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群文阅读的教学路径

2021-11-19 05:07于秀权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

于秀权

【关键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程视角;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1-0065-02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从课程的本质属性出发,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线索,重视情境任务的设计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群文阅读资源聚合,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综合性强,下面笔者就群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提出思路。

一、整合比较,在文本重构中追寻教学价值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整体设计方案,师生围绕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重新建构,最终形成共识。学习目标的整体化、学习内容的任务化、学习形式的活动化是群文阅读的特征。教材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

群文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任务群中每篇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整合中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在比较中发现文本的独特价值。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类似文本进行整合、比较分析,寻找相似之处,区别不同之处,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通过对不同角度、不同类别内容的整合和比较来设计教学重点和教学活动,借助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诠释、相互触发,让学生的思维角度变得更加多样,思维层次获得拓展。

例如,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为“劳动最光荣”,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是三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报道的三位人物都是所在领域杰出的劳动者,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担当、高度的创新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于是笔者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袁隆平、张秉贵、钟扬是怎样感动中国的?他们何以成为优秀的劳动者,成为感动中国的人?我们是怎么了解他们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体现三位劳动者高尚品质的细节描写,归纳出人物通讯的一般写法。问题和任务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使学生在整合比较中了解他们身上相同的精神品质和不同的个性风采,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色。

二、任务驱动,在情境体验中提升思维品质

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在情境活动中设计任务。这种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其深度思维。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任务可以设定为:学习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熱爱之情。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分步推进,逐层深入:将三篇现代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整合为一组,两篇古代散文《赤壁赋》《登泰山记》整合为一组。三篇现代散文相对容易理解,可以设计情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散文写的是同一个城市里的景物,却呈现出不同的美,要求学生查阅三位作家的相关资料,了解作家写作时的处境、心境,他们选择的景物、描绘的画面、抒发的情感各有什么特色?为何不同?这就从高一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中,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初步把握作品内容。然后可以组织朗诵会,选取关于三篇散文的优秀朗诵视频,集中欣赏,让学生从背景的设置、演员的选择、情感的把握等方面对视频进行评价,其中精彩段落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促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重构。如教学《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时,通过提供名家对三篇散文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领学生持续追问。

三、基于课程,在实践运用中生成言语智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追求目标。任务的设计、活动的组织、情境的设置、关键能力的培养都应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而所有的素养养成又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从学科本位转向课程视角,给学生创设言语实践的机会,掌握言语表达的技巧,获得言语表达的智慧。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语言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语言思维的建构、语言品质的提升,包括指导学生品味词句炼字之妙、修辞运用之巧,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等等。

在语言建构和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学生的被动思考为主动探究,用丰富的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一组唐诗时,让学生比较分析三首诗在语言运用上的不同特点。学生通过诵读、讨论,首先理清三首诗在语言句式类型、语言风格上的不同特点;接着引领学生思考三首诗在语言表达上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再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来感受三首诗各自的语言特点并从中探寻形成各自特色的原因:一是各自的人生境遇不同,二是各自的个性不同,三是各自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诵读、讨论、思辨中,对诗歌文体有了直观的了解,对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有了深刻的领悟,对三位诗人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河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
连缀,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密钥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