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2022-03-03 12:11江苏省滨海中学尹静静
学苑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教者模态交流

江苏省滨海中学 尹静静

英语教学要打破“语言独尊”的局面,要发挥手势、腔调、音乐、图形、表格、动画等多种模态的作用,融入合适的语境表情达意,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教师要由“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模态向多模态的复合教学模式转向,引入报刊杂志、新闻资讯等内容,让学生有多元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有效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融入多元资源,增进语言输入

教师要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融入英语教学之中,为学生呈现图表、视频等内容,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增强英语课堂的新鲜感。教师以图片、视频丰富读写资源,能吸引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表达,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

1.运用多样资源,发展阅读思维。英语阅读教学要打破“纸上谈兵”的局面,要引入多模态的资源,有口头、书面语言方面的,有眼神、表情、肢体等身体语言方面的,也有影音、课件、思维导图等方面的内容,让抽象的语言知识变得形象生动,难以表述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能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有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三Unit3 Back to the past 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时,由于Pompeii and Loulan 的文化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教者为了加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播放有关Loulan 和Pompeii 的考古报道和图片,Loulan 的消失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而古罗马的Pompeii 城是因为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而顷刻葬于火山灰下的。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选择源于生活交际场景、具有时代特征、难易适中的材料,通过多种途径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融入视听资源,提升语言技能。教师选择与语篇内容相关联的影视片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播放科普短片,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体验。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二Unit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的Reading“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时,教者播放有关外星人的短片和一些UFO 的报道,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really happened to Justin Foster?教师要依据文本,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模态形式,并提出问题,为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提供指向,能引发学生之间对视听资源中的人物、情节的探讨,实现信息的分享交流,促进他们表达技能的提升。

3.运用身体语言,营造轻松氛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些基础薄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怕说错而羞于表达,为了缓解压力,营造轻松乐学的氛围,教师要运用微笑、眼神与学生交流。当学生遇到障碍时会面露难色、抓耳挠腮,眼神不敢与老师正视,教师要面带微笑,用语言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对他们表达中的亮点要予以赞许。即使他们回答错误,教师也要用语言肯定他们的勇气,用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教师既要通过课前访谈、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情,也要通过课堂观察、预习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要运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与学生互动,在他们模糊处、易错处指引,帮助他们突破思维障碍,能促进他们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

二、师生协同建构,促进共同发展

在多模态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差异,开展协同构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言交流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融入语言情景中,运用较为复杂的语言以及表情、手势等融入到人际交往之中。

1.教师合作分工,提供丰富资源。教师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寻找与语篇内容相匹配的多模态资源,可谓是费时费力。传统的文字资源搜索、重组较为容易,教师只须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删改就可以了。而对于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的修改要综合运用Photoshop、会声会影、Cool Edit Pro、Flash 等软件,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化的信息技能,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

备课组教师要围绕具体语境,从多渠道收集与文本相匹配的多模态信息。教师之间要协作交流,明确各自分工,要依据个人的特长选择处理任务,围绕设计要求进行剪辑。通过团队的协作,教师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多模态语言资源,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

2.教师巧妙导学,促进深层学习。教师是语言活动的引导者与启发者,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能力为他们搭建合适的支架,引发他们的思维攀爬,促进他们语言知识的习得与语言技能的提升。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强,教师只须搭建范例支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他们顺利地回答问题;对于学力不足、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借助于媒体支架为他们呈现多样的信息,增进他们的感知体验,以情感支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三Unit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 的Reading“Fog”时,教者用多媒体呈现英国伦敦大雾的天气,对面几乎看不清,尤其傍晚和早上,能见度很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本中Polly 想回家,教者让学生阅读文本,并且提出问题:How did Polly get home? Who helped Polly?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old man?

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鼓励学生多向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师生之间通过积极的互动交流,能从不同角度表达对语篇内容的理解,通过分享、讨论,能促进对语篇内容的共识达成,能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深度理解。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一Unit 2 Growing pains 的Reading“Home alone”时,教者在学生掌握短剧的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iggest cause of problems between parents and teenagers?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your parents?

3.学生合作探究,促进知识分享。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协作交流弥补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促进知识的分享、思维的碰撞。生生之间通过共同协作、彼此探讨想法,促进思维的交融。教师可以呈现图片,营造语言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交流、角色扮演,能立足于现实生活的角度阐述对语篇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摆脱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主动与组内成员交流,学会讨论问题、倾听他人意见、思考他人发言、学会配合他人,从而能呈现多向的互动交流,能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也意识到小组成员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通过互动交流,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能促进语言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教学手段,助力深度理解

很多教师往往重视语言本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却忽略了其他非语言因素对学生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中引入多模态理论,让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教师是多模态课堂的引导者,要融入多元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1.多种模态组合,促进对话交流。教师常侧重于用语言引导学生,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发音准确、语速流畅、用词恰当、表达深刻,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难以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运用语言的重复以及语调、重音、表情等辅助手段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鸿沟”。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图片、影片配音等方式构建语言交际的情境,通过多模态的组合,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度理解。

2.应用视觉模态,吸引学生注意。教师要让图片、图表等与文字相融,给人以图文相得益彰的感觉,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建立表象。教师以图片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文化内容,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支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升学生的读译能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维持在20 分钟左右,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们对重点语句的关注,让他们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得以聚焦。

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四Unit 2 Sports events 的Reading “The Olympic Games”时,教者运用多媒体呈现奥运会的视频短片,视频中包括多种运动项目,教者让学生互相交流,围绕: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 Why? How often do you play sport?然后让学生阅读文本,回答问题:What is the speech about ? What does the speaker wish for at the end of the speech? Who won the first gold medal at Olympic Games in China?

3.运用视听模态,提升语言技能。教师运用动画、声音等构建视觉模态,使枯燥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学会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交流,从而能提升他们的听、说、译的技能。教师将电影、新闻、热点内容作为视听素材,应用于导入、交际等环节,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四Unit1 Advertising 的Reading“Advertisements”时,教者在导入时播放两则英文广告,并且问学生: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m?然后导入新课。

教师要围绕主题内容,选择影视、动画中语速适中、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运用视频制作工具剪辑成5 分钟左右的视听素材,并运用于听力、口语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能抓住材料中涉及到人名、地名、时间等关键内容,能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翻译,能围绕关键点展开讨论,能促进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教师让学生选择VOA、CNN 中有关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大意,并针对关键点回答问题,或借助于网络上的英文歌曲作为听力训练的材料,能促进学生对话题内容的理解。

四、构建生态环境,促进行为参与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各个模态的融合,通过彼此协同能促进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单一的模态难以描述较为复杂的信息,PPT能实现多种模态的融合,比口头、文字的描述更丰富,能依托数字化设备,促进多种符号资源的整合,给学生立体的感觉,让学生沉浸其中,获得直观的感受,比如在教学译林版模块五Unit3 Science and nature 的Welcome to the unit 时,教者用多媒体呈现克隆羊Dolly,接着又用文字介绍了克隆的技术,让学生了解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

1.教室合理布局,准确定位角色。教师要将课堂设计成为一个视觉的模态,对课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营造一个清新亮丽的学习环境,保持教室灯光的亮度,在讲桌上摆放绿植。教师可以利用墙壁、黑板报等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让自己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可以在显眼的位置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中西方的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生态的课堂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主体之间的分享、交流,而传统的座位摆放难以摆脱“教师中心”,不利于生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教师也难以深入“腹地”,与学生进行深度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合理摆放座位,变“秧田式”为“U 字型”,摆脱以“教师中心”的角色定位,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意识地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和善的笑容、亲切的语言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能消除紧张的情绪,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摆脱对“师威”的畏惧,让他们在互动时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主动。

2.合理使用媒体,促进教学融合。传统教学中教师不能加强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以媒体呈现替代实物展示、教师板书等,不能实现有效的媒体互动,不利于重点的突出、师生的互动,不能促进学生们对重点内容的把握。教师要加强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教师引导与学生互动的协同,构建生态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服务。教师要将PPT 的静态呈现、电子白板互动与教师板书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各个教学工具的特色,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电子白板具有互动性,具有板书、回放、聚集等多个功能,吸引学生浸入其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将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下来,加深印象,能促进学生对语篇脉络、关键内容的掌握。

3.优化呈现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讲述时语调平缓、在呈现时内容过多且无突出显示,不能有效地呈现重点内容,就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加强多模态话语的协同,在学生分神时,可以利用在语言上停顿、加重语气、提高音调等方式,或借助于体态语言等引发学生重点关注。对PPT 上的重点字词可以采用加粗、变换颜色等方式予以强调。在PPT 呈现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动画效果呈现,或为文配图,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

总而言之,教师将多模态理念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能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促进现代媒体与常规教学手段的融合,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教学系统。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多模态教学策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者模态交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如此交流,太暖!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