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文化扶贫的实现机制研究

2022-03-24 10:23熊顺聪栾临风
关键词:贫困人口群众文化

熊顺聪,栾临风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一、引述:文化扶贫的提出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地区面貌有了质的飞跃,贫困群众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1]与此同时,广大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持续增长,渴望多彩的文化生活,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持续增长,这是群众需求层次发展的应然。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小康”后,党中央坚持“源头治贫”,实施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彻底消灭贫困,全面提升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注重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双提升,让贫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2]与此同时,文化扶贫、物质扶贫是脱贫攻坚“一体两翼”。物质贫困的解决不能算作贫困任务终结,我们要关注文化贫困的致贫因素,破解发展公平性和充分性问题,拓宽贫困人口的“心智带宽”,激发内生动能,阻断贫困代际发生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贫困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彻底消除贫困发生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3]。

二、文化贫困的多元化呈现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贫困治理迈入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贫困治理是消灭绝对贫困问题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明确文化表现,对于构建治理范式,彻底解决文化贫困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

(一)封闭保守的贫困思想观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封闭性引发空间上的隔离与经济落后,这导致个体视野狭窄、思想保守,即便是脱贫后,这一思想也将长期存在。长期资源贫困使人们存在“求稳守成”思想,缺少积极进取的心理动因,也缺乏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脱贫后还存在无所适从、方向缺失等文化贫困问题,受这种思想状态长期支配,容易导致人们精神上的空虚。

(二)功利主义价值观

伴随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关系进入全面调整、利益群体迅速分化,个体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判断等呈现功利化、多元化趋势,人们出现精神迷茫、信仰缺失的情况,甚至出现价值荒漠化现象。贫困个体脱贫后,在新的价值目标还没有创建的情况下,个体易出现价值迷失,人生定位与方向不明确,引发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三)非理性消费观

受长期经济水平落后影响,相对贫困地区群众消费观易发生扭曲,出现攀比、奢侈、浪费等不理性消费观;在消费结构上呈现出不合理情况,存在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现象,脱贫后的群众还是主要将收入用于物质消费,而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较少。

三、文化贫困的深层次因素

一般来讲,社会文化变化滞后于社会结构变迁,文化理念的转变明显比物质层面变化迟缓。文化自身的滞后性就成为阻力,束缚了社会结构变迁。绝对贫困现象的消除使物质条件出现了新变,与民族心理相适应的文化因变化有限而形成了巨大阻力,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加文化贫困治理难度。贫困文化韧性的消解,成为贫困治理不可逾越的鸿沟。[6]

(一)社会分层结构变化导致资源配置差异化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加速期,文化资源配置是以经济资源在社会群体、成员间的重新安排或配置为基础,是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核心要义与支配力量。[7]伴随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与社会资源特别是经济资源的多元化配置格局的形成,社会成员适应经济环境、文化体制变化的个人能力差异及文化资源享有、经济收入等差别,导致社会个体在经济资源占有上呈现较大差异,其两极就是贫富群体。经济、文化等各类资源配置状态、方式发生变化,社会成员间利益分化,导致传统的社会分层解构、分化,出现了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社会分层解构又使社会资源不平等分配相对固定,出现贫富群体相对固化。[8]因此,社会分层结构变化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差异化,固化了文化贫困的社会基础。

(二)个体内生动力不足

首先,贫困心理导致的“穷人心态”。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人,贫穷思维、习惯更为明显。长期的思维、习惯容易降低个体的认知力、执行力,他们只关注解决饥饿生理需求,很难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也缺少人生的规划、目标,缺乏资源支撑、干事创业的勇气。贫穷所导致的资源心态导致“穷人心态”,这一心态会影响到家人甚至下一代,导致贫困的迁移,甚至陷入长期贫困。[9]“穷人心态”为消除绝对贫困后的相对贫困治理带来了难度,大大增加了治理成本。因此,要科学设计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破解贫困治理的怪圈,消除贫困文化“穷人心态”。

其次,战胜贫困的信心不够。文化贫困群众往往信心不够,首先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精神相对颓废,缺少干事创业拼搏热情,总是认为基础不牢、困难很多,不能充分克服困难。有的贫困户功利思想较为严重,等着别人来送小康,务工就业等遇到暂时困难时就害怕上当受骗,故步自封,习惯于墨守成规。其次,能力不足。由于接受教育时间不长。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对现代科技掌握、了解不足,缺少一技之长。虽然政府积极组织开展技能专项培训,但对自身认识不到位,不关注培训,容易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在创业时,不能因地制宜,从自身实际出发,经常会出现创业失败导致信心受挫。[10]

最后,精神萎靡不振。主要表现为贫困群众的思想、心理等存在贫困梗阻,不愿主动摆脱贫困。当个体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出现滞后,极易导致生存、发展技能的缺失,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其本质是个体缺少主观能动性,价值失准,缺少对贫困的理性认知,经常否定自我,丧失摆脱贫困的积极性,消极满足;还存在“等、靠、要”等观念,过分依靠国家、社会的帮助,在贫困户标签下获得利益,在思想层面丧失继续奋斗的意志,不愿意脱离政策的支持。在脱贫帮扶政策取消后,发展内生力依然缺失,生活境况仍旧停滞不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精神萎靡不振的作用下,外界对文化贫困群体帮扶度与能力提升关联度之间的关系不大,对贫困群众内心动力激发依旧不显著。

四、后扶贫时代“文化贫困”治理思路

文化贫困是由贫困群众根深蒂固的习俗、价值理念、心态等造成的,形成其独有的经济、文化价值观。破解文化贫困问题,除了关注物质扶贫外,也要关心文化、精神与智力等方面的扶贫。通过实施文化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科技素养,将传统的文化习俗、价值观等进行重构,为彻底解决文化贫困创造积极条件,进而更好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品质。文化扶贫要引入人本理念的伦理范式,善于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教育、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贫困人口整体素养,提供更为包容的发展机会,转变传统思维范式,激发文化脱贫的斗志与愿望,实现文化贫困的可持续性脱贫,彻底拔掉“穷根”。

(一)理性看待传统文化“贫穷”观,消除贫困叠加效应

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也是人,需要经济基础才能生存。以儒家为例,孔子将财富和志向、谋道结合在一起,不反对君子享受生活、拥有财富,但要求其财富建立在有志向与追求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单纯去追求财富,其不会成为君子,并且君子有志向后,就会“谋道”“忧道”,贫穷自然会消失。当然,儒家也强调取得财富要取之有道。对财富的态度,孔子强调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后,也要继续追求精神涵养,学会做人之道,达到更高精神境界。从这里看出,传统文化中谈到更多的是做人之道,注重精神修养,也明确追求财富的正确之道,与现在的“贫穷”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穿越时空将表面意思强加于古人、强加于传统文化,以此作为逃避贫穷、不去奋斗的借口。要倡导用外部监督与内部激励结合的形式,采用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培训、开展技术支持指导,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体系,带动贫困群众摆脱不良惯性思想,摆脱“懒人陷阱”,不断提高自我发展水平。

其次,全力消除贫困的叠加效应。关注文化贫困,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保、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提高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将文化资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文化生产力,破解“文化贫困”的封闭。同时,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投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与服务水平,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开展好流动性文化服务工作,给文化贫困人口更多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尽量消除叠加因素对文化贫困的消极影响。

(二)构建文化脱贫的长效治理机制,科学优化资源配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充分表明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贫困治理从阶段性脱贫攻坚转变为长期治理。文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复杂性等多方面的特征,脱贫后能持续稳定脱贫成果而不返贫成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必须建立稳健的文化脱贫长效机制,科学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相对贫困人口因受教育水平、思想理念、职业技能等差距在较长时期内会长期存在,全面发展存在短板。文化脱贫的关键是“扶志”“扶智”。扶志就是扶精神、扶思想,帮助文化贫困群众确立摆脱贫困的勇气、斗志,全面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其确立主体意识,培养昂扬向上、自力更生精神,激励其彻底改变贫困的决心,借助自身努力去改变贫穷。唯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力,开展文化宣传教育,运用先进文化鼓舞人、熏陶人,激发脱贫致富户的内生动力,确立实干勤劳思想,才能铲除文化贫困滋生土壤。“扶智”则关注提升文化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养,提高脱贫水平,授之以渔。“扶智”不仅要关注文化贫困群众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而且要从传统“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重视贫困人力资源开发。要使群众全面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技能。结合贫困群众现状因地制宜开展好专业培训,通过产业发展、创业就业增强脱贫致富技能,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机结合。职业教育直接与产业、岗位相契合,为贫困群众提供专项技能,拓宽民众视野,提高自我教育、服务水平。加强对接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并针对文化贫困群众主体设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培训课程体系。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职业培训、教育领域,全面调动社会有利因素,借助社会力量建立网上职业技能学校,注重信息、技术等输入,提升贫困群众文化素养,激发其摆脱贫困的决心、信心,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营造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完成文化脱贫攻坚任务。

其次,建立政府主导的文化扶贫责任体系,科学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要建立文化脱贫的长效治理机制,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主导,将公共文化服务、文旅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开发等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破解文化扶贫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以文化扶贫为主导,包含对口帮扶、社保、互帮互助等在内的相对贫困帮助体系,并结合文化扶贫产业布局,深入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也要注重识别不同贫困群体的文化诉求,持续提升文化贫困内生力,在职业技能上做文章;针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则开展文化扶贫活动,从贫困群众文化生活、消费方式变化入手,适当调整文化供给的方式与内容,让文化扶贫更有可及性。[11]当然,也要积极支持鼓励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社会文化热心人士参与到文化扶贫事业中,明确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的困境,政府积极采取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到文化扶贫事业中。同时,文化资源的配置要以文化贫困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到科学对待,在提高、引领方面不断努力。围绕贫困群众需要,创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输送方式,坚持做到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创新文化体制、机制。[12]

(三)全面发挥文化贫困治理对象“主体性”效能

治理文化贫困必须善于激发文化贫困主体的内生力。文化贫困的扶贫关键在人,要实现群众的“在场”“主场”,真正做到依靠农民、相信农民,全面激发其创造性、积极性,调动农民力量。

首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带动其摆脱文化贫困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全面引导人们讲道德、守道德,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夯实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基础。中华传统美德中蕴含的勤劳致富等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必须积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动传承、转化优秀传统美德,实现创新性发展。其中关键是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通过道德、制度建设来完成。在道德建设层面,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注重道德教化功能,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其次,全面开展教育与培训,通过发展生产经营实现增收。实现文化脱贫,还要关注教育与技能培训,一是突出政府在教育脱贫中的主导效能,创建文化精准脱贫的工作程序。教育引入文化脱贫,要从引入、实施、结项等每一个步骤确立更为科学、操作效果佳的工作程序,在实时教育扶贫项目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应注重反馈,第一时间进行改进与完善,尤其要大力借助5G、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面整合文化扶贫数据,摸清文化贫困的人数、基本状况,建立精准数据网,让文化扶贫在项目实施、资源匹配、过程管控、成绩评定等多方面更加精准,实现统一布局,汇聚治理力量。借助文化贫困人口的动态实时数据,掌握这一区域的文化贫困全貌,尤其是对城乡庞大的文化贫困人群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导致文化贫困的治理系统性因素,提升文化贫困人口群体的系统性减贫实效,保障贫困人口的发展权。二是科学规范支教体系。结合文化贫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支教工作程序,加大对支教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支教活动顺利实施。当地政府为支教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了解文化贫困的基本情况,及时解决在支教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广大支教人员能安心开展支教工作。同时,在支教开始前,要对支教人员做好教育培训,强化教学技能的锻炼,比如参加观摩课学习等,以提高支教群体的职业技能与素养。三是为参与到文化扶贫中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投身文化贫困治理的企业提供便捷通道,尤其对企业实施定点帮扶、改善支教条件等提供支持,通过鼓励企业参与文化脱贫活动,调动企业家开展贫困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再次,要完善就业服务,引导文化贫困群众自主摆脱贫困。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做好文化贫困人员的就业工作,稳定文化贫困人口就业机会,不断增强其竞争意识,帮助其实现文化脱贫、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一是组织文化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劳务输出是破解文化贫困人口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全面深入文化贫困村社、农户,开展送岗位、送信息活动,将上级的各项就业培训政策、岗位需求等信息直接推送到贫困群众门口,组织好劳务输出,同时为跨地区务工的文化贫困人员提供技能、岗位、信息等服务与补助,扩大文化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二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为确保文化贫困人员及时获得就业援助,保证零就业文化贫困家庭动态清零,除了发挥好社保兜底外,也要结合文化贫困人口实际,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如保洁、护林、治安、护草等,让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这不仅能解决文化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也能帮助其积极融入社会,利于其健康成长,避免文化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引导文化贫困群众自主摆脱贫困。文化贫困群众如果长期存在获得“扶贫福利”这一侥幸心理,就会丧失文化脱贫的斗志,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制定再好的文化扶贫政策、投入再多的扶持资金,也只会起到一时的作用,不会达到长久之效。唯有文化贫困户能真正一心脱贫致富,把“我要脱贫”变为急切的愿望,文化脱贫才能事半功倍,而不会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的恶性循环。古语云“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精神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文化贫困户的志气树立起来,更新观念,脱贫的动力就充沛,致富的干劲、办法就自然会出现。核心就是文化贫困者要树立脱贫的意志、决心。要树立文化脱贫致富的典型,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发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同时,通过创建农村文化管理队伍,建立激励与引导、选拔考评等完整制度,保证队伍活力,真正让贫困户受到激励与鼓舞,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营造文化脱贫光荣的浓郁社会氛围,积极宣传文化脱贫的典型代表,崇尚务实肯干、自强不息精神,让文化脱贫者真正感受到脱贫光荣的尊严感与荣誉感,用智力、志气斩断文化贫困的穷根,激发文化脱贫的正能量,让脱贫的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五、结语

文化贫困问题治理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这是由文化贫困的特点决定。文化贫困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文化需求力与服务供给力明显不足、文化人才保障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等,深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社会、个体等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消除文化贫困是一个长期过程。治理文化贫困,需要消灭文化贫困发生机制,理性看待传统文化“贫穷”观,消除贫困叠加效应,在长效治理机制、贫困群众内生力建立等方面综合发力,打出“组合拳”,全面提高文化建设水平,以文化脱贫的实效推动全面小康。以上研究过程是从宏观的层面解读后扶贫时代文化扶贫的实现机制,而微观实证方面的研究没有涉及,研究成果的实证探索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入。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群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隐形贫困人口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