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11-22 14:30隋云鹏
北方经贸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黑龙江省农产品

隋云鹏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150028)

“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化农业是信息化技术与人的经验、智慧相结合所产生的高效、智能的新型农业形态,其核心是技术、数字信息在农业的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既是现代农业的强大技术支撑,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省,肩负着保卫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农业体系,是黑龙江省农业工作的重点。

一、“互联网+”对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做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大部署安排。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各环节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融合,对黑龙江省农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与农业基础设施相结合,打造全方位农业监测网络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覆盖的范围较大,使用传统传感器进行监测时,需要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起来。这就会造成工程量大、造价高以及后期维护成本与工作量增加的问题,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现代农业体系中,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技术打造全方位农业监测网络,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动态监测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土壤墒情、长势情况、灾害、虫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升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助利建设农业病虫害监测系统和数字化种植防御体系,实现重大病虫害智能化识别和数字化防控;有利于黑龙江省数字化农田建设,推动全省农业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建设集环境保护、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具智能调度等多功能的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体系。

(二)互联网与畜牧业结合,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黑龙江省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产值位居全国前5,但是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其主要问题在于现代化饲养水平不高。目前养殖管理基本依靠人工养殖为主,导致养殖生产效率不高。

结合互联网技术促进黑龙江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数字养殖牧场,利用集成电子识别模块的数字化设备改造畜禽圈舍,实现畜禽养殖环境的通风温控、环境感知与空气过滤的智能监控。

畜牧养殖中的互联网应用主要包括动物疫情预警和畜禽的精细化养殖管理,通过应用RFID标签标识和畜禽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加强畜禽疫病的预警、诊断、防控。建立畜禽个体的体况、生长、生理等生产档案数据库,记录畜禽的每天饮食量、运动量、发情期等重要数据,结合动物个体或小群体的繁育、营养及健康管理的专业养殖知识,优化畜禽个体或小群体的配种,最大限度发挥畜禽的遗传潜力和生产力水平,提供健康、优质的畜牧产品。

(三)互联网与科学灌溉相结合,促进农业节水快速发展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与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所在,我国2019年农业用水总量为3 675亿立方米,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量的61%,但是农业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农业节水灌溉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覆盖灌溉区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将土壤湿度、作物的水分蒸发量与降水量等参数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分析实时采集的参数之后,控制不同区域的无线电磁阀,进行精密、自动灌溉,达到合理节水的目的,实现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的定量化、规范化,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互联网与农产品流通相结合,增强农产品质量追溯能力

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要经历加工、储藏、运输、批发与零售等流通环节。其不仅涉及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而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紧密相关。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可以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推动构建全产业链的农产品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以二维码标签为载体,数据共享平台、云计算中心等组成数字防伪系统,同时依靠农产品生产主体对销售上市的农产品施加品名产地、商标品牌、质量认证的标识,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督。对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进行追根溯源,消费者可查询商品的生产信息、物流信息、检疫信息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溯源查询是哪个环节存在问题,直接追踪到问题根源快速处理。

(五)互联网与农业服务举措相结合,推动农业服务精细化

借助于数字技术和物联网的部署,极大范围地方便了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获得发展农业所需的相关实时知识和服务信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链接信息化服务平台,获取农业政策解读、农业技术、市场行情、农业气象等公益资讯。通过各种服务APP,可在线上获得话费流量充值、保险购买、金融贷款、远程医疗等便民服务。既解决了农村信息闭塞、农产品推广困难等问题,又缩小了城乡数字化鸿沟,让智能通信、金融保险、远程医疗、水电气缴费等便民服务落地农村。

二、黑龙江省发展“互联网+农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互联网技术与黑龙江省农业各个环节的融合不断加深,并且在农业全产业链上获得了较大的应用,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说,黑龙江省发展”互联网+农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产品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是限制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农产品标准化不仅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关系着农产品交易的流畅性。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来看,由于所在的生产环境、生产方式不同,以及产品本身存在的多样性差异,加上一些农户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并不积极,导致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就缺少完备的标准体系;在农产品消费环节,消费者更多地关注于产品的保质期、价格、品相等信息,对产品本身的相关标准并不关注,也不具备鉴别能力,再加上目前黑龙江省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力度不够,造成农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物流运输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根据相关专家研究得出,我国的蔬菜瓜果有20%至25%在流通运输环节损耗了。由于农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高额的物流成本让农产品电商相比较传统的超市分销模式缺少竞争力。由于冷链物流的不完善,造成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不畅,即使流通出去,品相不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尽管有不少企业在为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运输着手布点,但是相对整个农村市场而言,距离电商的线上线下互动协同的要求还是相差较远的。而在城市消费最后一公里也同样面临着问题,如何将农村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其要求的快速、安全和直接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农业的网络支付还不完善

网络支付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主要受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用户电脑的使用熟练程度、网银操作便捷性、用户的教育成本等因素影响,使得黑龙江省农村网络支付使用率不高。农民以往交易环节主要靠以现金结算或者银行转账为主,而通过网银或者移动支付等手段对于农民来说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适应过程,而正是交易支付环节的断层,导致农业B2B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四)互联网人才存在大量缺口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发展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但因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落后,政府对互联网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经济上不能为互联网人才提供较高的薪资,事业发展上也无法提供充分发挥的平台,并且目前省内互联网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导致学业有成的互联网人才得不到满意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致使黑龙江省互联网人才出现较大缺口。

三、对黑龙江省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建议

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面对日益出现的农业生产、运输、支付、人才短缺等问题,采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升级已是必然的选择。针对黑龙江省互联网与农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为了加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首先,梳理、修订覆盖全省农业全领域的标准认证体系,建立标准制定清单,对目前缺标的,纳入标准定制;对超过一定年限且失去效用的,重新复审修订;对于相近但分散的标准,予以整合;对于低于国家、行业标准的,废止后重新制定。其次,加强本省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重视实物标准与文字标准的结合,细化农产品品牌管理,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级别农产品生产标准,培育出能够满足现代消费需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品牌。再者,加强监管力度,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业生产全覆盖监管网络,全面施行追溯管理机制,全程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

(二)完善农村物流,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

适应北方农村公路技术特点的农村物流车辆选型标准,大力推广适用农村物流的箱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规范使用适宜乡村地区配送的电动三轮车等经济适用车辆,探索建立农村物流专业运输车辆的标识化管理政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电动车辆以及清洁燃料车辆,加快淘汰安全隐患大、能耗排放高的老旧车辆,提升农村物流运输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线模式,开展县至乡镇、沿途经由行政村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服务,提高农村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鼓励市到县和县到乡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健全小件快运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引导运输企业与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共同制定运输、配送计划,积极发展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提高农村物流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

(三)确保网络支付安全可靠

加强网络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防御网络病毒与黑客攻击的能力,打造移动支付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网络犯罪追查力度,增加互联网违法成本,与银行等第三方合作,打造网络金融诚信体系,加强电子货币体系的监管,强化对网络商户的审核以及对市场的跟踪监测,加强商户的巡检和评价工作。

(四)政府应对农业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给予更多的扶持

提高数字农业农村科技的关注度,将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作为支持重点,建立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协同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面,打造“互联网+农业”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团队。开展“互联网+农业”领域人才下乡活动,普及数字农业相关知识,提高乡村干部、农业经营主体、新式农民的数字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第三方电子商户平台公平的前提下,对农民群体给予必要的创业激励,包括对农产品卖家、农村卖家给予更多的培训支持,将其作为小微企业的重点群体对象进行扶持,提升他们在互联网营销知识、新品种培育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技能,同时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包括审批制度、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使他们的创业和成长减少曲折。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黑龙江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农产品争奇斗艳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