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微观视域

2022-03-03 12:11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二中学
学苑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句型语法词汇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二中学 孙 洁

阅读是一项系统化的学习过程,是英语教与学、学与用的有效支撑。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多重因素助力。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学生主体的参与需要课堂设计作为诱导。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显得极为关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人,对阅读教学设计展开规划设计时,教师要有微观视角,对阅读教学设计展开精细化处理,帮助学生系统把握学习技法。

一、主题属性的系统剖析

在新课改的助推下,高中英语教材经过多次调整。经过重新编写的教材,内容更加丰盈,结构和形式也更加多元,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更多的贴合度。作为教学桥梁,教师在教学对应和引导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认知基础和兴趣点,导致学生学习探研热情不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挖掘文本主题,融入趣味因子,将其与现代生活对接,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单元主题的价值。单元主题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的内容相对较丰富,大主题下还包括不同的小主题。阅读学习内容不同,对应的学习主题和侧重点也会存在差异。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妨从细微主题着手,引导学生从分支主题进行感知。通常来说,细小的主题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进而由分支主题进入大主题的探索。

主题学习范畴看似庞大,但只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某一微小话题着手,定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活动。学习人教高中英语选修7 的“Unit 2 Robots”这一单元,为了优化教学设计,给学生以更直观鲜明的学习指引,教师先对单元主题进行系统梳理。本单元看似在讲解机器人相关知识,实则是以机器人通过讨论机器人是否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思维、是否有感情,引出科幻小说,给学生以更加系统化的了解和认知,赋能学生“科学幻想”意识。为此,单元导入时,教师没有从机器人的视角出发,呈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感知Reading 部分的内容,讲述自己对插图中男子的印象。“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What is this man doing and what is his feeling to you?”插图信息对学生有极强吸引力,他们主动沉入插图观察中。“The man gives the impression that he is handsome and considerate.”“The man seems to be taking care of the little girl.”在热烈浓郁的讨论中,学生对这个神秘的男子产生了浓厚兴趣。知识探索始于兴趣,教师以单元主题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抛出探讨话题,由一幅图引发的主题探讨由此开始。

单元主题呈现出系统性、复杂性特征。要想帮助学生快速梳理出阅读思路,教师不妨从主题中寻找突破。当学生能够从文本找出趣味因子,自然会主动阅读、反复思考,追索英语学科本味,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实现情感触动。阅读主题的系统剖析触发了学生的思维认知起点,英语阅读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二、词汇基础的有效感知

阅读教学的成功推进,需要多重因素助力。词汇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力量。词汇是语言的外衣,脱离了词汇,语言学习犹如无源之水,得不到滋养。要想发挥词汇的贯穿作用,必须从其本身的特点着手,掌握词汇构造规律,并在实践运用中触碰词汇本质要素。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以词汇为基本单位,将知识系统呈现出来。阅读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从表面着手触摸语言实体,感知词汇内涵。单个词汇的感知是简单的,但这种感知形式是单向、乏味的,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研热情,不利于词汇量的巩固和扩大。要想发掘词汇的价值和魅力,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感知。剖析单个词汇,以某个词汇为中心点,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系统化延伸,定能激活学生认知,提升他们学习词汇的热情度。

词汇感知是阅读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最大限度攫取词汇学习价值,方法选择是关键。学习人教高中英语选修7的“Unit 1 Living well”,因为是对第一单元知识的学习,学生愿意主动感知词汇。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灵活设计词汇学习形式。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学生采用不同的词汇学习方法。一组学生以单词表为主阵地,依次识记单词。二组学生以单元知识结构为依托,在系统梳理和圈点勾画中识记单词。为了彰显公平公正原则,以十分钟为限,检查学生对词汇的识记情况。趣味化的识记活动点燃了学生,他们极其兴奋,也异常专注,争分夺秒的进行词汇记忆。最后,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将记忆到的单词罗列出来。学生积极反馈着。单词表中的词汇是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但因为是单个的、孤立的知识,学生识记起来比较吃力,往往是刚背完就遗忘。在阅读中识记单词,因为有具体的语境作为支撑,学生的主动记忆模式得到启动,记忆单词的速度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在阅读梳理单词的过程中,学生甚至掌握了文本具体内容,确保了学习活动提速增效。

高中英语阅读,词汇是有机组成部分。设计课堂阅读时,教师要将目标点集中于词汇之上,采用趣味化的展示形式,帮助学生捕捉词汇信息,切准教学起点。从一个词汇点出发,给学生指出不同形式的探索道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有了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也更多元、深刻。

三、句型结构的逻辑构建

阅读教学切点的选择直接影响效果呈现。句型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阅读活动的支架。传统阅读教学,教师往往将句型直接投放出来,供学生分析、解读。这样的阅读方式看似直观、清晰,但难以给学生带来深刻触动,他们对句型的认知是经过教师解读后的灌输,思维显得苍白无力。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感知、分解、对比,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他们的思维,更好的触碰句型内核。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切点不同,对句型的理解层级存在差异。实践操作时,教师不妨采用“同句异构”的形式展开。联系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找到句型对接点,吃透句型构造特点,脑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被打开,阅读品质也会得到质的提升。

学习人教高中英语选修7 的“Unit 3 Under the sea”,Reading 部分的内容极具吸引力,故事性极强,能够给学生带来思维认知和情感上的触动。相应的,这部分内容的阅读难度系数比较大,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找准切入点,很难全身心投入其中,理解阅读内容。为了弥补教学短板,寻找思维触碰点,教师从文本中挑选相关句子,让学生在句子解读、剖析中更快速的理解阅读内容特点。挑选过程中,教师故意留下漏洞,只是将能够呈现文本内容结构的句型展示出来,丢弃重难点句型。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语言感知力,面对难度系数较高的句子,他们自然会提出质疑,主动探索。句子梳理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Why is there no sentence'I was sorting out my agreement...'? I think the sentence pattern in this sentence is very important。”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他们迅速投入到问题解析中。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中,句型学习得到迅速突破,学生思维活跃度得到快速提升。

句型构造独具特色,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感极强。教师抓住句型属性,融入趣味化的游戏,给课堂注入崭新活力。学生在游戏参与中打通了思维脉络,思维异常活跃,理清了句型构造特点,为阅读活动提供了巨大动能。

四、语法运用的深刻解读

语法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中总结出来的规则和标准,它对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语言输入过程中,学生理解语法知识,掌握了其运用法则,会对文本有更精准的理解和把握。但如果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出现偏差,文本阅读势必会走向错误的轨道,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品质。阅读活动的快速推进,语法探究是必要条件。相对于小学、初中阶段,高中英语语法具有深刻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宽,给学生带来的困惑也更多。深刻理解语法知识已经成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语法本身具有抽象性,讲解知识过程中,教师不妨反其道而行,将语法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激活学生具象思维。这样的设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能够有效驱动课堂。

学生英语基础的夯实需要从词汇、句型着手,阅读能力的升级则需要从语法层面展开突破。语法是语言学习的精髓和根基,突破了语法阻滞,阅读活动推进速度自然更快。学习人教高中英语选修7 的“Unit 4 Sharing”,阅读过程中,学生眉头紧锁,似乎难以顺利完成文本感知。教师及时进行引导疏通,针对学生认知实际,给出解决方案。“Which sentence puzzles you?Please outline it and annotate it.”学生很快完成了勾画。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挑选几个典型句子,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语法知识点进行解析。句子呈现的目的是由表象渗透到语法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不理解知识,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没有精准把握语法知识。为了弥补学生存在的短板,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解答,而是从集体中寻找智慧和力量。交流的过程就是在统一思想,寻找共性认知。如名词/代词/数词+of+which/whom 引导的定语从句是本单元的语法重点。在小组合作的助推下,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畏惧心理完全消失,从不同维度展开探索。从反馈效果看,语法知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以语法为抓手,疏通阅读脉络,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语法本身集合了多重因子属性,教师在承认其特点的基础上,展开创优设计,让学生在具体化的情境中体悟知识,成功激活学生探索语法知识的情节,让学生在感知、内化中畅快阅读。

五、文化内涵的熏陶感染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旗帜鲜明的指出:“高中英语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掌握基本语言技能,还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实现文化交融。”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展示语言时,定然伴随着文化的渗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知识运用上,很少关注文化层面,导致学生变成了识记知识的“机器人”。英语情感熏陶、文化渗透的功能完全没有体现。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即使成效卓著,也无法体现学科价值。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文化因子,给学生带来情感认知上的触动和改变。在中外文化碰撞中学生阅读主动性更容易被激活,思维灵动性增强。

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因子是通向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学习人教高中英语选修7 的“Unit 5 Travelling abroad”,单元主题与文化紧密相关,从文化角度切入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为了带动课堂氛围,教师以饮食文化为引子,吸引学生关注。“If you want to be a guest in a foreign house,with your own experience, what etiquette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但这个问题刺激了学生,他们异常好奇,产生强大探研动力。教师及时展示相关内容,为学生补充文化营养。为了方便学生对比识记,教师给出对比图示,让学生看一眼表格就能对中外文化差异有更精准的把握。对外国文化有了充分认知后,教师抓住有利教学时机,给出Reading 部分的内容。这样的操作无疑给课堂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过程中,文化的差异也会逐渐显现出来。在饶有趣味的文化氛围中,阅读教学被引到了更深处。

知识感知是阅读的有效保障,是多维度探索的根基。但仅仅停留在知识学习这一浅显的层面,无法达成英语教学要义追求。文化的交际、情感的交融才是英语学习更高层次的追求。教师从文化大视角出发,选取典型素材,在对比剖析中、在多维感知中,学生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塑造,以最自然的状态融入课堂阅读探索中。

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知著”,阅读教学中很多细节带给学生的启示更加强烈。教师要抓住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关键要素,从细节出发,借助主题属性的系统剖析、词汇基础的有效感知、句型结构的逻辑构建、语法运用的深刻解读、文化内涵的熏陶感染等视角切入,展开指导点拨,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将阅读价值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句型语法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典型句型大聚会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