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提质减负的学校课程建构与教学改革
——基于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的实践

2022-03-18 01:26刘飞耀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提质评价学校

刘飞耀,李 逸

(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浙江 宁波 315829)

2021 学年注定是学校教育变革的一年,从“五项”管理到“双减”政策,减负提质的教育革命在中小学风起云涌。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以下简称滨海)对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师提质、课堂增效、学生减负”的教育规律与改革逻辑,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学校教育良好生态。

一、聚焦重点,做好双减政策的加减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坚持以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双减”政策发力教育内围,为学校教育提质减负勾勒路线图方法论;整肃教育外围,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整顿人为的、非正常的教育行为,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与家长焦虑。学校深刻学习领会“双减”政策精神,谋划滨海教育改革,架构“一轴两翼,一减一加”的减负行动,即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以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为轴,通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为两翼,破旧立新,实现减负提质的学校教育革命。

(一)做减法:课标引领减冗杂,观念破旧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1]课改首先改思想,学校发掘名优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义务段新课标的学习研讨为契机,名优骨干引领,掀起新课标学习热潮。一方面理念先行,依托杨家岭大讲堂、南山书屋等校本培训平台,开展提质减负系列讲座,破除“填鸭灌输”“题海战术”等以量换质的传统惯性思维,树立举要删芜、拓面提质、因材施教的课改理念,明确作业的量与质,理顺课堂与作业、成绩与成长、学校与家社的关系,建构共生、协同、多维的教育价值观。另一方面操作跟进,通过“周一预报、月末总结”“菜单式听课,组团型评课”等校本教研模式,名优骨干教师执教示范,引领教学研究风尚。四五月份学校开设公开课90 余节,组内专题教研活动70 余次。在学校教研部门的组织下,公开课执教教师根据听课教师的需求与疑惑“订单式”说课评课,青年教师根据阶段发展任务及任教学科特点跨学科、跨学段指令性听课观摩。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青年教师在市区级业务评比中65 人次获奖,其中市、区一等奖15 人次,青年教师培养初显成效。

(二)做加法:课程为本提质量,服务创新

“双减”明确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2]。学校对照师资优势落实政策要求,以学院课程(即拓展性课程)建设为抓手,创新课后服务方式。一是“以量扩质”,摆脱传统习题讲解、培优补差等单一化、学科化的课后辅导形式,建设“陶冶人文情怀、培养理性思维、强健体格精力、塑造审美情趣、熏陶异国文化”的“人文、理工、体育、艺术、外语”五大学院课程群,建构开放、多元、个性的课程选择体系。2021 学年,学校义务段开设学院课程112 门(其中3 门课程获评区精品课程,1 门课程获评市精品课程并选送省级评选),128 位教师全员参与,1336 名学生走班上课,师生在自由平等、开放多元的课程设置中实现个性绽放。二是“以质提质”,开发校车移动课堂,开辟校车托管新模式。学校地处北仑城郊,小学部学生多以校车接送走读为主。学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依托“声音工作室”优质的硬件资源,邀请学生小主播在老师的指导下录制校园故事、朗读经典名著、吟诵古诗名句,开发“长鼻子广播台”,盘活上下学空闲时间,打造独具滨海特色的校车托管课后服务新模式。相关活动被《浙江教育报》《宁波日报》《甬上》等省市级媒体相继关注报道,广受社会赞誉。

二、立足根本,锚定幸福课堂的关系点

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报告指出:“教学法应围绕合作、协作和团结的原则进行组织;课程应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获取和生产知识,同时培养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应进一步专业化,让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与促进教育、社会转型的关键人物而获得社会认可。”[3]以轻负高效为目标,学校基于学生研究课程,基于课程研究课堂,基于课堂研究教学。

(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

对照标课程标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要求,学校各教研组依据课程标准,针对课程育人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精准学习学科核心素养,梳理全册教材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整合学科要素,设计包括学习任务、学习步骤、学习支架、学习评价在内的学习任务单,接续探索“减少课程授课时间、减少教师讲授时间、减少课程冗余时数、减少作业量、减少评测次数,增强理念认同、增强发展后劲、增强课程功能、增强学习动力、增强教育合力”为主要内容的“五减五增”课堂减负增质行动。同时,为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脉络,提高提质减负的有效性、针对性,拓展一线教师的视野,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内外联动,在课堂节、青年教师展示周等学年活动中邀请宁波大学、中科院环境研究所等高校教授、褚树荣、张霞儿等一线名师,发动校内特级正高的力量,指点青年教师成长,支招学校课堂与教学变革。

(二)以增值性评价为导引,多元教育教学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评价改革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4]。《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明确创新评价方式,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5]15。学校对标对表,统筹兼顾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聚焦“学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厘清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分数定量与等级定性、班级年级与全区域的关系,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多样化评价手段、多元化评价形式,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同时注重总结与反思,做到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小学融学科评价与游戏活动,开创低段期末展演评价新模式;初高中注重知识的迁移活用,将知识学习运用融入中秋诗(歌)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德育量化德育养成,构建365 德育体系,推行道德银行“海宝币”兑换活动,给予未成年人一年365 天的关怀与德泽;学院课程产品化课程评价,依托“原创·剧场”将学生课程作业周边化,上架义卖或布置展览,所得收入捐赠由学生自主发起的“微爱筑梦”公益活动。

三、破解难题,铺设课程建构的新通道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学者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将课程定义为通道,“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6],并且断定“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起点和明确的重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5]3,师生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5]4。

(一)聚焦课程开发,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对照“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的变革,后现代主义预言的课程范式转变正在成为现实。学校依托课改先行优势,总结经验教训,聚焦课程开发,探索“主题课程—国家课程—学院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精细课程运作,建立健全班级导师、学术导师、生活导师“三导师制”协同机制。

“三级课程体系”是学校持之以恒打造的课程品牌。主题课程围绕“民俗、亲情、童话、海洋、游戏、生态”六大主题,以学年为周期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开展阅读季、课堂节、趣味运动会、才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国家课程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开展学科融合等学科综合尝试。学院课程以丰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开发设计“人文、理工、体育、艺术、外语”五大学院课程群,师生全员参与,教师人尽其能自由开课,学生各取所需个性发展。建校9 年,学校开深开精主题课程、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多开好学院课程,突破学科界限与年段限制,建构“开放、融合、创生”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引、以主题文化课程为统领、以国家课程基础、以学院课程为拓展的三级课程特色。近年来,在海洋、生态等主题课堂节暨校庆日活动中,学校尝试的“政史地”“物化生”等大类学科融合课程、“美术—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等跨学科融合课程等课改尝试,备受市区同行、区内教研员认同。

(二)重视学校管理,夯实“三导师制”

“三导师制”是学校独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班级导师统筹班级管理,全面负责学生学习、生活;学术导师专职学生学业发展,协约性、个别化地开展学法指导;生活导师负责学生习惯养成,联结家校密切家校沟通,合谋教育合力。学校凭借班额不超过30 人的小班化优势,最大化“班级导师、学术导师、生活导师”三导师联动的组织优势,协同校级课程管理部门、学部教学主任、年段教学组长,夯实课程运作,健全课程管理周期,精细教育教学指导,做到课程管理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课程指导契约式、个性化、针对性。教而有方,学而有法,学生在深度关注和因材施教中高效快速学习、健康成长。2021学年,学校义务段3位学生获评北仑区“五好”学生,1 位学生获评北仑区“尊师孝亲”新时代好少年;在宁波市创客、体艺等竞赛中,17 位学生斩获市级奖项,65 位学生获得区级奖项。

四、淬炼内功,适应时代流变的高要求

2007 年出台的《麦肯锡报告》提出:“教育的质量不可能超越其教师的质量,教师的质量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杠杆。”[7]学校现有中方在职教师228 人、外方在职教师10 人,其中拥有有正高级教师3 名、高级教师33名,具有特级教师荣誉4 名、区级以上骨干层次荣誉66 名,博士3 人、硕士78 人。学校抓住名师荟萃的师资优势,抓牢教师这一学校发展的关键与命脉,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由“评价—监管”的外在被动向“导向—发展”的内在主动转变,为提质减负奠定人力基础和智力支撑。

(一)立德修身强师德,学校党建引领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8]对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学校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旗团旗插在奉献服务的第一线,服务社会大局,着力培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教育接棒人,引导青年教师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

(二)潜心治学强学问,做会读书的苇草

“学习是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方式,而不是打算认识它的方式。”[9]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学校开展“4·23 世界读书日暨狐狸刺猬杯阅读活动”,鼓励教师多阅读、多思考、多钻研;量化考核、绩效激励教科研成果,办精校本学术刊物《木铎》,搭建教师草根研究的输出、共享平台;发展完善“点—线—面—体”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健全教师专业成长周期,提升课堂“真金白银”的分量,将教育的价值融入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

(三)开拓创新强品质,破旧局开新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要求落实因材施教,明确“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4]14,“增加课程选择性,提高课程适宜性,促进教育公平”[4]4。学校对照课标课改要求,自始秉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办学理念,坚持儿童优先、育人为本、优质均衡、品质发展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提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彩丝带公益”“365 德育体系”等德育命题,健全未成年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发展周期,扣好青少年的人生扣子,催发学校教育变革与生态重构,让儿童在充满生命活力和张力的学习中激活潜能、健全人格!

减负减压是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滨海的优势所在。减负是在教学提质的基础上做量的减法。对于学生,是减负提质,减负是手段,提质是目的;对于教师,是提质减负,提质是手段,减负是目的;对于课堂,教师提质提效,学生才能减负减压。因此,滨海的提质减负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加紧课堂转型,从“啃”知识转向“啃”学生,从“苦”学生转向“苦”教师,青年教师苦练教学本领,骨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课堂从传授走向对话、从知识堆积走向素养培育。

猜你喜欢
提质评价学校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