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学生的课堂教学境遇与对策

2022-04-02 10:16游萌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边缘人课堂教学

游萌宇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学生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因自身性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背景等原因被排挤或主动远离课堂教学活动中心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它的存在阻碍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学业发展,文中的唐莉莉就是这样的一位学生,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适宜的家校沟通,逐渐从课堂边缘走向了课堂中心。

关键词:教育案例 课堂教学 “边缘人”

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课堂边缘化学生,他们并不一定是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有问题,而是缺乏走近课堂的动机,不愿参与到课堂中来。本文讲述了一次特别的教育经历,通过教法、教学环境和不断加强师生关系等多种方法的融通,实现了边缘化学生的转化。

一.“糖炒栗子不太甜”

为了等到莉莉的回答已经过了4分钟了,她的嘴唇在微微颤抖,汗珠从鬓边缓缓流到下颚骨,时不时抬头看我一眼,似乎马上要说出答案,可是几秒钟过去,她眼里的光又消失了,继续低下头安静地与我对峙。我尽力鼓励和引导她,想要呈现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耐心,但我知道,短短四十分钟的课没有那么多的若干分钟可以等待,其他的同学也由安静的等待变得逐渐骚动起来,所以没有等她说出答案就让她坐下了,不知道在我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看到了我尽力隐藏的尴尬和失望的眼神,回到讲台上继续上课我发现,她的头垂得更低了,剩下的二十分钟都没有再抬起几次头。

她就是唐莉莉,第一次在点名册上看到她的名字时我便记了下来,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特别,让我想到了冬天的糖炒栗子,见到她本人时,也觉得很是符合我这个“幻想家”老师在内心为她准备的比喻。她从头到脚的衣服都是名牌,干净、整洁、富有青春气息,就连书包和水杯也是我们熟知的中高端品牌中青春少女的设计款,看起来是经过父母精心挑选后而来的,只是她的头发总是随意的扎着,不像其他爱美的女孩一样,一定要用一个漂亮的头绳或者发卡。

她没有如我所想,像冬天的糖炒栗子一样温暖甜蜜,她是安静的,这种安静是持续的、异常的、边缘化的,从我上课的第一天开始,她就用安静与我“对话”。我以为不适应我这个突如其来的语文老师,就找到了其他老师关于她的情况,“她一直是这样的,每一次都坐在那个角落,每一次提问都不说话,点起来站在那里五分钟也不回答问题,我拿她没办法”她非常无奈的和我说。我猜想是不是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不关心而导致的孤僻,但是好友和我说:“她是和爷爷奶奶住的,父母在本地,因为生意忙没有一起住,非常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经常来找我询问她的表现,有空也会接她回家里住。”或许是由于之前经历过不好的经历,也可能是一些性格特点导致唐莉莉课堂上的边缘化表现,究竟是什么原因,我想一探究竟。

二.观察、了解与反思

从那一次谈话之后,我开始格外注意这个女孩,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观察反思,我发觉在上课经历中,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培训机构,总会有一些这样课堂边缘化的学生出现,我曾习惯性的将其看作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有问题或者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而唐莉莉出乎我意料的安静和沉默引起了我的重视和反思。在阅读相关书刊后,我决定作出一些行动。

首先是观察,在王本陆老师《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就是观察,其中氛围参与性和非参与性,作为直接参与到课程中的老师,我主要进行了参与性的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唐莉莉在课堂上并不是不听课,她会因为其他的同学搞怪而偷偷的低下头笑,会因为某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或故事结局而睁大眼睛表示惊叹,在我布置作业时她也会按时交上,課堂即时作业她也会认真的写,只是她不愿意读出来,比起参与者,她似乎永远都只想做一个站在一边的旁观者。

其次是对唐莉莉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几次和其家长交流后我得知唐莉莉最喜欢的外婆在两年前的夏天意外去世了,自此性格本就不开朗的莉莉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最后是对自己教学风格和教案设计的反思,在阅读王珊的《论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边缘化”的发生机制———基于个案的课堂话语分析》后,结合观察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有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内容的传递方式无味,语文文字的枯燥面暴露无遗,尽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设置,但均停留在认词读字上,大多数的只是仍以老旧的输入式教学为主。(2)提问封闭,经常提问一些“是不是”、“对不对”这类极少学生会说“不”的问题,将学生挤出了思维的主场,学生“原发性”声音匮乏。(3)沉浸在教师支配性课堂里,不愿意尝试太多开放式的活动。扪心自问,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作为新手老师的恐惧,害怕自己的教学知识和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开放式活动中的万一。

针对这些问题,我开始改变教学风格,重做教案设计。在教学方法上从输入式为主改为启发式为主,用游戏和活动呈现枯燥的知识点,在每一个工作日的深夜绞尽脑汁设计课堂游戏,设计这些游戏的意图除了更好的传授知识,还有帮助他们班形成团结的意识。我也经常邀请唐莉莉参与其中,鼓励她加入到讨论学习中来,

三.静悄悄的改变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写作活动,如果是以前我想我会按部就班选择几个好的例子展示一下,告诉同学们写作要素,然后请他们各自仿写、展示和评价。这一次我改变了教学设计,一走进教室踏上讲台,我就先问了同学们谁会折纸飞机,大多数男生们都刷刷的举起了手,我请其中比较调皮捣蛋的同学帮我折了一只纸飞机,他兴致勃勃的帮我折好了飞机。而后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的一次性“表演”——我用力地将这只纸飞机掷向了天上,随后飞机缓缓落地。就这一个动作,我请同学们进行画面描写,告诉他们人物不限、背景不限、文体不限,只需要只要包括纸飞机和人物动作描写就可以。结果不出我所料,有的同学写得多,有的同学只能写出一句话。然后我展示了9个字作为提示:有什么、什么样、干什么。邀请同学们一起想象,基于刚才的动作,同学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纸飞机、有小男孩、有房子、有车子,甚至有同学说有悬崖、有赛车、有农场。第二步我就让他们来依序想下去,同学们头脑风暴起来,为自己刚才“挖的坑”努力做填补。结束了头脑风暴后,我请他们将自己刚才写过的进行修改或重写。其中一位男同学的写作成果令我至今难忘,他是那个在自己的画面里选择了悬崖和蛟龙的人,内容是:“寒风凛冽,我爬上了高高的悬崖,心想一定要让自己心爱的纸飞机从最宏伟的高度飞下,我站在崖顶,‘嗖’的一下用力地射出手中的纸飞机,飞机直冲而下,飞过云端、飞过高楼、飞过蜿蜒如蛟龙的河流,然后落在河面,缓缓随着水流驶向远方,我没有给它取名字,它自己有名字:自由。”除了他,每个同学都参与了进来,不仅自己仿写,还要比一比,不仅比一比,还要投票,一节课下来,唐莉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参与了到了其中,很多同学为她投了票,她甚至主动为她喜欢的同学写出的作品投了一票。而唐莉莉的那一篇被我当作例文夸奖了一番,虽只有几行,但却令我惊喜和感动:

小时候

我爱折纸飞机

田野里、草坪上

外婆家长满小白菜的后院里

到处都是

后来

外婆去世了

世界的风雨打湿了我的纸飞机

昨晚我梦到她了

童年的纸飞机

好像又重新飞回我手里

唐莉莉的变化是缓慢的,头几次课的大多数时间她还是用沉默和低头来回答问题,但是逐渐的,她抬头看我的时间变长了,小小的眼睛发着亮光的时间也变长了,我每每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时,十四双亮晶晶的眼睛变成了十五双。在那些班级或男女为集体为单位进行pk等游戏活动中,整个班在一个月内开始变得像一个小家庭,大家开始习惯“合作完成某一个作业”、“女生组成的句子被老师夸了那我们男生也要组个好的”,也经常可以听到“哎!莉莉把你的笔借我一根!”、“唐莉莉!水杯没拿”这样的呼唤。

四.欢迎你!唐莉莉

时间过得,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并没有因为此事找唐莉莉单独谈过一次话,因为不希望她觉得自己是被区别对待的,希望她能够在舒适的课堂环境里自己从课堂的边缘慢慢走入到课堂的中心。

有一天,我收到了唐莉莉妈妈拍的一张照片,是一个挂在床头柜上的小相框,里面是那一首短诗,她说:“最近搬家了,问莉莉想要在自己房间里布置些什么,这孩子也没个主意,我和她爸爸就打算把莉莉小时候的画裱起来挂在她床头,结果她不愿意,拿出一张纸说是游老师和她一起写的,她要裱这张...”那一刻,一切的疑问和焦虑都消散了,我能感觉到唐莉莉一步一步走近课堂的中心,也将课堂中的老师和同学放在了她的心里,而我仿佛就是那个站在门边对她说“欢迎你,唐莉莉”的人。

自从唐莉莉之后,我开始非常注重学生课堂参与边缘化问题,课堂边缘化产生机制有许多,如教育价值取向的扭曲,工具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导致学生个性发展被忽略;教师的负向、不合理期待对其产生消极影响;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教育资本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个性发展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除此之外,教师语言的偏向、课堂类型的不同、课堂设计是否具有情景性都是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参与边缘化的重要因素。课堂边缘化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参与进来,也不是真的不在乎教师的态度、同学的喜爱,他们对于课堂上的一些变化有着自己的观察,但是,是否能够、如何能够帮助他们主动走入课堂中心、成为课堂的主体,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思考的。

五.不再边缘

如果没有唐莉莉,我或许不会注意到这样一群边缘化学生,一直以来,教师群体关注学困生、关注优等生,对于所谓“中间”的学生缺乏关注,他们进步得很慢、他们发言得很少,尤其是唐莉莉这种时常处在课堂边缘的学生。而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吸取他人经验与我自身感悟,得出一些边缘化学生的对应策略:

1.了解和理解学生场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作为个性与群性的集合,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想法和思维方式,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生长环境,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学生的成绩高低、家庭背景,更要知道学生的潜在兴趣、爱好、经历、特长,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看这一间教室。如果可以,还应该尽力了解学生性格、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成因,我们从心理学中可知,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不外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即遗传作用、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熏陶、社会环境沁染等方面。如文中的唐莉莉,外观看来她并不缺少物质上的关注和爱,但是性格却孤僻不愿多言,于是我了解了唐莉莉的生长环境和经历,得知她小时候和外公外婆一起长大,父母忙于工作和生意,在她的童年中占据的时间并不多,大多都是一些节假日才会回到家里,更为日常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由外公外婆来陪伴进行,而前年唐莉莉的外婆由于脑溢血去世,事发突然,对于唐莉莉来说是一次她自己也说不上来有多么严重的打击。亲情是无法代替的,尽管外婆去世后,唐莉莉爸爸妈妈已搬回家里住,但是缺失的浓烈的隔代亲情让唐莉莉从此变得愈发沉默寡言。这样的经历告诉着我,唐莉莉并非生来寡言,她经历了小小心灵的巨大打击,又正逢青春期和初中学业紧张的时期,缺乏安全感,所以出现对许多事物都回避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唐莉莉,我选择的是从环境入手,而不是针对她个人进行教育。班集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载体,班级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调整教学风格,创设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既能够帮助边缘化学生逐渐走入课堂中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良好构建与发展。

2.积极应用教学机智,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

教师应争取学生个体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支持与配合,并尽力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MiIIs)在米德(G.H.Mead) 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如果没有较好较深厚的感情基础和沟通经验,首先应尝试寻找和争取学生个体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支持与配合,如唐莉莉的人生中除了外婆,最主要的“重要他人”就是她的父母与外公,对于唐莉莉的学习与课堂表现,唐莉莉的父母表现出了非常重视的态度,这为我进一步了解唐莉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前提之上,此前我和唐莉莉并未有长期的师生关系,缺乏坚实的感情基础,所以我并不能很快成为她的“重要他人”,但在此期间,我不断在课堂上表现对唐莉莉的重视,课下偶尔与其闲聊,加之她父母的配合与支持,慢慢感受到她对我的接纳。

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协调校内外各种力量的作用,使校内校外的组织与个人,如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会、教育行政部门等协调一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保证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员能时刻掌握学生的最新进展,也有效避免边缘化学生转化中容易产生的家校矛盾。

3.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吸引学生进入课堂

在我国当代中学教育中,边缘化学生是课堂学习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容易被放逐到被教育遗忘的角落中。加强对边缘化学生的研究和教育,帮助他们走出 “边缘”,奔赴中心,不仅能促进边缘化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也能真正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3]多样的评价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思路,同时给了学生更多了解自己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从一张试卷来判断。在进行评价方式的选择时,同样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尽量选择激励、鼓励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对于课堂边缘化学生,他们时常是敏感而缺乏安全感的,需要及时的鼓励。二是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如唐莉莉的写作比较突出,所以在写作课上我会单独将她的例文选出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起来赏析,而不只是生硬刻板的夸奖。

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边缘化”的发生机制研究不仅有利于启发教育实践者的理论自觉性,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实践能动性,为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减少学生课堂教学参与与“边缘化”现象的发生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社亮,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生成机制与转化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6):47-50.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44.

[3]蔡亞平.边缘化学生的课堂境遇与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61-65.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边缘人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边缘人”的表现及矫治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析跨文化交际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