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22-03-18 07:31杨云风王晶晶于谦谦冯雪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系统论建构基地

杨云风,周 翠,王晶晶,于谦谦,冯雪梅

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杨云风,周 翠,王晶晶,于谦谦,冯雪梅

(河北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实践育人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基本功能,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依据系统论,梳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现状,按照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路径重构的理念、主体、项目、平台与方式、保障与督导等对策。

实践育人;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基地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是整个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推动实践育人的主渠道。实践育人是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环节,需要多措并举,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其开发利用的重要对象。在现实运行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是与实践育人的高质量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利用和提高运行水平是关键所在,已提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议程[1]。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及其重构路径,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1 研究现状简评与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简评

学界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的研究态势:一是融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之中进行;二是融于一般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之中进行。从研究视角来看,基本上采用思政育人视角,细化为实践育人的视角研究显得不足;从研究框架来看,太多采用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以系统论为研究框架尝试不足;从研究对象来看,专门研究高校实践教学及其基地建设运行情况不多[2]。这些都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问题提供了研究的可能空间。

1.2 问题提出

学术界目前对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提供了诸多启发,但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的关注不够,需考虑以下三个背景。

一是三全育人大思政布局下实践育人的高度重视与推进,需要重视研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实践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巩固理论知识的透彻理解与掌握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是思政教育中坚持知行合一的介体。实践育人要推进,不能仅仅依靠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还需要依靠面向全社会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寻求和挖掘更真实的实践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和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已然提上议程。

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重视研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的关键,历来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受到高度关注与重视,围绕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出台了诸多文件,以此加强思政课堂主渠道的教学质量,确保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任务的完成。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质量就成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个中心话题。实践教学基地作为重要的教育阵地,可以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服务。

三是校地合作的深度推进,需要研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校地合作思政育人的模式已经在高校推行多年,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校地合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参观学习模式上[3],实质意义上的思政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构起来,需要进一步深度推进。

2 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运行的系统论研究框架搭建

2.1 系统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核心观点是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注重分析研究对象内部各要素的运行情况与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也注重研究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系统论既提供一种整体主义的研究框架,也提供满足关注局部要素研究的解构研究框架,为研究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运行提供基本思路。

2.2 以系统论构建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运行的研究框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系统论挖掘研究资源。以系统论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将之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以下子系统:理念子系统、主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项目子系统、平台与方式子系统、保障与督导子系统。其中,理念子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价值取向问题;主体子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层建设运行的主体建构与运行问题;客体子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学生服务对象群体的情况;项目子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思政资源建设开发情况;平台方式子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载体与具体途径方式方法问题;保障与督导子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基本设施建设与常态化的检查督导机制建设等问题。

3 以系统论审视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运行的现状

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和实施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推进,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在实践育人的道路上不断行进。但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系统论研究框架审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还存在理念、主体、客体、项目、平台和方式、保障与督导等不足,影响了其高质量发展和实践育人的效能提升。

3.1 理念建构上,人本化理念、规范化理念等融入充足,但科学化理念、系统化理念、协同化理念坚持不足

高校在推进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坚持规范化运行,但是其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融入不够。

一是科学化理念的融入不足,主要体现在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基地如何科学化运行,缺乏关注学生本身健康成长成才的规律把握以及思政教育本身规律的遵循,影响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科学化发展;二是系统化理念的融入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没有将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与探索,忽视了自身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以及外部联系,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出现碎片化的现象;三是协同理念的融入坚持不足,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实践教学基地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不多,基本处于部门之间的松散式联合,没有建构真正的紧密协同关系,导致教学过程中平台、方式和内容方面的对接不足。

3.2 主体建构上,往往注重发挥实践教学基地本身的作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师的作用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协同育人的教育共同体没有真正建构

高校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比较注意发挥思政部门、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协同,但是作为教学运行主体的教师融入却不充分。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学校、学校思政部门、思政部门教师、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协同联系没有真正建构好,导致思政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教育共同体和建设运行共同体没有完全形成和发展起来。

3.3 项目构建上,往往注重已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关注学生需要不够

在实践教学基地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基地建设运行中往往局限于已有的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根据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需要进行更多的创新与拓展;往往注重直接与思政课相关内容的开发利用,其他教育资源没有很好地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这种思政教育资源开发的视野限制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3.4 平台与方式上,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实体平台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开发滞后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一些实践教学基地的各类实体平台开发非常充足,网络平台也在开发之中,但是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协同开发明显不足;还有一些实践教学基地的网络平台开发基本处于一种起步不前的状态,没有建构起远程教学的实践教学平台[4]。

3.5 保障与督导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人财物保障供给不足,专门的督导机制没有建构起来

高校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往往投入上不积极,基本上让渡给实践教学基地自身进行投入,造成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建设跟不上实践育人的需要;实践教学基地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主体由于分属两个单位,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没有统一的、完整的督导运行机制,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有力推进[5]。

4 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运行路径的整体性构建

鉴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存在的不足,高校及其思政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系统论的研究框架为思路,建构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系统化、协同化、规范化的建设运行理念,建构起适应三全育人的实践教学基地、思政教师在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共同体,对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指标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以建构实践教学基地的思政教育资源开发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各类网络平台与教学方式,建构覆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全过程的保障与督促机制,以此推动思政课教学基地的高质量建设与运行,更好地服务实践育人。

4.1 以实践育人理念为主导,积极构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理念系统

三全育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新举措,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践育人的推进应将这些融入其中[6]。在实践育人视角下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应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融入协同、系统、科学化等理念,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纳入学校、教师、相关基地之间协同运行之中;将基地建设运行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推进,关注与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处理;在遵循基地本身建设的规律基础上,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推动科学化发展。

4.2 对准实践育人的主体诉求,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共同体

实践育人是一项需要协同育人的工作,需要建构相应的教育共同体来推动,根本在于服务人才成长的需要,支撑教育主体的育人目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应积极推动教育与建设共同体的构建,根据实践育人的需要着手两方面共同体的建设:一是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共同体构建。这项工作需要地方党政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协调,打破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封闭,建构一个区域内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共同体,以此达到实际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和自身发展同步进行;二是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基地与高校之间的共同体构建。高校应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系,在基地功能开发等方面寻求支持,建构一种命运相联的建设与教育共同体,形成互动双赢共赢的良好局面。

4.3 主动适应实践育人的项目要求,积极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思政教育资源

实践育人的项目需要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发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思政教育资源和构建教育项目时,应注重对准学生学业、职业、专业、生活、心理等方面成长的需要,精准精细挖掘与开发实践教学基地的相关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其实践教育服务范围,夯实自身的合法性基础,助推自身可持续发展。

4.4 充分利用实践育人的平台与方式,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平台与方式多样协同化发展

实践育人需要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齐头并进,更好地提升育人的效能。因此,高校在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时,既要注重开发其实体平台,还要注重支持和鼓励其开发网络平台,以此促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能够以网络方式助力思政课实践教学,助推自身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4.5 按照实践育人的保障与督导要求,建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的保障体系和督导体系

实践育人的强力推动需要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和督导机制。高校推动实践育人的主阵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中,应注重实践育人条件的配置与建设优化,争取地方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实践育人的各项设施;结合基地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的需要,建构标准化、可操作化的评估督导体系与机制,督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强力推进,服务实践育人的高效运行。

[1] 于春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11):174-176.

[2] 杨英,陈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发现及其建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9(3):8-13.

[3] 颜新跃.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20,37(1):103-107.

[4] 张雅光.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26(1):108-113.

[5] 刘素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建构[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51-54.

[6] 万辉.高校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探索[J].大学,2021,16(22):20-22.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eaching Ba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Yun-feng, ZHOU Cui, WANG Jing-jing, YU Qian-qian, FENG Xue-mei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Pract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theo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are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 the idea, subject, project, platform and method, guarantee and supervision.

prac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base

D09

A

1009-9115(2022)03-0104-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3.025

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项目(GXDJ2021B129)

2021-12-27

2022-01-01

杨云风(196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党建。

(责任编辑、校对:郭海莉)

猜你喜欢
系统论建构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的基地我的连
建构游戏玩不够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文化的断裂与重建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