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探究

2021-11-23 12:16鲍丽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收支审计工作

鲍丽燕

(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36)

0 引言

高等院校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持,还需要强大的管理作为依据。财务收支审计是管理要点,面临科研财务、固定资产、其他财务等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变化,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弊端逐步凸显。加之部分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涉及资金数额大,并且审计范围广,如何结合高校现有的财务收支审计情况探索出高效的审计工作之路,需要相关人员重点思考。

1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现状

1.1 审计观念薄弱

新形势对高校财务收支方面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在2020 年颁布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财务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但是,现有收支审计管理实践中还存在人员观念薄弱问题。从高校管理者角度分析,虽然国家层面针对高校的收支内审出台了专项规章与制度,但高校在执行阶段未完全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部分高校的管理者由于对审计工作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审计工作可有可无,对其重视度不足,使得审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从审计人员角度分析,部分人员参与此项工作时因为缺乏责任意识,在具体工作中也是将自身利益考虑在先,还会使用朦胧审计方式,甚至发现财政资金出现违规使用的现象也未及时制止。相关人员审计观念与意识不足,对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1]。

1.2 审计全局性不足

高等院校财务收支的来源相对较多,不但包括学生学费,还包括企业支持,也有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才能对财务收支展开完善管理。但是,部分高校在资金收支的审计方面全局意识不足,采取事后审计的方式,难以对审计管理产生实质性影响。事后审计难以及时发现资金使用风险,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不高。与此同时,针对重点审计内容,若资金使用、国资管理等审计工作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1.3 监督机制不完善

由于监督机制健全度不足,高校的财务收支审计还存在各种缺陷,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收支审计是高效财务审计管理的重点,但审计人员自身利益可能与管理者相关,因此缺乏监督机制,难以保证审计过程的公正性。其二,高效内控机制还有不完善之处。在财务管理方面审计人员岗位设置不够合理,难以对人员权力进行更好的约束,十分容易出现财务腐败问题。

1.4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新时期,高校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面临各项挑战,其原因与审计人员素质有一定关系。部分人员由于信息素养不高,对信息技术难以熟练应用,与当前收支审计信息化管理要求不符,无法适应互联网和审计融合应用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部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缺乏,认为审计工作重点就是对高校财务收支具体信息进行管理,对财务风险方面的思考相对不足,难以对财务工作展开事前管理。除此之外,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2 完善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措施

2.1 转变人员观念,提升其职业素养

结合新时期审计工作开展对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高等院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氛围。从管理者角度分析,其需要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收支审计工作意识,明确此项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并给予大力支持,为收支审计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比如:针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可结合审计项目特点建立专项审计组,配备专业的审计人才,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管理责任,对项目展开全程跟踪管理,同时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只有管理者对收支审计工作有全新认识,才能提高管理岗位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进而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与此同时,还需关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转变人员工作观念,将国家最新规定及时向审计人员传达,提高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保证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能有所提升,还需在培训方面重点突出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内容,使人员能够明确“八项规定”要求,坚定信念,以端正的态度、强大的自律意识参与到具体工作中。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特别是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要结合高校收支审计信息化管理需求,提高人员信息技术素养,使其能够适应财务审计信息化工作[2]。

2.2 创新升级模式,关注风险管理

为解决高校传统收支审计中存在的全局性观念不足的问题,应该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保证财务审计真实、合规,在此前提下,通过内控制度的制定,配合风险导向管理,将审计工作重心适当向风险管理方面倾斜。重视事前风险分析,及时制定措施,降低工作风险。此外,还需注意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工作内容,与常规审计工作共同进行。针对高校收支审计存在的问题采取重复审计措施,及时督促问题整改,结合高校财务状况制定解决措施,保证所有工作能落到实处。

2.3 做好内容审计,把握工作要点

2.3.1 资金使用审计

为保证高校对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审计人员注意如下问题。①资金的收支失衡问题。部分高校在建设投入方面的资金用量逐渐增加,还存在招生困难现象,加之学费拖欠等因素,导致高校资金实际收益、预期收益二者之间存在偏差,甚至存在资不抵债现象,因此审计阶段应该注意学校是否存在资金缺口。②贷款规模。部分学校为了扩大招生,选择贷款方式获得建设资金,随着贷款压力增加,高校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还需重视贷款规模的审计。③教育经费是否有浪费问题。为达到教育部门对高校办学质量评估标准,部分高校未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将投资应用在校园改扩建项目和人才引入方面,导致教育经费出现浪费问题。对此,在高效资金使用方面,需要重点注意如上问题的审计。具体而言,审计工作者可重点关注往来款项审计工作,借助“长期贷款”和“经费结余”相关科目明确高校当前资金结余及负债情况,还可利用实地调查或者社会调查结果展开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保证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资金利用价值[3]。

2.3.2 投资审计

部分高校还会参与对外投资,具体包括校办企业或者其他投资,投资过程以货币资金方面的投资为主,目的为获取高额回报,通常使用证券、债券等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模式。对此,审计人员开展具体投资审计工作时,还需结合高校投资类型的变化进行。高校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体制尚未健全,加之投资环境也未成熟,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制定不够科学,无论是投资行为方面的不当还是管理缺位,或者是风险意识不强,都会影响投资回报,甚至导致高校出现投资损失问题。虽然财政部和教育部已经明确禁止高校利用预算资金展开高风险投资,但仍存在部分高校参与地产开发、期货与股票各类投资行为。对此,可通过审计途径展开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审查高校银行账户,分析其资金流向,判断是否存在资金向投资、财务、保险等各类非银行性质金融机构流向的问题;②从管理部门入手,重点审查高校结算中心资金信息;③从高校的组织结构内部入手,分析附属企业投资情况;④检查校内管理制度,通过外部延伸寻找审计工作突破点。

2.4 健全审计制度,公开财务信息

对于高校当前收支审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防止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受到利益驱使,导致审计工作开展出现行为偏颇的问题,需要建立审计制度规范人员行为。具体而言,高校方面需要设立单独的审计机构,明确审计人员工作要求,并将其工作质量与其职务晋升相关联,适当将高校管理层人员的财务权限降低,防止人员审计过程考虑到管理者而出现非客观形式的审计活动。具体还可制定披露制度,定期公开高校财务信息,可利用校内网站公布财务审计结果,让在校师生能够掌握审计工作情况,对工作展开全方位监督。

2.5 完善审计评价,评估工作成效

为及时掌握收支审计工作质量,高校还需针对审计工作管理需求制定评价体系,涵盖评价指标、制度、方法等,保证评价方法应用科学、评价内容要点全面、评价制度规范科学、评价流程高度可行、得出结果公正客观。评价阶段应该遵循经济和社会等效益原则,设置评议指标、基本指标共同组成评价体系。其中,运用评议指标能够对影响财务效益的非定量因素展开判断,在此基础上完成定性分析[4]。运用基本指标能够综合反映评价内容,进而得出结论。为满足高校当前收支审计工作需求,需要不断完善审计评价体系,以符合高校扩招以后师资力量增加、学生数量增长、设备仪器购置等方面的收支审计工作需求。除此之外,高校还需积极改进原有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通过定期评价对审计工作成效展开评估,指导高校财务相关工作的开展[5]。

3 结语

新时期,在高校内部审计中,财务收支审计已日趋常态化。高校要通过转变人员审计观念、制定健全的审计模式、完善财务审计制度、把握审计工作要点以及健全审计工作评价体系等措施,及时整改财务收支审计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全新规范展开审计工作流程,为高校财务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收支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收支若干问题的审计研究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收支两条线”生与死
曾被寄予厚望的“收支两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