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工业分析检验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09-22 09:13王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标定理实技校

王伟

[摘           要]  化工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较差的技校生源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较差。新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势比较明显,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模块化、现实化,提高了技校教学的实际成效,但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214-02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兼具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技工教育的新兴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根据学生工作后的岗位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摆脱传统模式下学科体系的桎梏,重新整合各项教学资源。适应时代要求和潮流的发展,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互相验证及时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化工分析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一体化教学案例“标定高锰酸钾浓度”的分析研究,结合我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技工院校提升教学实效的经验和做法,对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化学“标定高锰酸钾浓度”解析

(一)发掘学生职业意识,设置场景贴近一线

高锰酸钾溶液在生产领域通常用于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和双氧水含量,作为日常外用消毒剂,在医疗、农业、渔牧养殖业等方面应用广泛。2014年至今,我校开始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要例行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已经成为企业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再配以角色扮演实验室主任、分配任务等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真实的职业体验,这对培养安全生产、团队合作、照章办事等职业素养很有帮助。

(二)层级设置任务,激励学生投身学习过程

按照由浅及深的课程逻辑,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三个任务:任务1,正确选择基准物去标定高锰酸钾;任务2,解释标定过程中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验证实验和探索试验;任务3,各组评论员对隔壁小组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教师加以补充。所有的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成员能够在过程中尽展所长,兴趣盎然地投身于教学活动中。

(三)理实一体化,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四)考核及时全面,方式多样

本次任务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多个主体,方式多样。本次教学经由评价体系审核,预定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学生水平清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评价指标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名不副实

能够将实训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高效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我校试行一体化教学的经验表明,理论基础扎实、技能操作娴熟的“双师型”教师在目前的技工院校中比较缺乏。我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实施“青蓝工程”由“双师型”老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传帮带,先打好基础;联系相关企业,教学半年左右的驻厂见习;组织教师在寒暑假时到企业专业见习;组织教师主动参加国家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在技师班、大赛培训队等班级上课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把企业在职人员作为技工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来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工作逐渐收到成效,学校各层次教师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稳步提升。

(二)根据就业需要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教材

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一线工人,专业理论教学的占比应以能用、够用为准,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经过详细的企业调研,适当减少了专业课程体系中过于晦涩难懂、将来企业生产不需要的内容,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每一个精心选择的课程教学目标都再次细化,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制定培养方案,从解决工作任务入手,帮助学生展开学习,将这些知识点一一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再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理论解释,理论实践之间的相互印证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我校编写了四本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硬件配备欠缺影响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是将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实践,实现理论知识和创造技能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一体化教室中学习理论课,用实践操作验证理论内容,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会更好。但目前的困境在于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极度花费资金,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教学实习的岗位安排最好是一人一岗,起码应该是一组一岗,还要配备必要的实训设施,试剂药品、多媒体、演示教学,满足各方面的硬件需求。只有这样,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效力。我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世赛基地建设的东风,完成了高标准的“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的一体化实验室,包含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设施和所有常见试剂,在世赛选手训练的同时,学生择时进行练习。经过调整课程表,可以保证教室的高使用率。在世赛环境中上课,这本身就对学生产生了激励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是万金油,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成效,需要技校教师认真思考,及时总结。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应明确技校学生的培养方向,以适应社会、服应企业、培养学生为宗旨,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处理办法和步骤,为他们人生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常艳艳.“无机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3):87-88.

[2]张小丽.“应用化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为例[J].山东化工,2018,47(1):92-94.

[3]万博.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167-168.

[4]尹洪喜.关于技工院校化工工艺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9(8):40-41.

[5]李少博.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2019(32):42-43.

[6]苏海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化工管理,2019(31):36-37.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标定理实技校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2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2
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T系统参数标定成像方法探究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T系统参数标定成像方法探究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标定电流与额定最大电流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