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外语院校提升中文优势的思考

2022-04-02 10:16陈迪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文科

陈迪强

内容摘要:新文科理论背景下,外语院校的中文专业要摆脱简单的“外语+”模式,进行广泛的交叉融合,外语课程应开设有针对性,与中文共通的具有世界视野和人文性、思想性的课程,培养双语思维,从而形成以中国文学为本,重视中国经验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中文。外语教育的“大外语”建构也为中文更深度参与外语类学科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新文科 新中文 大外语 交叉融合

“新文科”建设是近三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重大战略与理论创新,是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全球大变局背景下,关于中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教育强国战略。2018年8月,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發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即四新),这是新文科最早的官方论述。2019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关于新文科战略措施的深化。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这是吹响新文科全面展开的总号角。

“新文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文科发展建设的总蓝图和总纲领,这一新的教育创新理念对高校的外语教育与中文教育势必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外语院校的中文学科设置,或者说如何发挥外语院校中文学科的最大效能带来新启示。

中国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科基础学科,也延展出艺术、新闻传播学等重要门类与学科,包括八大二级学科。中文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的显学,经历90年代以后的沉寂,到新世纪再次成为较受欢迎的学科之一,这与大国崛起、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趋势密不可分。北大、人大、南大、复旦等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大学的中文专业一直是基础性、稳健的学科,引领全国中文学科的发展,也是中文教学改革的“专业主义”者重点关注的大学。常让人忽视的是众多的应用性专业院校的中文学科的发展与探索,比如科技大学、交通大学、理工大学、外国语大学大多设有中文专业。这些院校在很长时间里是以综合性大学为模范,课程设置多因袭综合性大学的中文教育模式。结果由于师资、经验、生源各方面制约,中文专业往往变成公共课教研室,学生不欢迎、领导不重视,造成院校核心专业“求做大做强”而中文学科“求生存、求温饱”的参差格局。但是,“四新”理论的提出,为这些专业院校的中文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文学科要与本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深度融合,互相镜鉴,互相引源,破防出关,抓住走出各自专业困境的新契机。

作为语言教育的外国语院校,办好中文学科,发挥中文在提升外语外事人才文化素养(也是专业素养),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最大效能。反之,外语院校的中外办学资源、国际化视野、多语种的语言优势,也有助于传统中文教育形成“双语、多语”思维的复合型、开放视野的“新中文”。

新文科的灵魂在于“交叉融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教授指出,建设新文科的首要目标就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学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1]这里交叉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利用交叉融合,形成学科的新的创新力,并与时代、社会呼应,培养出既能适应时代发展,又能在行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高端复合性人才。本文以大连外国语大学最近几年的中文办学实践为基础,探讨外语院校中文本科教育新文科实践的几种路径,并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从“外语+”到深度融合的“新中文”

与其它专业技术性院校相比,外语院校与中文学科具体天然的亲缘性,有着共同的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背景。在最初的办学思路中,外语院校的中文学科为了增强本专业的特色,都将中文学科设置了“外语+”的办学模式。将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完整地链接进中文本科教育。整体上,外语教学的时长增加了,课程从综合英语、视听说、时事资讯到英美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等,种类繁多,总授课时达到900课时以上。

但是,这带来新的问题:其一,外语课时占比太大,导致中文专业课程大幅压缩;其二,周课时要达到36课时以上,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外活动的空间;其三,师资的限制。优秀的师资首先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其它专业的英语师资只能退而求其次,常常导致教学活动缺少交流与互动。其四,没有针对性教学方案,将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和模式用于中文本科教学,产生目标过高,方法单一,学生兴趣减退的现象。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困扰着各个外语院校,中文学科仅仅为了外语专业的通识课程教育而存在。

而新文科的理念给外语教学与中文学科都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文科背景下,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学校办学定位紧密联系起来,是激发专业活力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办学定位是不同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学校层次、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等所作出的角色选择,是学校理性的自我认定和评判。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地方性”“应用型”往往是首先要考虑的,从而保证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与当地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由此提高就业率、彰显学校办学能力。课程体系改革在合理继承原有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前提下,增加应用性强的实践课程,包括中文与外语专业课程的重新整合,着力推进由“学科”到“应用”的转变,由“知识中心”教学转至“能力中心”教学。

以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探索为例,新文科背景下,学校将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外语课时由950学时,减至650课时,再减为480学时,一方面为中文专业核心课程提供空间,同时优化了外语课程,数量上减少了,但是课程设置与有效性则大大加强。基本方法是听说读写的模块化,内容上增强了人文思想的通识性。综合英语不仅有英美文学作品,还包括东西方思想史、视听说包括环球时讯与欧美电影,增加了趣味性。口语交际方面开设功能英语交际、情景英语交际、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课程;写作训练则有段落写作、篇章写作。结合专业特点增设了双语的中文专业课,比如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传媒话语修辞等,由有留学背景、英语能力突出的中文学科教师任教。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做了相应调整,着眼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掌握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学鉴赏、创意写作能力,文化创意创新能力,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在中外文化创意产业、中外文化交流机构、或中、高等学校教育及培训机构、文化传媒等企事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中文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保持中文必须的语言学、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写作中文核心能力板块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双语课程,将外语学习的考试工具变成学术研究的阶梯。这样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变成基础强化通识教育,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推进学科交叉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使之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新中文”。

二.大外语、人文性与中文素养

2019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以“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为题做主旨发言,首次提出建构大外语。[2]这是继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之后,教育部再次从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的高度,为外语专业的发展路径明确方向。

这一命题直接呼应了外语教育界对当前外语教育的反思。早在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外语一级学科”之下以语种划分二级学科,调整成五大学科方向,即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和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向的划分表现出“外语学科的内涵变化和对自身功能的重新认识以及定位调整,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3]新文科的概念更简洁地归纳了这种忧思与变革。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甚至人工智能、翻译机器等,都加剧了传统外语教学方式的焦虑。最主要的意见是外语教学要摆脱工具性,建构人文性。有学者倡议重新认识外语学习的“跨学科人文性”和“跨文化性”的復位和建设,从而走出专业发展瓶颈。[4]查明建教授用更通俗简洁的说法概括了这种理念:“英语专业不只是学英语的专业”,他认为英语学习的功利观、实用观导致人们对英语专业的误解与偏见。[5]

新文科倡导学科的交叉融合,着眼于未来与社会,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正是对以上忧思的纠偏与突围,新文科对于外语来说,正是建构“大外语”的“大格局”。那么,同样的人文学科属性,中文在大外语转型中有何作为?首先,中文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及汉语的博大精深,既是外语专业学习的基础,又是英语学习中获得“思想”及比较文化视野的必要途径。“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只是这个专业的最低要求,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基本途径和语言能力准备,而不是专业学习的核心任务,更不是专业学习的全部。”[6]学习外语是为了领略全球文明,学习先进文化技术。吴岩指出“高校要建设新文科,做强大外语,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要培养精通一门外语、会用多门外语沟通交流,掌握一种专业、具有多种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一流外语人才,确切地说,应该是培养懂外语的一流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懂外语”与“一流人才”是有区别而又统一。

其次,中文素养是突破外语水平提高的瓶颈,也是达到一流外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中文所能达到的思想境界,有时决定了外语研究的思想境界。母语一直都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障碍之一,但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发现,母语对二语习得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从语言习得规律、外语学习特点还是从教学法来看,外语的教与学都离不开母语,而且外语教学还可以借助母语特别是通过语言迁移的规律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最后,大外语所应培养的人文性正是在中文学习的背景下展开的。大连外国语大学刘宏校长指出,《新文科宣言》中提出的“创新”是要求外语学科主动求变,以应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格局;而其中的‘守正’是要求我们坚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坚持中国特色的外语学科发展道路。[7]同时,她指出:“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联接其他人文学科的作用。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在于反映、呈现和研究中国经验、中国数据和中国立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要发挥独特的学科优势,去联接历史学、哲学、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促进这些领域的中国成果走向世界学术中心,从而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8]大外近三年的实践正是在传统的翻译、文学、语言三大块基础上,加大区域国别研究,东北亚外事外交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等,这些方向均高度整合了中文世界与外语世界的前沿学术课题,较好地诠释了大外语所提出的“守正创新”之内涵。

三.反思与展望

在建设新文科的探索中,过去在外国语院校仅作为通识教育课存在的中文专业,在与外语学科深度融合中创新赋能,外语院校的边缘学科有了新的机遇,挖掘其新优势成为可能。中文以它的包容力、可塑性,与外语院校各类学科均可以交叉共建。无论有没有设置相关专业,目前国内的外语院校,天然地与国际汉语教育、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国际政治关系等密切联系,其人文属性与跨学科性,借助新文科的理论提升,形成新中文与大外语结构,是未来这一教育领域的方向,中文是这些学科整合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同时,在外语学科中开设中文素养类课程,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用母语掌握外语学习的能力,涤荡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语类院校必须重视学生中文素养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新文科建设意味着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曰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甚至产生一些新生的又科门类,而新又科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9]吴岩也指出:“新文科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这正是新文科担负的四大任务、四大使命。”[10]这四大使命的背后,都有中文专业提供母语意识、汉语思维、文学涵养、民族国家的身份意识、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等思想文化资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文教育如何更深层,更广泛地参与新文科教育,任重而道远。

注 释

[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5期。

[2]吴岩:《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年第5期。

[3]蒋洪新:《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中国外语》2019年第1期。

[4]孙有中:《人文英语教育论》《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6期。

[5]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

[6]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

[7]刘宏:《新阶段新格局视域下外国语大学的发展:新使命和改革路径》,《外语电化教学》,2020年第6期。

[8]刘宏:《外语院校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外语》,2021年第1期。

[9]王学典:《何谓新文科》,《中华读书报》,2020年6月3日。

[10]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基金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度本科教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相关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