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2021-12-29 05:03雷学智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高职

雷学智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教育模式被互联网深深影响着。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中国的教育领域,高职教育也被信息化技术改变。本文从剖析互联网与当下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模式的冲突着手,根据“互联网+”时代新教学理念,论述了如何让人才培养融入到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探索了“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教育模式的新标准。

一、当下高职教育教学方式被互联网影响

为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为企业生产一线提供高端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以“应用”为标准,以实际操作为特点,相对的,教学课程和培养目标也与高职专业的教育体系相匹配,更明确地体现出“应用”的特点[1]。

(一)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受到冲击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紧跟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教育作为“互联网+”改革当中的一部分,在不断进行改善、整合。让云计算、物联网、新科技在保障网络安全的情况下,跨过学校和班级的分界线,针对每位学习者,为其提供高品质、量身定制的学习模式,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意义教学不同的是,“互联网+教育”的线上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兼备着教育融合以及高科技创新的特征[2]。教育和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密切连接,AI重新塑造了教育的形态,重新赋予了教育力量。从长远来看,高职教育模式会被“智能”深深影响。为了能够快速与新技术融合,高职教育必然要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去不停地改革人才培育的标准及方法。“互联网+”时代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蓝领”,更倾向于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银领”[3]。所以高职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并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关联。高职教育要把核心专业技能和学生综合素养作为培养重点,把综合能力、综合专业、综合资质型课程作为重点,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培育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技术型人才。

在“互联网+”大时代下,高职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实际硬技能,在工作岗位中毕业生能够完全胜任。其次,还要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软竞争实力,以足够支撑包括硬技能在内的其他技能[4]。硬技能是学生能够上岗胜任的“敲门砖”,软技能以后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让学生在社会工作中不被淘汰。所以,“互联网+”时代,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出实用型人才[5]。高职院校要合理规划课程,创建完善的教育模式,把职业素养作为培养重点,把学生作为教学模式的主要对象,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且拥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才。

(二)学生学习模式受到影响

学生为了学习各类知识,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大量知识信息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淘汰,转型为社交媒体空间,使全天候在线的分享型社交媒体成为主流课堂[6]。“互联网+”时代撼动、打破了知识被教师所垄断、学生对知识的索取只是来自于课堂的传统模式。

(三)教师讲课方式受到影响

1.叙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互联网上大量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都是以叙述性知识为主。学生可依据教学要求,随时从互联网上获取所学课程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把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所以,教师传授学生的重点应是怎样把叙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操作。这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解叙述性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怎样将叙述性知识点转化成自身技能和操作能力,以便让叙述性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

2.“单调果断性”转化为“探索质疑性”

充满着如浩瀚大海般知识信息量的互联网,让学生开拓了眼界,体会到了科技和知识的更新变化,但造成了学生对某些定论多元化的想法和猜测,因此,“单调果断性”的教育模式便丧失了合理性。教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共同去弄明白所以然,探索、质疑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一致性意见和看法,从“单调果断性”转化为“探索质疑性”,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7]。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理念

在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已经衍生了两种典型的教与学理念,第一种是关联主义学习理念,第二种是新建构主义理念,共同指导“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的教育和学习。

所谓的关联主义学习,就是可以预判且阐述“互联网+”时代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改变,并把无数个知识构建连接,建立网络,这便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过程[8]。关联主义学习理念,可以兼顾学习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技术技能养成的同时产生与网络的联通。

新建构主义理念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琐碎和信息超负荷的情况下,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更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和学习上。新建构主义理念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也是一种在思维方式上的创新,通过思想拓宽,实现对知识的创新。

这两种教和学理念的有效结合,在高职教育论支撑下,也符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创新的教学模式

(一)完善教育教学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快,使得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养成。为了紧跟“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脚步,高职院校要在建设移动教学和改进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培育出在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让他们从“蓝领”转变为“银领”。当然,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提升教育教学标准。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高职教育要把用户放在首位,形成“用户思维”。教师传授知识,不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要以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核心,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传承者,重新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强化教与学的互动过程[9]。

第二,要强化多学科的组合性。依照关联主义学习理念,学习的过程要进行多种知识的建构,建立知识网络。而职业化,正是高职教育的最大优势,即把知识、素质和技能完美地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职业能力。所以,高职教育要加强多学科资源的整合、构建与创新,满足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需求,要侧重工程实践的微教学单元的创造和开发,从而有力地展现职业教育的特征。

第三,重新构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只培养出岗位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已远远满足不了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社会更需要的是既具有岗位技能,又兼备前沿技术,并能创新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不断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素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技术、技能与素质能够完美结合。

第四,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型人才。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是拥有强劲的竞争能力的。在“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要创建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从而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让人才层出不穷。

当下,从国家层面,在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产业教育融合、学校企业合作的制度性文件。高职院校为施行现代学徒制度,建设了大量模拟实验室、培训室、仿真工厂,形成了一些把书面知识和实际操作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并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有了很大改善。全国各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教学规范上出台了很多和课堂教育有关、提升教师授课水平的规定。鉴于此,各高职院校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课上教学模式,形成了各显神通的利好局面。但当学生毕业真正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时,却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着手,需要工作单位进行再次培训才能上岗。这就给用人单位增加了人力成本,学生在就业的稳定性就会变差。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出了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敞开式办学,可是具体到如何敞开,敞开到何种程度,企业能否接纳毕业生或实习生及教师顶替岗位?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发现,这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给企业提供了大量学生,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想要用最低的成本解决问题,同时得到咨询和服务。这种既能实现对人才的培育,又能帮助企业把困难问题解决是校企合作的理想状态。很显然的,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是达不到这样要求的,也适应不了社会需求[10]。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结合现阶段的高职教学实际模式,课堂教学就要不断革新。

(二)重新构建教学模式

1.教学设计概念

高职教育要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操作能力,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网络课程、网络视频等形式丰富的教育资源是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也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新的学习模式。在这基础上,教师教学的构建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要把怎样教到怎样学进行完美转变。把学生视为主体,把教师作为主导,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换,让能力素质培养成为主导,而并非以知识传授为主。

第二,要形成课外知识延伸意识,不仅仅只限制在课堂上学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可从地域局限中找到突破点,使时间“逆流”。

第三,让学生达到会自主学习的水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中不只是单调地使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等把重点难点问题化解,还要营造出信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重新构建教学模式

通过高职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特征,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在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上,对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我们将教学过程规划为三个阶段,即备课、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思考。

第一阶段是备课。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前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线上教学,检测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探讨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去实行叙述性知识的学习,从而进行传统课堂和课堂以外的转换。

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教师要事先做好教学规划,将设计好的探究性知识及培训科目,以及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或是以与同学共同完成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解读。教师还要做好解决日常问题的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培训学习的讨论,不断探索发现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是课后思考。对于教师,在课下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变,教学策略是否适合学生。教学要达到课时目标,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指引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难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教训和经验。同时,教师在思考教学时要调整教学思想和方式,让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改良学习方法,提升自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改善课程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引下进行课上实践,课下自我总结,将理论教学高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将二者相结合,从而真正达到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有效地促使学生拥有创新创造能的教育目标。

3.完善教学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衍生出了教育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标准,更进一步改善课程内容,迅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力。要利用好网络教学APP,记录下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结果进行反馈,对教学全程进行监控,优化评价过程。将已形成的评价贯穿于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对自身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评价中。要使评价指标多样化,将教学评价的参与度提升,数据可信度得以提高。

综上,“互联网+”时代的教和学,不仅对教师线上专业的综合能力有要求,对线下教学实践的创造力也有要求。以往,都是以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教授方式、主观感受为主,“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实践要展示出信息技术参与的全部过程、数据分析的优化等特点,要将所有的特点综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现代高职教育人才的标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学模式不仅要创新、调整,更要充分理解新科技对高职教学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要利用新概念新理念,把客户思维作为核心,侧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教学目标作为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的课上教育理念,运用好网络课程、视频教学等丰富的教学素材,重新构建、规划新的高职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人才高职
人才云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