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正畸疗程之间的相关性

2021-10-29 03:49陈舒珊廖海英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1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疗程例数

陈舒珊,廖海英(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人们不断提高对美观外貌的追求,医疗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对口腔健康与牙齿美观越来越重视[1]。口腔正畸是大多数口腔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口腔正畸的治疗时间比较长,通常需要1年-2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配合度[2]。同时,口腔正畸治疗的主体患者为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年龄的特殊性,其心理与生理尚未发育成熟,自觉性与自制力较差,大大降低了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影响了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3]。临床调查分析发现,除了医生诊疗技术会影响口腔正畸治疗效果以外,患者的配合治疗情况也是影响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4]。针对青少年患者的特殊性,给予青少年患者依从性干预,对于提升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此,本文以6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治疗依从性与正畸疗程之间的关系,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例数有60例,研究对象是我院2020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2例、18例;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13-18岁,平均(14.56±3.12)岁。研究组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分别有13例、17例;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14-18岁,平均(14.58±3.14)岁。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P>0.05。

纳入标准:①60例患者同意开展口腔正畸治疗;②患者年龄≥10岁;③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主动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②患者的病历资料不齐全或中途退出研究;③患者治疗出院后失去联系。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口腔卫生干预,具体方法为:完成口腔正畸治疗后,做好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叮嘱患者注意自我管理,每天进食后刷牙和漱口,定期到医院复诊。

在常规口腔卫生干预的基础上,研究组展开依从性干预,详细方法为:(1)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观察患者的牙齿情况,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仔细询问口腔正畸治疗是患者本身的需求还是患者家长的意愿。仔细向患者科普错颌畸形对牙齿健康以及面部形象的不良影响,着重介绍尽早进行正畸治疗的优点,告知患者正畸治疗的流程。然后,向患者表明正畸治疗的时间比较长,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定期到医院复诊,并强调未定期复诊对正畸治疗的危害,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口腔正畸治疗。(2)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根据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情绪疏导对策。在治疗期间,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在交谈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语和行为,不能以一个教育者的形象出现,尽量把患者作为同龄人,尽可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患者的叛逆思想,使患者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在治疗期间,需要努力倾听患者的感受,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疏导患者的情绪,努力制造与患者交流的机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来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态度。需要多鼓励和赞美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自觉性,使青少年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3)做好对患者的行为干预:患者除了佩戴矫正装置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行为。①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不能食用过硬或者过黏的食物,不要采用前牙来啃咬食物,避免损坏托槽、带环等。②告知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在进食后需要刷牙、漱口,仔细清洁托槽周围和牙齿表面,避免发生龋齿或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在患者完成口腔正畸治疗后,医生可以向患者推荐正畸牙齿,并向患者示范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方法,协助患者熟练掌握刷牙方法。③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禁止患者自行调节正畸力度,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牵引装置。患者若是出现牙齿松动、牙齿疼痛、托槽脱落或矫正器损坏等情况时,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从口腔卫生、按时复查、装置佩戴状况以及装置维护4个方面进行评价,占比越高,评定为依从性越良好。统计两组的正畸治疗时长与心理状态,心理状态评估标准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包括焦虑、害怕、惊恐等20个条目,总计100分,以50分为界,分数越低,评定为心理状态越良好[5]。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2019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差异 从表1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口腔卫生、按时复查、装置佩戴状况以及装置维护的占比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差异比较[n(%)]

2.2 评价分析两组正畸治疗时长与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 从表2的结果能够看出,干预前,在SAS评分上,两组的分数较为相似,差异不大(P>0.05)。经干预后,两组的分数明显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在正畸治疗时长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正畸治疗时长与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比较(±s)

表2 两组正畸治疗时长与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比较(±s)

?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口腔疾病患者不断增加,不利于患者的口腔健康。口腔正畸是多种口腔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青少年是主要的患者,相关调查结果发现,乳牙期发生错颌畸形的比例达到了50.0%,在替牙期的比例达到了70.0%,而在恒牙初期的发生率达到了73.0%[6]。错颌畸形在青少年群体中十分常见,主要是由于口腔不良习惯、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以及替牙障碍等所致。错颌畸形若是没有及时得到处理,不仅容易影响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发生口腔疾病,还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诱发面部畸形等[7]。由于青少年年龄的特殊性,自制力比较差,导致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提高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组患者在开展口腔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依从性干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患者对错颌畸形的危害、口腔正畸治疗认识不足情况,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仔细向患者介绍错颌畸形的危害以及口腔正畸治疗的相关知识,加深患者对口腔正畸的了解,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口腔正畸治疗,提高口腔正畸治疗的配合度[8]。结合青少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在口腔正畸治疗期间多与患者沟通,尽量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倾听患者的感受,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来疏导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的叛逆和抗拒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觉性,促使青少年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9-10]。此外,在口腔正畸治疗期间,需要规范和约束患者的日常行为,尽量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和口腔卫生,并定期到医院复诊,从而提高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缩短正畸疗程[11-12]。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经依从性干预后,其口腔卫生、按时复查、装置佩戴状况以及装置维护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正畸治疗时长短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在青少年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期间,配合依从性干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行为干预等护理服务,能够缩短患者的正畸疗程,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正畸疗程之间具有相关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高,正畸疗程越短。因此,对患者进行依从性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缩短患者的正畸疗程,舒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疗程例数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治前列腺增生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