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拟境,情理相生

2021-11-19 08:37张长松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

【摘 要】文言诗文情境教学是营造“生动”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经历的“生活情境”作类比,领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还原场景,体悟情感,生成共鸣。还可以通过想象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设置学科认知情境,让学生理解这“无理”之妙,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文言诗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1-0011-04

【作者简介】张长松,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11)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一般情况下,文言诗文课堂总难以“生动”。细究其因,主要是其“言之隔”,使得许多文言诗文课堂止于“言”的教学,教师往往重在传授“言”的知识。其实,积累文言词语、掌握相关用法,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鉴赏、传承经典的传统文化。

文言诗文除了“言之隔”易使教学重心偏移外,“时之隔”也会给教学带来困难。这也是“生动”课堂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世易时移,情随事迁,面对冷冰冰的文字,如何让学生隔着千年百年的时光去主动触摸激情澎湃的胸膛,感受低回怅惘的无奈,领略缘事说理的绵密,赞叹纵横捭阖的气势,生成自己的个性理解,这就需要“情境引读”策略。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展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言语描述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本文撷取部分予以例说。

一、类比参悟,弄清事理因由

古人说理谈道,常常并不明确地说出来,而是描写一个场景,让你去感悟。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经历过的“生活情境”类比,引导学生去感悟字句背后要表达的“道”与“理”,从而进入经典文化的参悟与传承的层面。

先秦散文距今已两千多年,无论“言之隔”,还是“时之隔”,都给学生自主理解文本带来很大的障碍。《庖丁解牛》就是这样的传统经典文本。《庖丁解牛》全文以场景描写和语言描写为主,那么最后文惠君一句“吾得养生焉”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课堂上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道”这个层次呢?笔者认为,文章提到的“桑林”“经首”就是弄懂这个问题的切入点。

“桑林”之舞,是传说中因商汤自我牺牲为民求雨而作的舞蹈,乐舞既阳刚有力,又轻捷灵巧,震撼人心;“经首”是古代乐曲的名字,传说尧时的乐曲。我们无缘目睹“桑林”之舞,但我们肯定欣赏过许多舞蹈,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观看过的舞蹈演出,想象演员舞蹈的肢体动作,体会舞蹈动作的特点,之后再对照课文,引入课文中对解牛时“手”“肩”“足”“膝”动作描写的想象,这样庖丁的“解牛之舞”就如在眼前了:其动作的张弛开合、力道的轻重变换、手脚的默契配合,或“触”或“倚”或“履”或“踦”,如此等等,每一个动作无不自然天成、恰到好处,各个动作衔接紧凑自然,组合成了一个和谐的舞蹈节目。经过这样的蓄势,后面文惠君的感叹就自然生出了,而后文中庖丁所云“依乎天理”“因其自然”,追求的“进乎技”的“道”,也就自然有了生根之所。经过这样的解读,《庖丁解牛》所传达的“天道自然”这一道理就不难理解了。

二、细读还原,生成心理共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这包含了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与审美鉴赏等多个方面。

古诗文作品善于运用意象创造意境、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因此,文言诗文教学要还原场景,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体悟情感,这样学生自能生成情感共鸣。笔者认为场景还原的关键在细析文本,下面以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来试着还原当时的场景。我们从小序开始,来分析文本,引导入境。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引发词人大发感慨的到底是怎样的一场雨呢?我们细细读来。

“三月七日”是遇雨的时间,此处是农历,一般是阳历3月底或4月初,这个时间正是清明节前后。经过这样的分析解读,学生对时间就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可以还原出这个时段的气温状况——乍暖还寒,衣着状况——春服甫成、衣着尚厚,进而可以想象出在这个时候被雨打湿衣服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沙湖道”,一个地名而已,但这里也有讲究。为什么不是“沙山道”,而是“沙湖道”?这样一提醒,学生立即就明白地名中“山”与“湖”的区别了:“山”,肯定是地势高,不易积水;而“湖”肯定是地势低洼,雨水一时难排出去。这样就还原了当时降雨地点的道路状况——路途积水,泥泞难行。由此可以看出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并非真的“轻胜马”,而是对自己在泥泞中艰难跋涉的刻意美化。

“遇雨”,那又是怎样的一场雨呢?由小序中“雨具先去”可以看出,这雨是事先并无征兆、来得突然的阵雨;那雨势如何呢?这个小序中看不到,我们可以从词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分析出来。“穿”“打”可以看出雨滴之大而有力,这样就可以还原出当时的雨势之猛。“打叶有声”印证了这雨势的骤烈,词人为何要以劝诫的口吻说“莫听”呢?他又是在劝诫谁呢?我们分析场景,可以看出因为雨骤声大,让他担惊害怕。“谁怕?”正是基于其“怕”的自我反問。可见,词人是在劝诫自己莫怕,为自己壮胆,让自己不害怕不紧张。还原这些场景,对词人当时的心理变化就了解得更清楚了。

基于以上暴雨的洗礼,与词人自己刻意而为的心境,我们可以发现,词人发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叹,其实是有一个从怕到不怕的过程的。如果没有对当时自然境况的还原,我们触摸不到词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也就无法深层次地理解豪放旷达的词句背后的辛酸。

三、想象补充,体会情意表达

文言诗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简洁、意蕴丰厚、表达含蓄、意在言外。而教学中通过想象场景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极简的文字去创设体验情境,帮助学生体悟内容、深入理解课文。

《项脊轩志》一文,写怀念母亲那一部分内容时,用了“妪泣,余亦泣”来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妪”本是家里的婢女,与作者母亲无血亲关系,为何会“妪泣”呢?原来,前文中有一句“先妣抚之甚厚”可解。一位无血缘关系、只是主仆关系的老妪,提起主人来就能流泪,这个“抚之甚厚”肯定有不凡的内涵。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想象,作者的母亲是怎样“抚之”的,从而理解老妪的心情。

老妪讲的是母亲疼爱姐姐的细节,为何会“余亦泣”呢?按理,怀念母亲应写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细节,这样表情达意更直接更有说服力,但这里为何只写到姐姐?仔细研读课文,我们发现答案可能就在“语未毕”这一句上。只单单两句对姐姐的疼爱关心的问语,可能并不是引起归有光落泪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未毕”之语。那这“未毕”之语是什么呢?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想象补充,从而进入相关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想象是最常用的情境教学手段,简便易操作。但情境教学中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选好“触发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或补足文本中未竟的内容,或充实文中略写的部分,或挖掘作者刻意隐藏的信息,从而让学生全面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模拟置换,悟出“无理”之妙

文学作品,妙在“无理”,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如何设置学科认知情境,让学生理解这“无理”之妙,把“无理”的文字解读得合乎情理,这正是思维品质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参透诗文的“无理”之妙。

《项脊轩志》中写怀念母亲时用的是“余亦泣”,而对祖母的怀念的情感表达却是“长号不自禁”。一“泣”一“号”,都表现了归有光对亲人的思念之深。但一个情绪含蓄内敛,一个情绪直露奔涌,差别极大。此处应如何理解呢?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生成自己的感悟,提升思维品质。

本处内容,作者共记叙了祖母的三段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模拟,各自评点总结,然后再选出代表在班级进行展示,并由同伴解说这样模拟的依据。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第一段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学生A模拟祖母刚进门说的这句话时语调冷峻,明显含有责备语气。学生B立即提出异议:为什么认真学习的人还要挨批评?!这不合常理;一个能让作者“长号不自禁”的祖母不应该批评人。学生A解释时引用了《红楼梦》中宝玉与贾母的关系作为依据:宝玉每天都要去祖母处请安,假如贾母很长时间看不到宝玉会怎么样?经过这样的置换,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原委:因为亲老在上,按礼数说,后辈应该常去向长辈请安问候才是,而此时归有光的祖母久不见其影,可见归有光一心攻读疏于礼数了,因而刚进门的祖母有责备的语气。

第二段话: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很一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模拟出祖母的欣慰之情。笔者在肯定了学生的正确理解后,让学生讨论并模拟这个“以手阖门”的动作,引导学生品读并思考:为何祖母要以手阖门?学生讨论后,笔者又进一步引导:如果把原文置换成“‘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语毕,以手阖门而去”,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比较研读,探究两种表达的差别,得出改前与改后的区别:说话地点和说话方式的不同。比较出不同后,学生再模拟这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通过研读文本,想象场景,学生体会到了原文表达的妙处。

第三段话: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学生在模拟这一段话时,分歧在于重读哪几个词:是“宣德间”,是“他日”,还是“汝当”?给出不同解读的学生都各有自己的理由。笔者让学生放下争论,来思考两点:第一,既然祖母“以手阖门”目的是不想让别人打扰作者读书学习,为何祖母又紧接着第二次来,岂不耽搁归有光的时间吗?第二,自古以来象牙制品都是珍宝,而且象笏又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乃是传家之宝,祖母可以等到归有光真正用得着时再传给他也不晚,为何要急着把珍贵的象笏送给他呢?笔者引导学生置换当时的情景:一种变换是不来第二次了,一种变换是不拿象笏,而是拿食物给归有光吃,看对归有光的影响是否一样。

这样置换情景后,学生对祖母的心情与归有光的感受体悟就更深了。有学生说,这是对归有光刻苦读书行为的肯定与奖励,所以应重读“汝当”;有学生说,因为上文祖母说了家里读书“久不效”,所以应重读“宣德间”形成呼应;还有的说,这象笏是对归有光深深的激励与期待,相信归有光获取功名的日子指日可待,故应重读“他日”……

可见,置换情景,模拟表达,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体会作者的心境,加深学生的学科认同。

“生动”课堂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动交流与灵动效果,情境设置是重要的手段,文言诗文的教学融合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利用好情境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就能使文言詩文教学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吉林.情境教学五原则[N].中国教师报,2013-09-11(004).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感悟三角形的高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