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对应联系借课后练习落实语文要素

2022-04-25 15:38孙嘉敏
关键词:课后练习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孙嘉敏

摘   要:语文要素即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为了更好地践行和落实语文要素,教学应相应地设置多个栏目体系,其中课后习题,不仅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更与单元语文要素相契合,理应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抓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课后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7-0016-03

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课文,扭转了传统教材中训练点不鲜明、体系混乱的局面。其中,“语文要素”的创造性设置,更加直接明确了单元、课文所要关注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良好习惯。为了更好地践行和落实语文要素,编者还相应地设置了多个栏目体系,其中课后习题,不仅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更与单元语文要素相契合,理应成为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的抓手。因此,教师要紧扣课后习题的这一载体,深入、全面地洞察作者的编写意图,在整体把握和了解单元编排的用意之后,彰显课后习题的训练价值。

统编版三下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现有的能力水平,教师要结合课后思考题和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于以下三个维度:其一,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关键句和相关图片,学会提取语段中的核心信息,了解作者围绕中心点将意思写清楚的方法;其二,根据语段中的内容,组织学生依循表达逻辑,展开复述;其三,借助语文要素的落实,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探究热情。笔者就以这个单元中《纸的发明》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洞察图表思维逻辑,提炼文本核心内容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因此编者所选择的课文都体现了紧扣中心来构建语段的特点。教师就需要先从解读教材的维度,了解编者的真实性意图,找准课后习题与语文要素、与这篇课文之间的对接点,开启单元落实语文要素的双桨。

《纸的发明》就是一篇具有典型价值的课文,整体结构层次鲜明、语段逻辑思路清晰。编者在课后第一道题中就依照时间之序,通过直观性的图片,将“后来”这个语段的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提炼,为学生做好了示范榜样,然后再相机要求学生尝试概括其语段的大意。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原始能力,学生基本能够借助于默读的方式,对一般性的结构和创作构思进行梳理,但要精准地概括语段的大意,尚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借助编者所提供的方法,发挥习题范例价值,并将课后习题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来。首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提炼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随后,教师将关注力聚焦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关注人们在当时分别是用什么来记录文字的,组织学生按照顺序,明晰人们记录文字的方式:从“龟甲”到“兽骨”,从“青铜器”到“竹片”,从“木片”到“帛”,緊接着鼓励学生用串联的方式,将这些信息按照相应的顺序,说清楚语段的大致内容。其次,教师对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提炼,帮助学生从实践性思考过程中走出来,形成方法的链条,并鼓励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尝试着概括其他语段的大意,从而将课后练习第一道题落实到位。

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充分发挥习题中的范例资源,引导学生圈画了关键词、提取了核心信息、串联了语意内容、复盘了示范练习的完成过程,然后再采用从扶到放的迁移训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同时借助练习为落实语文要素奠定了基础。

二、紧扣典型核心语段,洞察作者表达特色

为了凸显语文要素,编者在单元中所编选的课文都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语文教学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都一网打尽,而应该紧扣课文中的典型语段展开教学。比如《纸的发明》课后练习的第二道题,编者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思考为什么只有蔡伦将改进之后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这一练习乍一看,与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毫不相干,但细读之后则不难发现,其与单元训练的重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师不妨展开教学引领:首先,走进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关注语段中描写蔡伦动作的词语,梳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切断——浸——捣——捞——晒;其次,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依托动作流程示意图,将蔡伦造纸的过程描述一遍;最后,组织学生模仿完成第一道思考题的策略,对这一道题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性提炼,然后播放一段民间艺人“捏泥人”的视频,学习作者有序描写动作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介绍视频中的内容。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将课后习题与这个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栏目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圈画动词、感受人物等操作程序下,相机洞察作者动词连续运用的价值,并将内容与语段所表达的“改进造纸术”这一核心意思进行关联,促进了单元内部资源的有效融合,最终助推表达素养的提升。

三、聚焦文本相关内容,强化口头复述练习

统编版教材设置了语文要素,但教师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将要素设定为教学目标,或者从要素中开掘教学内容,而需要设置言语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凭借文本教学的载体,充分落实语文要素中所包含的实践性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后第二道题“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这一道题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感知与提取的练习,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层面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而需要深入文本语句之中,积极理清文本语段与语段之间、语句与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形成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最终所取得学习成果,可以是对文本内在梳理的内在逻辑图,也可以是以口头复述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解构,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出来。鉴于此,完成这一道练习题,就应该以匹配性的语句设置支架,针对学生进行口头复述训练,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的关键性语句,基于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复述课文搭建平台。这一步的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从课文中汲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对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的时间段分为“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三个部分,在聚焦于书写材料之后,重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各个时代书写材料的“优点”和“不足”。基于此,很多学生就能迅速地圈画出相应的语句:比如描写竹片和木条,就存在“笨重”“不方便保存、携带和阅读”的弊端;而“帛”虽然更加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至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中提炼优缺点之外,还可以聚焦作者的表达策略,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这两个句子都有着鲜明的转折关系,既肯定其优点,又点出了其不足之处。至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阅读、提炼出来的关键性信息,内化在学生的意识之中,继而升华到为什么之前的造纸术不能被流传,并鼓励学生继续运用这种方法自主性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基于课文、尊重课文,但又不是完全将课文内容复制粘贴,而是对其内容进行了划分、归类和提炼,在降低复述难度的同时,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链接以及表达进行了统整性处理。这就为学生后续的迁移运用学习,尤其是语文要素的充分落实起到了推进和强化的作用。

课后练习作为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具体的课文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编者精心设置而成的,既与课文的内容紧密结合,又对应了单元的语文元素,同时贴合了学生内在的原始学情。因此,教师要精准解读课后练习的设置用意,把握教材编者的真实意图,并巧妙地将课后习题的解决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体系中,避免在教完课文之后再专门展开课后练习的研究。只有真正精准解读了课后练习的设置用意,语文教学才能被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王亚琴.《纸的发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20,(27):44~45.

[2]杨琼.创“三多”学教模式,提升线上学习成效——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10):73~74.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