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尚善文化”的成长校园构建

2022-03-03 12:1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小学邵敏华
学苑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育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小学 邵敏华

在《三字经》里,有一句世人皆耳熟能详的名句:人之初,性本善。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在学校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应当对自身校园文化的构建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创建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将“尚善”文化作为基本理念,来构建一个和谐、友善、有爱的成长校园。校园文化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精神文化,二是物质文化。学校所有成员在共同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校风、目标、习惯、规章制度、三观以及行为准则等均会慢慢形成,这些就是校园的精神文化;而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主要在绿化环境、校园建筑以及景观中得以体现,同时物质文化对精神文化发挥着较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尚善文化”的成长校园构建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良好校园文化的构建提供帮助。

一、以尚善精神熏陶学生

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建设校园的精神文化,其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层次较高的领域。校园文化的建设由全校教职工以及学生所共同认同的生活观念、文化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共同组成,同时也蕴含着校园历史传统特色,其综合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办学特色。常人所言的“学校精神”也就是本文所探讨的校园文化精神,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纪中均蕴含着校园文化精神。为了使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得到有效的增强,学校应当将“尚善文化”作为基础,将其融入学校的管理思想以及办学理念中,继而达到强化“尚善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意识的目的,严格落实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工作,为了使学校获得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积极构建适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发展机制。学校在建设自身办学理念的时候,可以围绕“寻真尚美”以及“明理和善”等理念来进行,基于此办学理念,可以将学风、校风、政风以及教风作为切入点,积极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风气。可以将学风设置为:热爱学习,求知若渴;将校风设置为:向善好学,思礼重德;将政风设置为:开明和谐,刚柔并济;将教风设置为:育人乐学,奉献善教。为了使这些办学理念能够渗透到全校教师、员工以及学生群体中,学校可以将这些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印制到手册上,在手册中配有生动形象的插画,将手册发放到每一个教职工及学生的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展潜移默化的宣讲教育,同时鼓励学生及教职工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在学校每周都会举行的升旗仪式中,要求学生、教师和教职工一同背诵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校训,并且齐声唱本校的校歌。同时,为了更好的将“尚善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学校应当将“尚善”作为主题,要求教师每个月设置一个围绕“尚善”展开的主题活动,在每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开展相关活动,或者是开展“尚善”教育的主题班会,学校根据不同班级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评选出最佳的三个班级,给予相应的表扬及鼓励,以此来督促教师及学生积极开展“尚善文化”的活动,通过这些方式,让“尚善”校园文化的构建得以实现,最终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二、以规范要求教育学生

为了实现行为文化,应当结合学校中的具体活动以及师生的实践行动来进行,以此来提升其执行力,推进良好校园文化的构建。在构建学校的各类制度以及理念的时候,应当将行为文化作为动力,使其更具有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在一些特定的行为中,行为文化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应当使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活动与行为文化有机结合。在学生的社团活动中,可以注入育人尚善理念。小学生对于参加社团活动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学校可以将这一特质利用好,积极构建一个“两站两团”组织。这一组织中的两站主要包括:第一,尚善勇敢小记者站;第二,尚善有爱广播站;而两团主要包括:第一,尚善爱心帮帮团;第二,尚善礼仪和谐劝劝团。通过“两站两团”来促进“尚善”校园文化的构建。在这一“两站两团”中,每一位成员均和谐有爱,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意识,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将社会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尚善文化”的熏陶以及感染,从而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思想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及完善。在学生每月开展“尚善”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各班的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契机,积极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特质的活动,让学生心中形成牢固的“尚善”观念以及“尚善”思想。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及教师展开“校园文化节”,将“尚善”作为核心思想,结合学校资源,让学生在文化节中获得更加美好、深刻的尚善教育。在科技文化节中,学生的科研精神获得激发,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精神;在体育文化节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运动,不仅增强了自身意志,并且学会了如何遵守规则,团结队友,凝聚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在艺术文化节中,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培养得以实现,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艺术修养。这些精神以及品质均与尚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生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尚善文化逐渐根深蒂固。

三、以教师教育感染学生

在学生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的人就是教师,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以及个性均与学生的发展及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人生观、生活观、世界观、态度、价值观以及品行均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当对教师的道德、品行、素质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在招收新教师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并且要注重教师的道德品行,让教师以自身积极向上、尚善明理的精神影响学生。除了新招收的教师之外,也应当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及教育,可积极邀请一些专家及学者到学校里开展相应的师德讲座,或是展开师德培训活动,让教师的道德修养更加符合“尚善”的要求,使其素质水平、思想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拥有较为良好的师德,或者可以组织教师到别的学校中进行考察参观,学习别人优秀的品质。也可以积极开展教师练兵等一系列的训练活动,让教师通过这些活动来锻炼自己,并且使自己的视野得到一定的拓展,最终让教师成为一个乐教、善教的人。为了使教师能够获得更加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教学素养,学校还可以积极为教师开设一些职工书屋或是组织读书会等活动。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积极组织体检活动,让教师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状态下教书育人。在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尚善”文化的基础上,学生也会受到更加有效的“尚善”教育。同时,可以让教师积极利用教材中蕴含“尚善”文化的课文,对学生展开“尚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尚善”之美,学习“尚善”行为,有效推进“尚善”文化的成长校园构建。

四、以优美环境熏陶学生

校园物质文化在学校的环境中得以体现,学校的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容貌、绿化物以及建筑物等等,其属于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环境的优美性以及健康性与学生的情操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环境足够优美,那么就如同一本具有一定立体性、真实性以及形象性的教材,对学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熏陶作用,其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其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心情。首先,学校的大门相当于学校的门面,而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眼就会看到大门,因此,可以将一些学习成绩好且道德思想突出的优秀学生写进一版面中,将其设置在学生的门口,以此来对教师及学生发挥激励作用,让师生均积极向上,秉持着“尚善”的心来学习、交际。走入学校后,可设置一条适当长度的文化墙,将二十四孝图、名人名言以及蕴含本校理念的图画画到上面,让学生在走入校园之后就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及教育。将本校办学理念绘至教学楼上,让学生在走向教学楼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这些醒目的理念。在楼道上,装饰着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较为著名的“尚善”故事以及“尚善”名言。在教室里,位于教师后方的黑板上绘着一幅幅著名的“尚善”图,旁边有相关文字介绍,教师可让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出黑板报,主题为“尚善”。在这些装饰及设计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尚善”校园环境,引导着学生积极向上,尚善尚美。

五、以体系构建发展学生

需要培养教师德育理念与育人意识,增强其道德素养、育人水平,试着把知识技能学习、立德树人间彼此统一,在课堂中,实现润物细无声;找出学科课程育人素材,发掘出学科的育德功能,在艺术赏析中感人,在分析说理中服人;设计出更为精细的课堂教学活动,寓德育于教学中,引用情境构建,实践活动多重体验,反思提升重视感悟;规定的内容一个都不能少,需要参照国家所规定的内容,上好德育常规课程,比如,对于《道法》、《班队》课等,让学生能够把道德知识进行内化;自选活动具有特色,参照地方区域特色、学情,开发出校本育人的课程,让德育课程能够更为精细化;主题活动需要持续开展,可以谋划出“尚善八月”“三礼”活动等相关的主题活动,以保障学生团队活动的时间及其成效,使得学生能够在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中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提升;特色育人,需要确定班级中师生相同的愿景,围绕着学校的文化,树立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把文化韵味逐步融入到中队的建设中;环境说话,构建以班训、黑板报、队角等作为主导的墙面文化,应用温馨向善的环境布置来育人;制度管理,师生需要一同制订出班级中的管理措施,并细化各项操作方法,生成学生自理、自动的尚善班级管理模式;构建学生的心理健康个人档案,对于常态学生、特殊人群,需要分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档案,班主任、安全办一同对其进行管理,全时段掌握好学生的学习心态、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防止出现突发情况;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是常规课程,每一周需要开设一节,并设定能够符合于标准的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教师与外聘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用个别辅导、团体活动课程等,预防和处理好学生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危机应急处理,尽早发现、尽早预防,多宣传与推广,比如,与五年级、六年级的青春期女生进行谈心,对男生进行心理咨询,在三年级、四年级中的过渡期进行团队拓展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构建家校共育氛围:应用家委会,进行家长会,设定家访日,进行家教课程,增多与家庭间的联系,由平时的平面联系,朝长时间的纵深联络而发展,助推学校、家庭间生成共育的合力;对接社会资源育人,学校、社会间可以彼此共享资源,以教育互补、一同评价,促进学校教育逐步得以社会化;发挥出专业资源具有的优势,聘请检察院、片区民警来作为学校中的法制副校长、综治副校长,设定校内、校外的安全岗,定时进行法制宣讲、安全演练。

校园文化能够良好的反映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学校在建设自身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将尚善特色以及尚善内涵作为基本发展基础,积极结合学生的特质以及尚善文化来制定相应的机制以及制度,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长远、健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并且使自身的办学水平以及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学校也应当与时俱进,跟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走,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目标,积极构建基于“尚善”文化的成长校园,让学生在“尚善”文化的熏陶下获得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长为社会以及国家所需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栋梁。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