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发展对策

2021-11-22 14:30张凯悦
北方经贸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卖家跨境物流

张凯悦

(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05000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我国跨境网络零售进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31.1%,跨境电商的崛起为我国众多传统企业提供了新发展思路。

跨境电商主要组成部分有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相比较而言,跨境物流是全链条中的薄弱板块,涉及环节多且复杂、辐射领域宽泛、行业配合度高。目前跨境电商物流主要分为三大类:国际邮政小包、国际快递、海外仓;前两者物流模式下时效和成本无法兼顾,同时消费者退换货程序复杂,客户转化率低。基于此应运而生的海外仓模式打破了传统物流模式的限制,形成新的B2S2C(business to store tocustomer)模式。在该模式下,国内卖家提前将售卖的商品批量运输至目标市场国家(地区)的海外仓,当国际买家线上下单时,卖家及时做出反应进行远程平台操作,从临近买家的海外仓直接分拣、打包、配送,最大程度地提高物流时效,减少运输成本,改善消费者体验。

海外仓模式一经提出即受到多方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及支持海外仓网络布局,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及企业响应政策试水海外仓建设及运行,由于海外仓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模式、运营方法、服务流程、行业协作、整体发展水平都有待优化提高。

对于海外仓的建设发展,已有多名学者从不同专业视角进行过深入研究。针对海外仓的优势李向阳(2014)指出,海外仓模式有助于增加运输种类,降低运输费用,缩短配送时间,提高附加值。[1]单琴琴、吕红(2017)划分了海外仓归类并指出海外仓清关风险、运营管理、经营成本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加强政策支持等建议。[2]孟亮、孟京(2017)对比分析三种海外仓模式优缺点,并就消费品出口贸易企业选择海外仓模式给出依据和借鉴。[3]廖润东(2019)深入微观中小企业,分析海外仓使用者遇到的困难,并从政府、第三方平台、行业协会以及中小跨境电商零售商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4]

针对海外仓选址,多名学者进行了定量分析,陈梦南、刘斌(2017)等基于双目标规划以及粒子群算法,定量分析海外仓选址最优解。[5]鲁旭(2018)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海外仓网络布局战略,进而打造跨境电商品牌、增强集聚动力,形成特色生态。[6]学者车晓英(2019)提出“共享物流”理念,旨在通过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联盟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7]基于区域合作角度,董丹(2020)指出要依托“丝路电商”政策背景,推动中俄双方共建海外仓、边境仓互联互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8]

通过对已有的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一致认为海外仓发展模式是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并从企业运营管理、物流链整合、建模选址、政策体系、行业集群发展、区域协作等多方面进行海外仓主题研究,逐步完善海外仓发展理论。进入“十四五”规划以来,跨境电商及海外仓发展变化巨大,以往文献涉及的金融支付、法律环境问题日益改善,本文基于近年来新发展状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具体分析海外仓发展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海外仓服务商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二、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现状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设超过1 800个海外仓,总占地面积超过1 200万平方米,2020年增速高达80%。海外仓的服务功能也不断延伸,日益成为跨境电商发展和外贸发展的重要推手,逐步从新业态成长为新常态。

依据服务商主体不同可将海外仓分为三大类:为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商家服务的平台自营海外仓;物流企业专职搭建的、向跨境卖家租赁的第三方海外仓;政府参与布局规划的公共海外仓,这其中第三方海外仓占比市场份额最大。

(一)海外仓发展的政策现状

海外仓建设在政策层面一直获得国家支持。海外仓一词最早出现于2015年商务部发布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支持海外仓建设,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指出“鼓励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和完善海外仓,扩大覆盖面”。商务部解释2021年稳外贸举措也明确提到“要扩大海外仓规模”“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

2020年7月,海关总署新增开设22个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试点,增列了全称“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的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810”,自此海外仓出口有了专用通道。在诸多有利政策加持下,“单未下、货先行”的海外仓模式正逐渐成为跨境电商的标配,目前观之跨境电商及海外仓发展具有稳健有利的政策支持,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红利也会持续释放,法律环境短板正在逐步补全。

(二)跨境电商海外仓网络布局

目前海外仓布局以欧美国家为主,亚太、中东新兴经济国家尚处于待开发的蓝海。中国海外仓建设面积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仅谷仓建设面积即超过36万平方米。北美市场语言统一、经济发达、市场体量大、消费能力强,网民渗透率高达94.6%,物流体系和金融支付体系较完善,使北美市场成为服务商建仓首选,头部物流企业以及跨境电商平台竞争激烈,目前主攻精耕细作式运营,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地区新兴经济国家市场潜力巨大,亚太地区人口红利大,中东客服单价高,是未来全球布局的重要环节。

由此观之,海外仓的全球网络布局向科学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行业整体迈入“成长”发展阶段,市场需求迅速扩张,行业竞争现状、用户诉求清晰,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抢占新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或成为近期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跨境电商卖家海外仓使用现状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更多用户选择线上渠道购物。2020年度跨境电商包裹中,中国邮寄数量最多,占全部包裹的60%,其中发往美国最多超过30%,随后分别是英国、法国。目前,跨境电商物流以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专线物流和海外仓为主。由于性价比高、覆盖范围广,超六成跨境电商卖家选择邮政小包;国际快递和专线物流使用率达到35%。ShipMatrix数据显示,国际商业快递UPS、FedEx的交付准时率超过95%;仅有四成卖家选择海外仓发货,海外仓距成为主流渠道仍有漫长路程,鉴于海外仓缩短发货周期、售后方便等优势,加之疫情冲击,其使用率整体处于上升状态,大部分中小卖家出于风险考虑仍处于观望状态。

三、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海外仓服务科技赋能程度低

全球市场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测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跨境电商的配套设施海外仓服务采用传统模式,与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脱节。大部分海外仓仅提供基础仓储服务功能,极少数服务商提供全球分销、样品展示、售后、智能采购、优化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缺乏云计算预测服务,跨境卖家依靠不完全的市场信息容易做出错误决策,加之跨国退货、维修售后环节复杂,会造成海外仓库存积压严重问题,中小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基于此海外仓模式有可能丧失一批潜在使用客户。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在市场数据收集、分析、预测方面缺乏灵敏度,及时掌控市场风向变化难度大,物流信息时效性差,将导致对消费者吸引力不高、购物体验差、顾客粘性小的结果。

(二)海外仓服务关联产业协调度低

关联产业指与主体产品或服务运营密切相关的产业。海外仓服务的关联产业包括但不局限于供货商、跨境电商平台、海关、物流公司、金融服务。目前跨境电商发展和海外仓发展程度不匹配,大部分海外仓由第三方专业仓储公司运营,双方分别工作、合作有限,导致海外仓与跨境电商平台服务脱节。针对跨境电商的税收、通关政策尚处于试行阶段,缺少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通关时间长,物流周转慢延长卖家资金周转时间;在国际金融支付领域,卖家缺少官方保障,降低其使用积极性。海外投资风险大,运营难度高,全产业链条各节点企业缺少密切配合,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程度低等各种原因会延缓海外仓发展速度,限制海外仓发展前景。

(三)海外仓服务发展层次低端

当前海外仓服务整个行业缺少准确可行的标准,发展秩序混乱。海外仓服务商前期资金投入大,运营期人力物力成本持续投入,短时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海外仓服务商仅支持提供单一化的服务,迫于生存压力,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境外运作的中端仓储和尾程运输主要提供仓储和配送服务,由于处理退货维修问题环节复杂,耗费时间长,国际物流周转周期长,逆向物流成本高,大部分卖家选择退货回海外仓后当地处理,无形增加卖家成本;而在产品展销、运营咨询、通关、税收、金融支付等方面服务水平有限,低服务水平令中小卖家望而却步。

(四)海外仓运营本土化落后

部分海外仓服务商仅理解“海外仓”为开设在海外的中国仓库,习惯采用中式薪酬计算方式,雇佣中国员工在海外仓工作,中式客服模式无法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对比本地服务商,该模式将导致丧失巨大消费流量。一方面是由于欧美等国与中国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大,不同思维方式、政治文化背景对海外仓服务商发起挑战,此外部分国家有意针对跨境服务平台征收数字税,都增加了海外仓服务商的运营风险,对运营者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出海的服务商面对陌生社会环境时下意识地进行“自我参照”行为,参照以往的价值观念、知识、经验做出决策。

四、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对策

(一)推动海外仓服务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借助数智化、信息化技术提升海外仓服务效能,推动商品物流、信息流量优化融合,充分发挥仓储、展销、售后、咨询等叠加服务功能,提升海外仓服务价值链地位。一是整合数据资源,收集消费者购物反馈数据,实时监控市场风向,科学预测市场容量,为卖家提供选品咨询服务,缩短生产端反应周期同时减少滞销库存现象。二是加强平台管理信息化,打造完善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物流体系,实时对接消费者、商品、仓库、物流,实现仓储商品智能监控,线上线下信息同步共享,改善顾客消费体验。三是使用智能设备,运用自动轻型物件分拣机操作流水作业,打造智能仓储立体化仓库,仓储内设置智能分仓、自动分拣商品,缩短出仓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采用阁楼式货架提高仓库利用效率。

(二)协调海外仓及其关联产业发展

以海外仓发展为契机,打通各关联企业节点,力求协同发展,合作共赢,资源互补。深化供应商合作,协助供应商建立柔性供应机制,依据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生产决策。其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深化同信保、商保的合作,为卖家提供信保融资、资信评估等服务,降低贸易风险;同时海外仓作为第三方担保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国内依据海关试点结果,优化跨境电商产品通关流程,外包清关工作给经验丰富的团队。尾程配送选择具有良好口碑、扎实业务能力的快递公司合作,必要情况下可自建“最后一公里”配送队伍。最后,保持同跨境电商平台的密切协作,促进信息共享、资源互换。

(三)推动海外仓服务绿色化、多元化方向转型升级

打造智慧物流系统,开辟跨境电商绿色物流通道,提供一站式便利化通关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度。针对国内头程运输选品种类及数量选择,海外仓有效整合海外市场信息,通过平加工、划分专区,支持客户委派人员仓内操作作业。

(四)多方联动提高本土化运营水平

推动海外仓与东道国经济、社会体系深度融合,构建合作发展、互利双赢新发展格局。首先要做到尊重各个国家风俗习惯,尊重不同国家工作习惯。对于具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员工,因地制宜提供礼拜场所,增设节日假期。其次,适当提高当地员工比例,持续投入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注意推进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加深中国员工对东道国法律政策、风俗习惯的了解。此外,多渠道保持同东道国各方的良好关系,深化同东道国相关部门及机构的合作,勤于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资等方式结交商业合作伙伴。

猜你喜欢
卖家跨境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No.4 天猫国际推出三大跨境进口新服务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快乐辞典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淘宝买卖家的搞笑对话
12星座淘宝卖家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