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利器

2022-03-03 12:11福建省莆田中山中学张立业
学苑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直观数学知识

福建省莆田中山中学 张立业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解决学生能力差异、认知理解的问题。能力差异让数学知识学习中有不同的理解认识,容易产生歧义理解,还会部分学困生无法做推理探究,素养培养的效果无法保障。认知理解的问题是对知识如果不能全面解析、融会贯通,也就无法养成素养,学习呈现出浅层认识的情况。因此,在培养教学的方法上要加强指导,将核心素养与知识教学融合,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完成深度学习。微课能够满足条件,并提升教学的效率,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进行重视,以微课构建多元教学模式,保证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有六个方面,分别为抽象认识、逻辑推理、建立模型、计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一定要了解素养内容的具体含义,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关系,从而建立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在知识学习理解中养成核心素养。抽象认识素养是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中要秉持抽象思维,这是数学知识的特性,培养上主要让学生有抽象的认识,在学科知识认识上做教学设计。逻辑推理素养是在知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按照概念和原理做逻辑思考,依照数学原理做推理,以此达成知识的获取,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模式素养在初中数学课程中主要体现为函数方面的知识,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为基础,是数学关系的一种外在体现和运用,需要在知识教学中设计引导,保证数学模型的建立。计算能力素养以算法、算理为知识基础,培养教学中要传授解题方法,使知识内容变成计算能力。直观想象素养在概念上是数学知识的应用思考能力,直观想象数学知识内容,教学培养上要设置想象的方向,引领通过想象解决问题,推动直观想象素养能力的成长。数据分析素养是数学知识的一种生活运用,与统计、计算有紧密关系,需要结合生活开展数学知识应用才能让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到发展。

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上来看,教学中的培养需要保证自主性的思考与发展,设计素养内容方面的学习过程,以此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主认识,有思维、思想的成长。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基础,加强过程设计,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核心素养体现,以此构建教学方法。

二、微课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内容上可以依据教师的想法进行制作,在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中可以让其中的内容更为精彩。

1.提供便利教学条件。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于基础知识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理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是,学生的差异性让教学难以全效开展,需要做兴趣激发和探究推理引导。微课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减少板书的书写时间,课堂中会有更多的讨论分析;能够精彩地展现数学知识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微课还能建立趣味的教学形式,可以增强理解认识,将数学学习变成动态的过程,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保证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的有效性。

2.素养内容结合教材。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工具,功能上可以将素养内容结合教材,做直观地展示。以往的初中数学知识教学容易出现学生理解知识,无法建立素养的情况。微课可以将教材知识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直观地呈现出来,提高素养培养的效果。比如函数知识教学中用微课能够将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素养变成教学过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潜移默化地达成素养培养的目的,弥补学生能力差异下素养认知不足的问题,保障课程知识教学效果。

3.指导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初中生在数学课程中很难进行深度学习,多为浅层的概念理解认识,通过习题练习巩固认识。通过微课可以让深度学习有效开展,指导数学知识的推理和分析,保证深度的数学知识理解。微课具备短小、开放的特性,教师可以在内容制作中加入数学逻辑推理的过程,并将知识点进行拉伸,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去做逐步的探究理解,利于学习思考,可以让知识学习有过程的参与,达成深度学习指导的目的。

三、初中数学运用微课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1.应用微课呈现数学抽象特性。

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用微课将概念做直观展现,呈现出数学抽象特性,降低学习的难度,可以达成抽象素养的培养效果。初中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简单认识的情况,没有能力完成抽象概念的有效理解,其数学认知也呈现出概念认识的情况,没有抽象性的认识。因此,培养数学抽象素养需要重视微课的运用,制作呈现数学抽象特性的知识内容,以此来启发认知思考,培养抽象认知素养。比如在《整式的加减》课程中,教师就用微课将整式作为一个整体做出展示,标明整式的颜色,使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和认识整式的加减算法,可以在完成整式加减知识的理解中形成抽象认识。在微课的应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观察认识,引导整式加减的抽象化分析,保证计算理解的深度认识。再比如在空间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在脑海中构建立体图形,所以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不足,解题中也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就将几何概念用微课做展示,将立体图形的平面变成空间分析,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抽象的知识,进行抽象的几何图形观察与解析,能够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制作微课导图引导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推理过程中。但是一些学生因为能力问题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进行逻辑性推理的方法,还有一些学生无法做逻辑性的思考,只能根据概念和定理进行分析。为保证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效果,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计递进式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逐步地推理,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建立逻辑推理能力。微课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拉伸,将知识点以结构的方式进行呈现,形成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逐步的探究思考,保证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效果。比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微课将平行线的各种情况进行展示,然后以导图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逐步的探索和思考,最后总结平行线性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逻辑推理的参与,解决了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无法进行探究学习的情况。在以微课做逻辑推理的引导过程中,因为内容上明确了学习理解的方向,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就要采取开放原则,组织逻辑推理的阶段性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逻辑推理中,不仅提升素养培养效果,也锻炼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微课导图做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能够解决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知识理解错误的情况,并且让知识学习中能够有多元性的思考,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

3.借助微课演示引领建立模型。

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功能上具备多媒体演示功能。在数学模型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就需要利用好微课的这项优势,以微课为课堂教学工具演示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能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针对数学知识和问题做模型化的分析。以往的数学课程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开展都是以绘图为主,教师逐步引导,过程中缺少数学模型中的变化演示,容易造成多数学生无法做有效的理解,并且在形式上只有跟随性的思考,无法形成建模的能力。微课的应用可以将数学建模做动态演示,将模型中的变量与变化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可以促进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分析。比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以微课为工具,将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做动态化的呈现,以构建模型的方式呈现函数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把二次函数计算与函数模型联系到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模型思维。教师在借助微课演示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要注意步骤的设计,开展步骤分析,并引领学生进行过程总结,保证每个学生的建模理解,让概念知识能够有形式上的认知拓展。教师需要做教学拓展,将数学与科学、工程做练习,呈现数学模型的生活化应用,促使学生重视数学建模,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

4.利用微课形式培养计算能力。

微课在培养计算能力素养的过程中,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计算变成趣味的形式,能够带动学生做正确的解题思考,在解题教学中的培养创新能力。方法上需要教师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枯燥的数学习题练习变成趣味的活动,并且在微课内容上体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推动探究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解题思考过程中养成计算能力。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题目难度分成三个阶段,然后以微课的形式将每个阶段进行呈现,开展解题竞赛,使学生从简单基础的计算开始,逐渐地提升自身能力,建立计算方法。这种方式让数学解题有了挑战性,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加思考的主动性,保证计算能力培养的效果。在微课应用的方法上,还可以设计解密的方式,由学生来进行计算,将正确的答案填入其中达成解题练习。微课应用中还可以针对数学难题做设计,以微课将数学难题做解析,建立递进式分层解题的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有解题思维的成长,提高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

5.发挥微课优势推动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素养培养需要让学生有主动地学习,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思考和分析知识内容,脑海中构建几何图形。培养教学中的微课应用需要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结合图形做直观展示,以各种猜想为方向引导学生去想象数学知识内容,培养空间想象力。比如在《相似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微课将呈现多个三角形,标注每个三角形的信息,让学生在多个三角形中寻找相似三角形,锻炼空间思维,使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得到成长。微课培养直观想象素养的方法上,还可以在综合题目辅助线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用微课呈现综合题目当中的数学关系和图形关系,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做辅助线,做哪条辅助线对解题有帮助,以直观化地呈现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和未知关系,让直观想象能力在解题练习中得到发展。

6.丰富微课内容指导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素养包含的内容较多,需要培养学生分析条件与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和对比,需要在教学中完善数据内容,完善教学过程,为自主学习和数据分析创造条件。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中,可以结合互联网进行使用,展示多元化的知识内容,推动学生数据分析,让数学概念认识与生活应用结合,锻炼数据分析能力。比如在《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中,教师用微课展现出历年中考成绩的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中的集中趋势,让课程教学变成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带动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让课程知识理解中有数据分析的实践,保证素养的培养效果。在微课的运用中应展示数据分析的各种方法,结合办公软件的使用,将关于数据分析的数学知识做整合,体现数学的分析作用,以数学去挖掘数据中的规律。教师在微课下的数据分析教学中,要把握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共同分析与探究,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数据分析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微课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效进行,建立教学与学习结合的模式,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实施方法上要发挥微课的信息化优势,将数学知识学习、核心素养内容做整合,以此保证素养培养的质量,让初中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微课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具备制作微课的能力,需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核心素养出发做设计,以学情做反思,不断完善微课教学方法,保证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直观数学知识
逻辑推理初步思维导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小议逻辑推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再谈立体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