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究

2022-04-02 10:16田治鹤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新课标初中语文

田治鹤

内容摘要: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体裁的一种,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以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诗歌起源于我国的古代,用一种精炼的语言表达,加以结构的设计,受到很多初中生的喜爱。诗歌中传统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因为缺乏对诗歌的思考和研究能力,使得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阐述初中学生在诗歌学习中的现状,进而探讨一个良好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诗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相较于小学阶段中的诗歌多以诗为主,初中阶段就会增加诗歌的种类。其中就包括古代和现代诗歌。在古代和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去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在两者的写作角度和方法上的不同。初中的语文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并将其充分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以帮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一.初中生学习诗歌的现状

首先,诗歌中古诗和近现代体的诗歌有许多的不同,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小学阶段的诗歌主要是以古诗为主,那么到初中之后因为诗歌的类型更加的多样化,这就导致学生在对诗歌的把握和学习上就会相对困难。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诗的篇幅较长,增加了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背诵的难度。初中增加了近现代诗歌的教材内容,近现代的诗歌无论是在体式、篇幅还是在诗歌的内涵表达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学生对近现代诗歌不够熟悉,这就使得其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会比较的困难,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难度。比如:在学习现代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是普希金的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首先这是一个现代体的诗歌。现代体的诗歌有着明显的节奏感,整体的篇幅都呈现出相对较长的现象,这同时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困难。对于接触古诗相对较多的学生来讲,去理解和记忆现代体的诗会有许多的难度。现代体的诗歌相较于古诗没有那么明显的韵律感,詞句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押韵。这种情况就容易使得学生出现畏难的情绪,从而影响现代体诗歌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会带给语文教师教学上的压力[1]。

然后,初中生在学习诗歌时缺乏针对性学习的意义指导。诗歌与一般的语文学习有所不同,诗歌是教师引领学生去参悟其中的精髓,让学生不仅要掌握诗歌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会去参悟不同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会积累一些文言故事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的表达和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以及其专业的诗歌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解诗歌中的内容以及一些典故,增加学生自身的知识量。通过诗歌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文字的使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学生在诗歌的熏陶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品质,培养宽阔的胸怀。在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发现,诗歌非常适合用来朗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中丰富的感情变化和思想内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宽广的胸怀以及诗歌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最后,在初中的诗歌中出现“用典”,这就为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古诗中用典就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中的典故后,才能更好的去进行诗歌的理解和学习。这就使得教师在诗歌的教学中要重点讲解其中用到的典故内容。教师通过对诗歌中典故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专注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思想,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诗歌中的典故往往蕴含了很多社会和生活内涵,教师在进行典故讲解的时候要重视其事件内容的现实意义,引发学生对生活以及社会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理性客观看待问题的思想,扩宽知识的积累宽度和广度,增加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世界观。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诗歌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典故的讲解,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诗歌内涵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加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认真的学习诗歌中的典故,建立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对个人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研究

根据以上初中语文诗歌的学习现状,那么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深入的剖析,将诗歌中的典故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学,以便于学生能够更轻松的进行诗歌的学习,从而提高诗歌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1.创建学生感兴趣的诗歌课堂教学活动。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样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诗歌的学习。初中的诗歌学习不仅可以增加语文的知识积累,同时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倡,尤其是大语文的提出,人们对语文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促使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帮助。在诗歌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唱诵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还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记忆。但是初中的诗歌学习内容随着难度的加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考验。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观沧海》属于是四言诗,一种新型的诗歌体裁。像其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被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诗句。教师带领学生对古诗进行翻译:秋天的风吹动的树木发出了悲凉的声音,而海中汹涌着巨大的海浪。通过教师的翻译学生会更容易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要明确这首四言诗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情境化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建课堂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诗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的模式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在对诗歌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对其的理解情况。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诗歌的朗读和鉴赏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写诗,尤其是在学习现代诗的时候,可以在班级组织相关主题的现代诗仿写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

2.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我国,白话诗最早是由胡适先生提出的,虽然与古诗相比已经变得简单易懂,但是依然没有白话文更加的通俗易懂。尤其是古诗词距离学生现今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上就会有所困难,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更加的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情境以及字词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有所区别,诗歌是用简练精短的语句将作者丰富的思想和对事物的看法进行充分的表达。在简短精悍的古诗词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这就使得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要有针对性,通过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结合其相对应的教学模式组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中心思想,以形成对诗歌的系统化的认识。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诗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剖析诗歌中的内容和语句,为学生建立一个可以充分理解诗歌思想和情感的途径。比如:在学习《过零丁洋》的时候,教师要建立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通过对诗歌通俗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作诗的年代背景、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此为主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与《过零丁洋》有关的动画或者是图片等,便于学生全方面的去了解这段历史,在多媒体的环境创建中,使得学生对作者当时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产生共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为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有负责在网络中搜集有关作者文天祥生平的;还有负责整理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表达情感的字、词、句;同时还需要有成员负责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找到的解决方案,便于学生在讨论结束之后对过程可以更好的进行复盘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具体内容的具体理解。通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来学习和体会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情感。

3.对诗歌中的典故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其意境。古诗在教学的时候其中最难的点是作品创作的时间已久,对于古诗中的一些典故和背景不被学生所熟悉,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古诗时的最大困难。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一旦遇到包含典故的诗歌,教师一定要通过为学生讲解其中典故的形成过程,同时要围绕诗歌的创作以及时代背景进行拓展讲解,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诗歌的含义。初中的语文教材中苏轼和辛弃疾等等一些诗人比较善于在诗中应用典故。语文教师就要在诗歌学习之前先为学生讲解典故的由来,学生通过对典故的了解,提高其在诗歌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中就用到了多个典故。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讲关于“八百里”的典故,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明白此“八百里”不是现在生活中的八百里,原来是指晋王与恺比射,以牛为赌。此“八百里”即指晋王恺的一条良牛。诗中还有一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中的“卢”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姓氏而是指一种烈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诗中的很多典故,如果没有深入的了解就会误解古诗的含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古诗中典故的提前预习。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去搜集古诗中典故的相关内容,这样便于课堂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将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典故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讲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的具体内容,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古诗词中每个不同的典故都是一个历史小故事,学生往往会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通过讲解典故的由来以及含义,提高学生对诗歌的体会和感悟,并能够准确的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文章典故的讲解,以便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鉴赏能力。

4.以创作背景为基础,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诗歌是我国文学作品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且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历史上数代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是当时人们情感抒发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古诗中以简约的文字格式为主,而近现代诗歌则不以简约为主。但都能通过诗歌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诗歌的表达,多方面多角度的反映出某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以及人们生活的状况,这就使得诗歌具有了历史和时代意义。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诗歌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文化方面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并懂得古诗词中的深层含义,用全面的角度去体会和研究诗歌内容,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在进行诗歌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更新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只重视考试内容的教学,这种情况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和鉴赏欲望,这就需要教师要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全面的解析,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为出发点,从而激发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比如:以《观沧海》为例,教师可以从作品题目入手,带领学生去深入了解作者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有关于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历史,还可以针对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进行拓展学习,进而让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创作的具体时代背景有一个充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初中时期的学生在生活以及课外阅读中会对曹操这个人物有一些浅显的理解,但是对其在文学上的造詣了解甚少,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曹操的作品让学生对曹操这个人物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充实学生的历史和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了解曹操在思想以及军事方面对时代发展有推进意义的事件。像是在封建制度下,曹操制定了新的人才制度,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世袭制度,对当时的政治以及社会制度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以新的人才计划,有效的遏制了传统家族和地方势力,强化作为中央的权利,为地方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理解《观沧海》中曹操求贤若渴的思想,从而对曹操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看法。通过教师对作者以及作品背景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思想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受,进而帮助学生与作者的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在新课标的教育指导下,初中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去提高学生对诗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鉴赏。传统的诗歌教学往往注重于背诵以及知识性的讲解,从而忽略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学性。这就需要初中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细化诗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诗歌的学习中获取更多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富子.浓浓诗香,悠悠古韵——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9):6-7.

[2]王云.新课标下初中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华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新课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