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

2022-02-03 21:11杨舒茜
南方论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杨舒茜

(西安石油大学 山西运城 710065)

隐私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每个民族都存在隐私,只是其涉及的范围不同,因此隐私具有民族性。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没有隐私,这样的论点是错误的,纵观中国五千年文化,不难看出中国人也注重隐私,不过偏重的是群体隐私,儒家经典《礼记·曲礼》就体现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隐私[1]。

受此次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跨文化交际这一问题,尤其是在隐私方面。

一、“隐私”一词的历史

“隐私”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周朝初年。在当时,它的词义和现代不同,“隐私”在当时的意思是衣服,也就是把私处藏起来的东西。明朝洪应明《菜根谭》中有“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2]。而“隐私”一词作为普遍意义出现在二十世纪洪深《少奶奶的扇子》中[3]。

在西方private 引进后,逐渐修正为“隐私”。汉语的“隐私”一词强调了隐私的主观色彩,而英文的“privacy”一词更注重隐私的客观性,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privacy 除 了 表 示secrecy 外, 还包含the state of being away from other people, so that they cannot see or hear what one is doing, interest themselves in one's affairs (不受干扰的私人状态) avoidance of being noticed or talked about publicly (免受公众注意)等涵义[4]。

从上述中西方关于“隐私”一词的解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是有“隐私”这一词的,但当时的隐私和现在所说的隐私意义完全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近代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隐私”一词所赋予新的含义也被国人所接受,关于隐私方面,中国更加偏重群体隐私,西方国家则更注重个人隐私。

二、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因此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既是语言教学课堂也是跨文化交际课堂,所以在课堂上定会涉及跨文化交际的话题,尤其是在隐私方面,教师会不经意间触碰这一敏感问题。下文主要对具有代表性的隐私观话题展开论述。

(一)空间

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5].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西方文化中,人们的领地意识特别强,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父母也不能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翻看孩子的私人日记和物品;即使是在办公的地方,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单独房间,即使空间很小大家也会用隔板给自己腾出一个地方,办公桌也要分开,以表示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二)成绩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容易触碰学习成绩这一隐私问题,国外学生和我们的文化不同,受其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会更加重视个人隐私,尤其是在成绩这一方面。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询问此类话题,而引起教学事故。

在中国,学生的分数会由学生或老师在班级公布,优秀者荣登光荣榜获得优先选座权。尤其是在高年级,学校会将各个年级的成绩公示在公告栏,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在年级的排名,进而努力奋发向上。而在西方国家,教师不会公布学生成绩,学生只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成绩在国外就是隐私,只有学生和老师知道成绩,学生有权不告诉他人。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也会给孩子肯定。分发试卷成绩,也是由老师亲自发且卷子背面朝上。

三、中西方隐私观差异成因

(一)集体主义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好几代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见面的常用语是:“你吃了没”“你去哪”,不论谁家有喜事或丧事,邻里都会来帮忙,谁家里有几口人,都不是秘密,慢慢地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我们自古就对集体有着很强烈的归属感,个人的荣辱都会和集体有关,不论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都把个人的荣辱都归于集体。从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到新中国长达2000 多年的统一中央政权的影响,“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集体组织形式,已经彻底融入中国人的灵魂,成为中国集体主义的最高形式。

中国从未被灾难打垮,抗灾历史进一步凸显中央和集体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的良性循环。就最近抗击洪水,抗击疫情,广大群众、医护工作者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冒着生命危险无私奉献,正是我们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感,在面对灾难时,中国人总能众志成城面对灾难,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也就造就了中国人互帮互助的美德和内敛、谦虚、谨慎的性格,但缺乏个人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决定了中国人的隐私观。

在我国,以保卫集体、国家利益为价值取向的隐私权凸显了我国文化中浓厚的集体主义或者说群体主义价值观念。这也展现出,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强调“以和为贵”,追求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克己”达到与集体主义一致,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和面子,牺牲个人是一件光荣的事,从这一层面看,中国人的隐私主要在追求集体内部和谐,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越是亲近的人越不应该有隐私。

(二)个人主义

在中国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代名词,是一个贬义词,中国人一向不赞成私,这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制度有关,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观念里没有个人主义,个人的荣辱与家庭、集体和国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其正面价值造就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观念,国家利益至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其负面价值使国人存在严重的顺从心态,缺乏个人自信;西方的individualism 与我们的个人主义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将个人主义看作是以人为中心,更看重个人;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存在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当作他人谋求利益的手段。这三方面的概括西方的个人主义与我们所理解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

四、跨文化交际中隐私的保护

(一)教师方面

对外汉语课堂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课堂,上课之前,教师会获得学生的基本资料,关于的学生个人信息,教师不可向第三者提起,如若需公开收集学生资料,也要最大限度保护学生隐私。课堂也可开展关于隐私的班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国家的一些隐私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在隐私方面的差异。上课时同学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交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学生方面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交际中,虽然具有某些共同特点,但受所在国家主流文化影响,学生会对其他同学所表述的文化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在隐私方面,不同国家对待隐私具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课堂上交流时,一方面要扩展跨文化交际中隐私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于自身的隐私,要闭口不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如若知道对方的隐私,也要守口如瓶;再者就是提高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性,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发展共情能力,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五、跨文化交际中隐私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策略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人们的交际。对外汉语课堂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课堂,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想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双重目的,要尊重海外学生的主流文化,达到对中西文化的融合。基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本文以隐私差异为例,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

(一)尊重个人隐私

在西方国家,成绩被视为是“个人隐私”,教师从来不公开地夸奖或批评某个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只单独发邮件通知本人,从不予以公示。教师也不会在课堂上公开学生成绩。而在中国,教师会夸奖自己的学生“你真棒!”成绩好的学生会被登上光荣榜。受中国文化影响,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不免会问及学生的成绩,这对于海外的学生,无疑会让学生感到压迫,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隐私,避免侵犯学生的隐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汉语课堂效率。

(二)了解不同学生所在国的文化习俗及禁忌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不同国家的学生时,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禁忌。比如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西方更多是将个人主义看作是以人为中心,更看重个人;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存在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当作他人谋求利益的手段。以上这三方面就概括出西方的个人主义与我们所理解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中国是保卫集体、国家利益为价值取向的隐私权凸显了我国文化中浓厚的集体主义或者说群体主义价值观念。中国人的隐私主要在追求集体内部和谐,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

在肢体语言方面,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竖大拇指通常用来表示打车。在尼日利亚,这个手势被认为是侮辱性手势。在澳大利亚则表示骂人,哪怕是在希腊和意大利,向上竖大拇指也意味着滚蛋等含义。所以在教授不同国家华裔学生的汉语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控制自己的手,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在人际交往方面,中国文化提倡内敛、谦虚、委婉、中规中矩,所以中国人有时候喜欢正话反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明哲保身,获得成功,比如装疯卖傻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赴宴鸿门的刘邦;另一方面受集体文化影响,我们更多地会去随大流,不会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自己成功地做了某件事,也会把自己的成功归为集体,不会去过分地夸奖自己。西方文化提倡尊重差异性,直率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特立独行,在对待人际交往上,热情开朗,不拘小节,坚持个性的人际交流。

(三)扩充跨文化交际方面知识

教师要不断去学习,扩充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涉及隐私方面的知识,加强对中西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其中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旨在促进多种文化发展,包容他国文化,尊重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中国文化。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渗透,将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西方隐私知识方面的认识。随着我国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国人也开始接受西方隐私这一观念。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隐私的差异,不仅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将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也更多地应用于实践。

(四)构建和谐包容的师生关系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喜欢中国文化,学习汉语。在实际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上,正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多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并存的课堂,教师势必要掌握西方国家隐私方面的知识,尊重学生的隐私,尤其是在学生的成绩方面,要保护学生的个人成绩隐私,以及避免询问学生过多的家庭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认识、把握师生关系中积极的方面,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努力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海外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中西方文化发展。

六、小结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在线上对外汉语教学中,尊重学生和家长是交往的前提。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习俗,教师要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禁忌,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且在认识的基础上尊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隐私这一方面。隐私是调控与他人交往的法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与家长沟通,都不要去问涉及他人隐私的问题。但凡冒犯,要及时道歉。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作出回应,对学生解释,且与家长进行沟通,尽量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所在国的文化习俗及禁忌,扩充关于隐私方面的知识,提高对于此类问题的敏感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论新时代集体主义研究的着力点*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