著性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