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28 20:28刘清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刘清

摘 要:理想的课堂,教师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就当站在课堂的中央,实现有效学习、深度学习。借助学习支架等教学工具,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深度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等。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常见的教学模式有经典“传递—接受”模式和任务驱动模式等,课堂形式以教师讲解与演示,学生模仿操作为主,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技能的灌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受到了限制。要改變这种现象,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借助学习支架等教学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深度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深度学习。

“支架式教学”契合了现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等理念,有利于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从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来说明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一、搭建支架

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学习主题,确定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概念框架。支架的搭建是支架式教学的关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学习心理各有不同,支架的搭建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教学目标。支架有多种表现形式,常用的支架有问题支架、范例支架、建议支架、表格支架、概念图支架等。在信息技术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特征、学生的认知方式、个性心理等灵活多样地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朝着不同的学习支架逐步攀升,实现知识水平的跨越,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获得。教师通过设立情境,在信息技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小学生的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后续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三、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步骤等,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由于其课程性质的发展性、应用性、综合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等特征,教学中探索发现和思维的过程比直接地答案或机械操练与模仿更有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独立探索和独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挥才智、发展思维与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认识“画图”新朋友》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学会用“铅笔”工具进行画画、用“橡皮”工具修改画画,并自主探究其他画图窗口的功能,然后将之运用于自己的作品当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体会信息技术的神奇,感受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拓展其思维能力。只有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敞开求知欲望的大门,才能助力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并在过程中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四、协作学习

学习者通过协作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小组其他学习者的优点进行整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皮亚杰认为协作学习是儿童认知发展建构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同学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帮助的促进者,协作学习使得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照顾每一个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协作学习是提升学习效率一种很好的形式。同时,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时应注意活动设计的难易程度。活动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会产生不屑的心理;活动设计过难,学生会比较吃力,不易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协作活动设计难度应尽量适中,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发展的水平。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反馈、调节等功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新课程提出采用多样化和全方位的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教学中,不仅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支架式教学中,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并侧重于学生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上,以学习内容的评价和学习能力发展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上,不仅仅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也注重同学之间、家长群体、管理者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评价主旨上,回归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中心点,重视学生现在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深化中信息技术课改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支架式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并不适用于所有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芯.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J].新课程,2021(29):21.

[2]郑晓唯.浅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57):125-126.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