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扬州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1-12-13 01:48崔敏静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扬州农产品互联网+

□ 崔敏静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掀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农村电商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助力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为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产品销售,宣传乡村旅游形象,扶植和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二者不可分割,优势互补,应融合发展。

一、扬州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全方位高速发展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应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广大农村地区天然的生态优势,整合开发广袤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扬州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已建成渌洋湖、仪征枣林湾等生态项目。同时,还注重对原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有果树农田的景区就发展农业观光、水果采摘如江都小纪农业观光采摘园,坐拥森林、湖泊等风光怡人的景区,可以改造成生态农庄、休闲度假村等,给游客带来舒适的乡村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旅游收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电商基础良好,潜力大

扬州市农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农业电商的交易额达到12.9亿元,截止到2020年5月,扬州市共有13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34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33个市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12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16个市级电商示范企业。扬州市农村电商发展的根基良好,高邮、宝应都是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优势,形成了高邮双黄蛋、高邮湖大闸蟹、高邮大米、宝应荷藕、宝应湖大闸蟹等特色农产品。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农产品电商,目前高邮湖大闸蟹、宝应荷藕、宝应藕粉、高邮双黄蛋、仪征仪征绿阳春茶叶等都入驻了天猫、京东等平台,产品销量喜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目前一些全国性的新型农业电商企业,如“田田圈”“乐村淘”已分别进驻。在扬州农业电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本土农村电商企业,如宝应县羽绒家纺产业的江苏大成羽绒、宝应县玻璃水晶产业的美俐达圣诞玻璃工艺礼品厂、高邮红太阳食品公司等农村电商企业年线上交易额均逐年上升。

二、扬州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熟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乡村旅游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以扬州为例,目前扬州市已经建立了涵盖餐饮美食、民俗风情的官方旅游网站,如扬州旅游网和扬州官方旅游服务类App,如扬州景区App,不仅可以推介旅游景点、旅游线路,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住宿、游玩、节庆活动、门票等旅游信息,但是目前仅包含市区内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著名景点的旅游信息,乡村景点的旅游信息还未有涉及。而扬州乡村游潜力巨大,也会给游客带来全新的独特体验,扬州市政府应在保留原有景点信息的基础上在小程序、官网和乡村电子商务网站中加入乡村主题元素,同时开通在线支付、在线预订、导览等功能,大力推广宝应、高邮、方巷等特色乡镇旅游,弥补这一市场的空白,进一步扩大扬州旅游市场份额和旅游收入。

(二)农户思想意识的觉醒

乡村旅游既为农村经济带来丰厚的旅游收益,也为农民增收、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建设、电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资源,拓宽了渠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以沿湖村为例,2017年,沿湖村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22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0.9万元,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让农民更乐于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之中。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更热衷于深度旅游,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品尝道地的美食,入住度假村,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购买手工艺品、农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带回家。以沿湖村为例,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目前已在抖音等平台直播,游客除了可以在当地品尝美食和购买工艺品,还可以在线上购买,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旅游通过农村电商获得经济利益,还能促进地区特色品牌的打造,提升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当地进行消费或者线上消费,促进乡村经济建设。

(三)旅游市场升温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他们想要逃离城市回归短暂的平静。从前很火热的城市游有所降温,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农村山川、河流、土地等资源被更好的保留,展现出浓郁的乡村气息。人们在这样的旅游活动中可以暂时忘却工作的繁杂与压力,获得放松与休闲,而城市居民在沉浸式乡村旅游时更愿意掏腰包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工艺品,电商的线下消费额直线上升,同时也可以引导游客到线上消费,推动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扬州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农旅电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扬州市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都较晚,甚至落后于省内城市,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和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发展也较为滞后,即使有一些相关的网站,也仅仅只有旅游景点的介绍、旅游线路的推荐。其原因一是相关的经营者还未形成互联网营销意识;二是信息服务平台多是交给公司制作,仅有一些图片、文字、视频,且公司没有专业权威人士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网站不能智能化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推荐个性化的服务,平台没有在线客服,也没有支付功能,很难将线上咨询的游客转化为潜在的乡村旅游客户,并引流到乡村农场、休闲农庄、度假山庄等进行消费。

(二)缺乏农旅电商发展复合型人才

乡村天然的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本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也吸引许多本地农民创业,他们通过直播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手段为家乡“带货”,产品远销国内外。然而,他们中大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缺乏从商的经验。“互联网+”形势下,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和经营者都要学习互联网知识、现代营销手段,而现阶段相关的高校开设有旅游和电商相关的专业,但未设置乡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复合型专业,学旅游的不懂电商,学电商的不懂旅游,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并没有合力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

(三)政府引导监督的职能发挥不够

扬州市政府近些虽重视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的发展,花费重金打造一个又一个生态农庄、度假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但这些景点大多是人工改造的,有过分雕琢的痕迹,同时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建成后不重视管理,也不重视推广,相关的住宿、游乐设施也未配套,本地的游客尚且对这些景点不甚了解,有些景点甚至还未兴起就已衰落,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让本地的农民、旅游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丧失了信心。

四、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支持,企业帮扶

一是政府增加资金扶持的力度,保证农村电商发展充足资金。二是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在农村投资农产品生产加工、工艺品生产加工、旅游景点的经营等,既可以为广大农民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又让农产品、工艺产品等的营销推广之路越走越宽,为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的真正融合奠定政策基础。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农旅电商平台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保障村内外的道路畅通,并辅以停车场、服务驿站等设施,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营造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利用多种媒体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三)培养本地农旅电商复合型人才,引进高端人才

一是从高校、高职入手,开设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相融合的专业,渗透农业拓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的知识,培养既懂旅游、农业,又懂电子商务和营销复合型人才。二是和培训机构合作,对本地旅游、电商经营者、从业者进行相关培训,培养他们的社会化营销、新媒体营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线上线下闭环营销,既能更好的服务顾客,也能促进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是引进高端高端人才、专家、学者等,设计上层结构,科学合理的为农旅电商融合设置长期规划,并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管理,实现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长期稳定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扬州农产品互联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