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时代诉求与实践路径
——基于教育政策历史演变的视角

2021-12-05 07:58余彦峰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

余彦峰

(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宁夏 银川 75000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一直在前进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社会各界对科学实施劳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教育理论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与日俱增。因此,具体梳理和系统总结我国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情况,可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也对进一步构建和不断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劳动教育实施的历史轨迹

自古以来,热爱劳动、尊崇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同时,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更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蒙学教育体现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体现。譬如《朱子家训》中就要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体现出从小就培养孩子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的价值追求。再如《千字文》中也强调读书者应从小树立“治本于农,务兹稼穑”的良好习惯,因此就有了流传极广的“耕读传家”的良好世俗。在现代教育体系确立后,众多著名教育家也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如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创作了《手脑相长歌》来宣传这一教育主张。《手脑相长歌》特别讲到了手脑平衡发展的重要性,即教育必须要与生活劳动相结合、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的先进教育理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认识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以新民主主义建设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为当时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教育方面就采用了继承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政策路径,这也就意味着中小学教育特别重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此,在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第一次会议上,就确定了当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以工农为主体、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骨干。在此历史背景下,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于1950年就明确提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应是“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1],开启了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初步探索。但由于当时教育体系刚刚建立,因而在1955年以前劳动教育并未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之中。譬如从1950年后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中可看出,“劳动教育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家务劳动和实验实习,注重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教育等,是作为课外活动内容之一,有计划地配合学科课程进行的”。这表明,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还只是智育与德育的补充。到1955年4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应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基础上还应重视“综合技术教育”[2],促进了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等相结合。1955年5月,国家再次将重点放在具体实施劳动教育上,这就是确立了在中小学要组织开展“学习基本生产技术”的政策要求与实施步骤,初步确定了在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自此之后,为摆脱受传统观念而轻视劳动与劳动人民的不良影响,提高人们从事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国开始积极指导与引导中学毕业生自觉从事劳动生产,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概括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新探索新实践,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但由于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地区和课程不平衡等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的养成绝非旦夕之功,因此探索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教育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7—1977年)

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为上层建筑服务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就明确要求要把政治教育作为主导,面向无产阶级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各地各学校虽然也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但是由于过度的政治化与教育体系、课程体系的混乱,造成了劳动教育的异化并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并成为阶级斗争的武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倾”思潮影响下,“劳动教育被提升到空前的水平,包括政治、经济和认识论意义方面”[3],使得劳动教育走向了极致。其次,由于过度提倡勤工俭学,使得劳动教育在培养形式与内容上并未向现代科技的方向发展。在中小学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采用体力劳动代替了一系列文化知识的学习,许多知识分子被迫下放从事工农业生产,知识分子不再从事教育工作。最后,劳动教育体系得到建立。1959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日制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条例》和《实施中小学教育新计划》,对中小学劳动时间和形式有了具体规定,劳动教育体系得以建立。因此客观来看,这一时期虽然劳动教育也有着被过度强化的不足,但形成了统一与规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客观上为未来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概括看,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曲折发展历程,甚至存在着劳动教育被政治斗争所利用的不足。

(三)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国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概括看,这一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实践探索也趋于多样,推动了劳动教育进入整合发展阶段。一方面,从“应试”教育发展到素质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初,劳动技术课程的实施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培训。如1993年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劳动教育开始趋向于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特别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劳动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推动了劳动课程形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议》中强调,“使教育和生产劳动更接近社会实践”。由此,我国的劳动教育从单独的科目转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如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试行)》规定,全国各地中小学要设置必修课程,以开展全面综合实践活动,即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等。历史地看,这一时期重视社会实践以及技术和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和学科性、实践性等因素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这一时期也特别强调要注重劳动情感教育,要切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的观念教育。自然,这一时期也由于“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深远影响,客观上也存在着有学者所指出的“在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在思想上薄弱,人文性被忽视,教育的重要性降低”等问题与不足[4]。

概括看,这一时期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加鲜明地呈现了教育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劳动技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与重要途径。同时,在劳动教育实践中许多中小学校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劳动教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有力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劳动情感。

(四)新时代以来(2013年至今)

自党的十八大后,为全面推进和逐步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党和国家开始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政策体系之中。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价值准则。2015年7月,教育部等多部委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指导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在满足党的教育政策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且对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教育领域就形成了“劳动教育不等同于普通体力锻炼,而是一种积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引导”这一共识[5],从而使劳动教育的实质变为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培育学生对于劳动的创造力和内在的热情”[6]。二是切实加强法制建设。2015年12月,新颁布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与生产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就以法律形式再次强调了“教育与劳动的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小学综合行动活动指南》都强调指出,要鼓励学生实践和积极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解决实际问题,在制度上规定了劳动教育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是开始全面探索建立劳动教育的有效与长效机制。2019年1月,陈宝生同志提出要从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综合实践基础和职业启蒙培训等入手,将劳动教育纳入对日常生活学习中,以建立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有效与长效机制。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更加明确地要求中小学要建设“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概括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迅速,劳动教育实施机制日趋完善。可以说,现阶段的劳动教育已变得更加以价值为教育导向,并逐步成为跨学科与开放式的教育形式,更加科学与更为健全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正在建立之中。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劳动教育的基本历史经验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政策要求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并在实践探索中对中小学劳动教育带来了深刻的时代变化,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发展经验。

(一)我国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由于“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的教育内容,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实现更全面的发展”[7]。因此,劳动教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通过不断挖掘自身的时代性、规范性等特征,积极探索其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一是富有时代性,并使得劳动教育具有的社会属性愈加鲜明。要看到,如同其他教育类型一样,“劳动教育应依据劳动形态的演进而与时俱进”[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从1950年到1960年,劳动教育主要服务于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建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得劳动教育主要为阶级斗争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教育开始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并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相互融合。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劳动教育开始逐步重视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倡导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由此看来,从被动到主动的劳动教育建设史清晰地表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加关注个性化的主体性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具有综合性,并使得现阶段的劳动教育越来越体现出意义的丰富性。我国劳动教育在内涵上的一大变化就是,从体力劳动领域的最初限制扩展到脑力劳动领域[9]。此后,随着要转向注重劳动情感培养的综合实践课程,因此劳动教育的意义从简单的功能过程转变为思想道德实践过程。或者说,立德树人的实践教育体系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是劳动教育的巨大进步,也是时代与教育多元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具有规范性,并越来越反映出劳动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从对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来看,经历了从一般性规定到强调性要求再到通过教育法律形式来突出劳动教育重要地位的历史过程,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使得劳动教育已逐渐转向制度规范,健全的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长效机制也逐渐得以逐步建立起来。

(二)我国劳动教育具有不断深化的鲜明特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劳动教育变革历史看,积极总结前人探索中留下的坚实足迹以及在发展演变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了劳动教育方式,促进了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一是要重视课程设置,从个别科目发展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倡的基础生产技术教育,是从课程设置上对劳动教育的初步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采用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与方法来为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详细安排。在此期间,以“劳”代“课”,特别是中小学校在政治运动影响之下,使得劳动课程成了学生的负担。在改革开放后,教育部门与一些中小学校还积极探索建立起了一些专门适合中小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劳动教育实践证明,这些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形式与内涵的改变。由此看来,21世纪的劳动教育已从独立课程逐步转变为全面的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劳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课程后,“体力性的劳动”课程地位却有所削弱,并影响到学生劳动观念的树立与劳动技能的掌握。由此看来,在中小学课程体系设置上逐渐摆脱了学习苏联、日本等国家的局限而逐步拓宽了国际视野条件下,现阶段极有必要切实加强对我国劳动教育的本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路径。二是强化价值倾向,从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提高到人文价值。必须全面看到,“现代劳动教育不仅具有针对个人的工具的外部价值,还具有生存的内在价值”[10]。从上文我国劳动教育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学习体力劳动和生产性工作技能为重点的劳动者教育被视为国家建设的工具。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看法更加现代化,提出了“体脑结合”的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挖掘与凸显了劳动教育的内在人文与育人价值。在此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价值主导功能得到必要强化。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必须能够确保人们获得一种价值感和自我存在的意义[11]。如此看来,要切实促进劳动教育、德育和美育的深入渗透和有机融合,已历史地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劳动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中我们要看到,注重人文价值有助于在整个社会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同时,这一深入渗透和有机融合,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劳动教育地位,从重视技术素养迈入五育并举。在理论认识上,教育学者对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看法。如一些学者建议,在教育发展的总体结构中应包括劳动教育,这与其他“四育”的地位相当。但另一些学者却认为,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是不同的教育层次,后四个层次之间是相互包容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理念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倡导德智体“三育”,直到1987年才在国家教育政策层面提出要开设劳动技术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人才。要看到,将“三育”向“五育”扩展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它标志着着眼于提高审美素质和劳动能力的学校教育的全面开始。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教育问题时一再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使得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得到正确揭示与科学呈现,也深刻具体地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不断趋于深刻与科学。这表明,在现阶段我国“五育”之间的关系已从割裂转变为融合发展,并逐步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与必要组成部分。

三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都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在实践育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技术快速进步、多样文化影响及独生子女增多等因素特别是好逸恶劳等封建陈腐思想的重新抬头,在一些年轻人身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从事劳动,有些也不会劳动,这就使教育的内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自然,这些现象具体体现在“家庭教育被淡化”“学校劳动教育被削弱”和“社会劳动教育被异化”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应始于当下,但必须高于当下。正因如此,《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从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并具体明确了组织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由此看来,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验和劳动教育存在问题与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存在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真正让劳动教育成为开放的、个性化的与幸福的教育。

(一)应积极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要求要系统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并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这表明,系统设置与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就成为加强与改进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就中小学而言,加强劳动教育就要重视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情感与劳动意识需要多种途径。以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为例,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古今经典案例,学习劳模的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劳动文化,并形成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劳动课程。学校十分注重挖掘出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先进模范,弘扬他们不怕艰辛、敢于承担责任、努力工作的精神,积极倡导学习其高尚品格,创造了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双向渗透。经时间沉淀、实践锤炼的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学校要组织教师梳理学科教材中所蕴藏的劳动教育素材,在学科知识学习中渗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动手操作、劳动技能的锻炼,促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科书之中,都有许多弘扬劳动人民与劳动精神的内容,因此,结合学科教学就应使学生认识到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引导教育他们形成劳动者是最光荣、最崇高、最美丽的思想理念。例如通过在一年级课文中的《悯农》一诗,就可教育学生充分理解我们吃的每一粒食物都是辛苦得来的,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汗水,一定要懂得珍惜粮食,一定要尊重劳动。

(二)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

一方面,中小学要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发挥,加强培养创新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儿童对隐藏在大自然中的创造力有着强烈的渴望。只要我们注意教学归纳,让儿童进行实践和探索,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儿童脱颖而出。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中小学进行劳动教育的地方,可有效保证劳动教育的真正实施,并可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内在兴趣从而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劳动成果所带来的乐趣。如此,既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又培养了创新型人才。如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在校园内开设的种植与养殖体验区,就是众多学生进行劳动体验的主要场所,并积极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走进农村、走进自然”,使学生可以在种植和育种体验过程的真实环境中不断丰富他们的劳动经验。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自建校开始,教职工们就利用校园的“边边角角”一起动手开辟了许多小菜园,师生们亲切地将其称之为“开心农场”。这一“开心农场”被划分成区块,学生通过在班级承包区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全程参与养护,亲身体验翻地、播种、管理、施肥和收获,了解季节性变化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并充分体验劳动和自然、劳动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种植和养殖体验区,学生们见证了小羊、小兔子、小鸽子等生命的一步步成长过程,同时也通过给它们起名、喂养、护理、训练等各种活动,用心呵护着小动物的成长。此外,学校还围绕“开心农场”和养殖体验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等,孩子们提高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劳动经验,激发创新思维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中小学要将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社会中各方面的资源,给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近年来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也根据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乐于动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才能着手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些精神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此,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始终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身边的事情帮助做,社会的事情试着做”。例如从2019年9月开始,学校就开始组建“阅娃志愿公益服务队”,并和银川市唐徕社区等积极对接,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公益服务活动。在每次公益活动中,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动手捡垃圾,在社区、街道、公园、绿道等处进行宣传,提倡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促进生态友好型生活。通过环境清洁、奉献爱心等志愿服务,学生在学习体验劳动时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帮助与服务他人,从而激发起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努力为国家建设贡献一分力量。学校的综合劳动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可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充分吸收其中的养分,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与劳动意识,并逐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社会靠大家”的劳动与社会价值观念。

(三)要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家校融合

依据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依托家庭教育,转变家长劳动教育观。要充分看到,家庭生活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但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要求唯分数论,代替孩子完成所有劳动;有些父母向孩子灌输一些劳动者是下等人的不健康思想。因此,学校就应充分利用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一部分家长从思想上转变,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技能,真正树立起关注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概括讲就是,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要真正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家校携手,践行家庭生活劳动教育。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在组织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用育人的成效获得家长的肯定,还进一步联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真正使学生在家中学习劳动、在家中参与劳动。例如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教师具体制订了家庭劳动教育计划,录制微课,并利用微信、QQ等方式进行推广,具体指导家长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同时,一些教师也重视利用班级群打卡分享、录制微视频、填写家庭劳动记录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还具体设立了不同学段的家庭劳动教育内容:对年龄较小的一二年级学生,要求能够自己穿衣、洗漱、整理学习用具等;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自己整理衣橱、帮助大人洗碗、拖地等家务;五六年级学生要求能够整理房间、学会简单的饭菜烹饪等家务劳动。最后,学校与班级让表现突出的孩子和父母一起讲述他们亲历的家庭劳动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劳动、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总之,在新的时代社会背景下,中小学校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与教育制度规定,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凝聚成一个整

体来共同推动、协作完成,并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同时,中小学校还通过互联网建立和完善各种劳动评价系统、规章制度,使评价规范化。具体讲就是,要在劳动评价过程中专注于发展、多样化评价,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参与劳动的态度、次数、过程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将学生的劳动情况录入个人电子档案,推动劳动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