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2021-11-19 08:37张春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写作素养真实情境任务驱动

【摘 要】学生的写作素养需要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激发、培养和锤炼。教师可以创设源于真实生活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写作体验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创设表达真实生活的写作情境,培育学生的实用文写作素养;创设彰显主体参与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找寻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关键词】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实用文写作;写作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1-0015-03

【作者简介】张春华,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01)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高中写作教学尤其是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文体上过分注重文学性写作而忽视实用性写作;写作语言表达上,过分注重写作技巧,追求文采华丽,遮蔽了写作的社会交际功能;写作思路上,过分注重“证明”命题的材料性写作,而忽视了建构性和建设性写作;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方面,过分注重阅读素材的积累,而忽略对“生活”这个最重要的写作源泉的运用。

综观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改革,体现出三种显著的样态变化:一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逐渐成为被普遍认同的高考作文命题样式,任务驱动型写作主要有观点阐释型、观点看法型、权衡选择型、表态说理型、联想想象型、意见建议型等主要类型;二是文体上更加倾向于应用文写作样式,主要包括演讲稿(发言稿、倡议书)、书信、辩论词、主持词、观后感等;三是写作内容越来越融入社会生活,例如对劳动的看法、“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等。这些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实用文写作,与传统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相比,从写作导向上看,有利于引导学生真正关注现实生活,发现生活的价值,表达对生活的真切感悟;从学科育人目标上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养社会生活的主体参与者和建设者;从命题技术上看,有利于规避套路化“宿构”和素材的堆砌;从方法指导上看,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大而无当地空发议论,有利于增强写作内容的针对性。

应用文写作的价值在于经世致用,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针对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以表达观点为主要写作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培育学生的写作素养,既包括社会生活自身提供的写作情境,也包括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源于真实生活的写作情境;既指向学生的写作素养,也指向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成长。

一、创设源于真实生活的写作情境,在写作体验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语文写作教学发挥着独特的学科育人作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1]6,涵盖了“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两大任务。“紧贴时代培根铸魂”既是高考语文试题的整体特点,也是写作命题的突出体现。

例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作文,以社会生活为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年的使命担当和价值选择。2020年全国Ⅱ卷“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稿写作,也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特定情境进行的对考生思想认识的呈现和精神风采的展示,鲜明地体现了教育教学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簡称“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2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写作任务设计中,给学生创设了指向人的成长的生活体验写作情境,体现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例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写作任务是:“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这一写作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普通劳动者的光荣事迹,感悟和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再如,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是:“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这一写作任务,旨在培养青年学生立志高远、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二、创设表达真实生活的写作情境,培育学生的实用文写作素养

近年来,实用文写作被中学语文教学边缘化,导致写作教学一味追求写作技法的训练,背离了高中写作教学的核心目标。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看,高考写作应倾向于对公民写作素养的考查,而不单纯指向对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高中语文新课标没有提出明确的写作任务群,而是体现读写融合理念,将写作任务和要求融入各学习任务群之中。在文体样式上也有较大的变化,“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2]20一方面明确了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实用文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命题指向上,“‘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内容”[2]48。这些新变化都突出了实用文作为学生基本写作素养的要求。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文体样式上也有明显的变化。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写作任务中有40多个写作任务群,其中大部分都是当代生活常见的实用文体以及创新文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议论文或文学性体裁。这些写作任务也体现了时代生活需求,例如调查报告、招聘启事、建议书、策划书、演讲稿等,这些都是校园学习生活和社会中比较常用的文体样式。语文教材中引导学生训练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写作,旨在培养其生活中用得到的实用文写作能力和素养。

高考写作命题在这个方面也进行了导向鲜明的实践探索。例如,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女儿举报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为书信体写作、2016年全国高考Ⅱ卷“语文素养的提升路径”为权衡选择说理写作、2019年全国Ⅰ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和2020年全国Ⅲ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等高考作文试题都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型实用文写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经世致用的写作素养?笔者认为,写作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写作教学要对不同的实用文样式进行针对性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熟悉特定的写作文体的基本样式和表达风格,例如演讲稿、书信等。

二是突出对特定真实生活情境的“分析”与“升华”。写作训练既要引导学生立足具体生活情境“就事论事”,突出对写作情境的“萃取”和“分析”,形成符合逻辑的表达;又要在此基础上,凝练升华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或建议,实现从理解“这一个”到理解“这一类”的语文写作素养的提升。

三是强化思辨说理的具体方式。应用性写作任务一般都选择具有多元化、矛盾性、选择性、思辨性等特点的话题,材料呈现出较强的写作张力,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实用文写作的基本素养,更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具体情境的分析、评价和建设的能力,以及蕴含其中的思辨性素养。学生需要围绕特定的写作情境任务,站在一个确定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对社会生活情境的正确认知、客观判断和精准表达。

三、创设彰显主体参与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成长

就当下学生写作现状而言,其文章不缺少文采,也不缺少思想。而学生真正缺少的是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对现实生活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的能力。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情境,既表现为写作具体情境与时代生活的接轨,也表现为写作考查旨在培养学生必备的社会生活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2]2近几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先后考查了演讲稿、发言稿、家信、慰问信、观后感等实用性文体,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格式,尝试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找寻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成长经验,也是学科育人的要求及体现。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演讲稿写作,要求“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面对这种意见建议型写作任务,学生要把“我”的身份摆进去,把“我”的生活体验摆进去,把“我”的思想认识摆进去,学生不仅需要参与考试情境中的语文答题,更需要参与到社会生活情境中回答时代生活的答卷,提出针对“劳动”争议现象的意见和建议。

再如,統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中“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调查写作等,都是基于社会生活情境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写作任务强化了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主角参与、思考和表达的角色意识,与高考作文改革相呼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教学应该把学习场域放大到真实的、广阔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角。例如2019年的全国Ⅰ卷作文,考生要以“复兴中学一名同学”的身份,面对“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面向本校同学”发出倡议。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真实情境是在“毕业前”,以学长身份,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毕业前的你”就成为写信的主体。写一封信、做一次演讲,或者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做一番讨论,既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写作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公民应该参与的社会活动。这就要求师生从题海中走出来,走进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性分析、合理判断、科学建议,回归“文章合时而作”的价值,将考查语文写作素养融入对社会生活价值判断中。

写作是让学生在面对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形成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有效载体,也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有效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写作,为了真实的学习工作需要而写作,这是时代生活与真实情境写作的双向选择,也是为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培养“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1]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写作素养真实情境任务驱动
拓展阅读教学,积累写作素养
在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在修改中提升写作素养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