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国有企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2-02-18 03:29蔡爽
科学咨询 2022年1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大思政

蔡爽

[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 200080]

回望我国的发展史,从确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那一刻起,到如今,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波澜壮阔,历经无数考验和挑战,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国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国情的有机结合,更是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个中国人为之奋斗,更需要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不动摇。因此,这就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促进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促进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同时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青年的头脑并指导实践,是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成就的优秀传统。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是立足新时代的中国实际,从大事业、大历史、大时代和大体系多维视角的协同育人。因此,在“大思政”视域下,如何较好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尤其对于国企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拥有一批忠诚于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有志青年,有利于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青年活力和动力。同时这不仅关系着我国青年的自身成长和进步,更关系到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意义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信念,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那这一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青年一代的身上。对于国企来说,面对持续深化的改革开放,国企的建设和创新都需要青年一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同时对于国企的长期战略发展来看,国有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步决策的失误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因此如何在创新改革的基础上,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筑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决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发挥了“主心骨”的领导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我党从成立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我国的革命现状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之后随着革命事业的不断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度结合我国实际状况,相继总结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我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贡献。在今后,党的理论创新依旧需要无数的有志青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学深悟透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重视培养马克思主义者,重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创新和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企业的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二、夯实青年政治骨干标准化培养内容

对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培养担当精神首先就要练就过硬本领。没有过硬本领,担当就会成为空谈。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时代打下的基础、练就的本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青马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旨在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青年政治骨干,核心在于青年,根本在马克思主义,落脚点在具体实践。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实质上是促使青年将马克思主义和自己实际相结合,然后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1]。无论政治素养、思想基础还是实践能力、担当作为,都需要全面培养,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多样化发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从国有企业本质属性和所处环境出发,打造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有朝气、有正气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国有企业实现人才梯队构建的必要途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一)构建“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地市公司”三级分层培养体系

作为履行共青团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的重要抓手,各级团组织需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要求下,克服人才培养建设的同质化,适应不同类别学员个性化发展成为应有之义。因此,精准对接专业产业,实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构建由上到下的各层级“青马工程”协同发展,有利于不断扩充青年队伍,同时在“实践—学习—实践”的培养模式下,安排学员到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力争在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感悟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和丰富内涵。

(二)强化统一标准的规范化培养

构建国有企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能够把握改革大势,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的复杂环境。2020年6月,团中央联合教育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共同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培养工程的意见》,破题顶层设计的问题,成为了新时代青年政治骨干培养的行动指南。配合该份意见可在规范课程体系、学习教材、文化标识方面发力,探索有效的培养途径。因此“青马工程”的深入实施,需要学员立足自身岗位,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夯实思想理论基础,联系具体实际,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建功立业,从而在培养圈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还需要从严从实管理学员的学习,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淘汰及学员跟踪机制,做到优胜劣汰,为国家和党培养更多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忠诚者[2]。

(三)拓展共青团内的资源,争取更多政策保障

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共青团的主责主业是实现青年人的政治引领功能,培养造就一批可靠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这说明政治引领同样具有政治观的核心价值属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关键就是要抓住3个根本性问题,即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近年来,共青团通过包括“青马工程”在内的一系列品牌项目,在聚焦主责主业中提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和担当,实现了青年政治引领的效果,拓宽政治引领的深度。而面对国有企业“青马工程”培养问题,建议国有企业构建科学的培养框架,从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依托并拓展团内资源,在共青团员中选拔优秀的、合格的优质青年,可依靠各级团组织、青联委员、人大换届等关键节点推动国企青年进入队伍,不断壮大共青团的队伍,提升共青团的战斗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加强与党委组织部门、国资监管机构的沟通,吸收外部资源,争取政策落地,不断拓宽青马学员的发展出口,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对标“七种能力”,找准“青马工程”培养发力点

党领导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都是为了解决我国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低决定着我国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因此青年干部七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仅有助于自身发展,且有利于推动时代青年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从而共谱时代发展的新篇章。就国企而言,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统筹协调好七种能力的培养,促进青年的全面有序发展[3]。

(一)政治是第一位的

一个人只有在政治上明白了,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同我党我国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一个人拥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就能对自己的前进道路更加清晰明,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就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悟透理解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者。基于此国企要加强内外联动,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培养青年的政治能力和理论修养,从思想学习上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二)增强调查研究方面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国有企业中的青年政治骨干要从自身定位出发,更要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实践出真知,要做好调研工作需要深入社会实际,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了解更多民生需求,做大量基础调查,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总结出来的。因此,青年政治骨干需要具备这种能力,要做到认真分析数据事实,强化分析,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广泛听取意见,整理和归纳,增强自身研判能力[4]。

(三)改革攻坚方面

新时代背景下,国企也在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因此,青年政治骨干也需要从思想上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以“闯”的精神、“干”的作风迎难而上,提升创新改革的能力和意识,将自我融入到国企的发展中去,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寻求突破。同时坚决拥护国企的各项改革措施,促进自我和企业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将“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之中。

(四)真抓实干方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一份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前行。青年政治骨干尤其要发挥带头作用,为其他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重要承载方,国有企业也要多措并举,带动员工形成真抓实干氛围,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引导和监督,不断提升青年政治骨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动大家埋头苦干实干,成长为忠实可靠的马克思主义者。

(五)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方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从群众中来、群众中去,全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国有企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增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提高青年群众工作的本领。树立正确的群众工作价值理念,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传统,强化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内生动力,增强担当新发展阶段青年群众工作新使命的责任感,学会和员工、群众紧密结合,善于从职工的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光荣的政治称谓,有着很高的政治要求,青马学员应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一贯要求、对青年成长的谆谆教诲,对标青马工程培养目标,学思践悟、励志成才。在“大思政”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有效举措,实施推进。培养过程中,结合现存实际和青年本体特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加强教育,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大思政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校“青马工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条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毛泽东的马
历史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主义前景——从毛泽东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