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例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2021-07-29 10:11欧阳凯邓文喻王惠丽麦荣嘉
现代医院 2021年7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葡萄球菌

胡 塔 欧阳凯 曾 文 邓文喻 王惠丽 麦荣嘉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广州 510010

急性乳腺炎是因为乳腺及乳腺导管内乳汁淤积和排出不畅导致的有菌及无菌性的急性炎症[1]。临床表现为,乳房组织肿胀、疼痛,表皮红肿充血,温度轻度升高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妇产科产褥期和哺乳期的乳腺疾病,是产后发热的首要因素[2]。由于社会及医院更多关注新生胎儿的身心健康和产后恢复,往往容易疏忽了乳房保健知识的重要性,在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乳腺炎,而哺乳的开始20到30天时常见到,大部分病例都有细菌的介入[3]。乳汁淤积是该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乳头不同严重程度的畸形、凹陷、乳腺导管先天阻塞,以及初产妇喂养技巧和哺乳经验的严重缺乏[4],而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可能导致乳汁不能彻底排空,从而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绝佳的条件。本课题主要分析乳腺炎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和仪器 主要试剂有快速革兰氏染色液(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郑州安国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 compact,法国梅里埃公司)

1.1.2 标本来源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的369名乳腺炎就诊患者,标本类型为乳腺脓液或穿刺液。

1.1.3 标本采集 所有标本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5]标准进行采集。

1.2 方法

1.2.1 细菌培养 将患者脓液或穿刺液标本以四分区分区接种法,分别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置于CO2培养箱培养24 h。

1.2.2 细菌分离鉴定 分离培养到合适致病菌后,直接选取单个疑似菌落涂片并做革兰氏染色试验,然后选取单个纯菌落,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其做进一步的菌属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实验方法严格按照VITEK-2 compact仪器操作规程与说明进行,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指南执行。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软件(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369例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

总共收集了369份乳腺炎患者临床标本,其中脓液256份,穿刺液113份。经体外分离培养到177株致病菌,总阳性率为48.0%,其中分离例数第一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4株(占64.4%);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1株(占64.4%);第三位为里昂葡萄球菌12株占(64.4%)。见表1。

表1 177株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乳腺炎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

由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结果可知,致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药敏结果见表2。

表2 乳腺炎患者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分析结果 (%)

3 讨论

乳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尤其是哺乳期的妇女,轻症患者不能给婴儿喂奶影响婴儿的营养供给,重症患者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6-7]。所以能及早预防或发现后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病症[8]。本课题主要分析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及早诊治患者,减轻病人痛苦。

这次实验研究中的369例患者,共分离出177株病原菌,细菌分离率达到48.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约占64.4%),显示我院乳腺炎细菌感染率比较高,与国内王红玫等研究所得的45.8%[9]相近。金葡菌相关性乳腺炎在尚脓肿成型之前,治疗方案以抗生素针对抗炎治疗为主;脓成之后,以脓肿切排为主,配合抗菌药物治疗[10]。临床多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而对于哺乳期女性则应避免使用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和甲硝唑等药物,因为通过药物动力学可知,这些抗菌药物会通过乳汁泌出,影响婴儿健康发育[11]。由药敏结果可以知道,1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96.5%产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4%,49.1%,48.2%,60.5%,64.0%;因此上述药物均不能用作金葡菌相关性乳腺炎的首选药物。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莫西沙星及奎诺普汀/达福普汀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高,可作为乳腺炎首选药物。产妇及家庭成员多关心胎儿健康、产后恢复及多过的摄入营养,而社会公众对乳房及哺乳知识的缺乏,特别是缺乏哺乳经验的初产妇常常不太重视主观自身感受,从而更易触发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然而考虑到婴儿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在哺乳妇女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时,绝大多数药物都能够通过乳汁分泌进入婴儿体内,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其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易致婴幼儿软骨病变,并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为哺乳期妇女禁用药[12]。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的代谢产物均可由乳汁排出,表现为“耳毒性”和“肾毒性”不良反应[13]。倘若处于哺乳期妇女发生严重金葡菌相关性乳腺炎,而必须应用相关抗菌素,则必须即刻停止母乳喂养。

本次研究检出1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苯唑西林试验阳性菌株有56株(即MRSA,占49.1%),低于美国的60%[14]。高于国内周淑群等人统计2008—2010年所得的MRSA检出率35.4%[15]。可能是由于统计人群不同所致。Kamyab A,Farouk O等学者研究试验表明[16-17]: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的耐药率高达95%,特别是青霉素类对其治疗彻底无效,而头孢菌素类也出现100%的耐药率。有关学者研究MRSA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是 MRSA 感染的危险因素[18]。对于MRSA感染的重症乳腺炎,抗菌药物的选择以万古霉素为第一位,或者依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董明春、周艳敏等研究显示[19-20]:喹诺酮类、呋喃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相对较敏感,但上述这些抗菌药物进入人体后,可通过乳汁分泌及哺乳行为进入婴儿体内,这些药物可以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十分重大影响,除非产妇考虑停止哺乳,否则应慎重使用。

综上所述,哺乳期女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致病性较低的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和里昂葡萄球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葡菌的MRSA检出率占49.1%,相对偏高,由此可见实验室应加强对MRSA的监测,临床则可以参考体外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相应合适的抗生素,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化使用。同时,全社会及医院均应加强哺乳期妇女乳房保健和哺乳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强个体化指导,关爱产妇及婴幼儿健康。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葡萄球菌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猪腹泻病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