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工作质量的干预研究*

2022-05-27 07:29薛英沈剑英戴珍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物品

薛英,沈剑英,戴珍娟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1.消毒供应中心;2.手术室;3.护理部,上海 201600)

作为医疗机构中一个重要的医院感染控制关键部门之一,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无菌器械的清洁消毒、储存供应的重任,其医院感染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物品相对较多,种类复杂,工作量较大,且各个环节均紧密相扣,一个环节出错即可引起医院感染管理风险事件,产生严重后果[1]。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每个工作细节的严格管理和把控,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管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报道指出,将细节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可更好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医疗机构更好发展[2]。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应用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执行精细化管控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风险控制等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研究实施对象。2019 年6 月30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实施前)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实施常规管理,202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6 月30 日(实施后)引入细节管理模式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分析两个时间段内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未发生变化,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共有20 人,年龄30~50 岁,平均(39.51±5.54)岁;文化程度:本科4 人、大专3 人、中专2 人、高中11 人;工作年限>10 年的5 人,5~9 年的9 人,<5 年的6 人;职级包括主管护师3 人、护师6 人、普工11 人。前、后人员文化程度、工作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细节管理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行常规管理。实施后,重新制定管理规范,成立细节管理研究小组,分别从组织、环境、流程、运行等环节进行细节管理,并作实施前后的对比研究。

1.2.1 组织细节管理 将原来常规管理组织架构,细化为按岗位不同增设5 名组长,分别为去污区组长、检查包装区组长、灭菌区组长、无菌区组长和下收下发区组长,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各区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检查落实细节管理要求;护士长进行全方位培训与督导;质控员每周对5 个工作组的质量督查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组织讨论,最后由护士长确定重点问题作为下周督查重点,促进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1.2.2 环境细节管理 ①将原有的无明显划分区域根据地面颜色明确划分:红色——去污区、蓝色——检查包装灭菌区、绿色——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区、黄色——下收车停放区、紫色——下发车停放区、灰色——生活区。②人员进出不同区域时必须做好相应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在各个缓冲间将标准洗手流程图和防护装备穿脱要求及流程图张贴在实施操作区域的墙面上。③安排固定人员加强不同区域环境的清洁消毒,由组长定期做好质量检查。

1.2.3 流程细节管理 在原有操作流程的基础上,细化并强调了以下细节:①清洗消毒管理。清洗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回收的可重复使用器械完成清洗及初步消毒。根据器械的精密度、复杂性及污染程度选择不同的清洗方式,严格按照科室制订的操作规程进行;将常规器械与精密器械以及特殊污染器械的清洗流程,及其操作规范要求,全部以步骤分解图文表述方式张贴在相应操作区域的墙面上;流程中最大程度采用机械标准化操作,除极其精密易损的手术器械采用人工清洗外,预处理与除锈均采用超声机械清洗,降低人工操作难度,提高清洗质量的标准化程度,将人为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方可进入检查打包区域。②检查包装管理。及时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清洗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器械功能损毁或腐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选择正确方法进行包装或打包,以物品、器械特点和类别等为依据,选择适当包装材料、包装载体如篮筐进行闭合式或密闭式包装,手术器械包装以更符合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硬质容器取代。将器械检查的标准和器械包装规范操作的步骤分解图示张贴在对应的检查包装操作台上(安装在储物架的活动面板上);电脑追溯系统内每个器械包的包装明细及图谱做到随时能查询。包装时双人仔细核对物品数量、规格及重量,详细检查物品的干燥度、清洁度,并加强抽查工作;检查包装密封后的外包装标签,应详细标注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批次、失效日期、包装者及核对者等信息,然后将其置于醒目标记的指定待灭菌区域。③灭菌区管理。扫描追溯系统确定灭菌物品的性质和类别,并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耐热耐湿的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可选用低温灭菌。根据消毒供应管理规范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监测工作。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周做好生物监测,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每日做好生物监测,植入物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等。④无菌区管理。灭菌物品摆放、检查及各项记录,严格实行双人核对,保证灭菌质量100%合格;灭菌后物品按照规定分类、分架存放,并每日2 次做好温湿度检查记录;存放架按照分类以多种颜色铭牌标识醒目标记,以达到快速准确取放。⑤下收下发区管理。醒目标记和区分下发车(紫色)、下收车(黄色),使用后做好消毒并放置于定点区域;发放物品时进行核对和交接工作,详细记录各科室物品的发放及回收,严格控制不良事件。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污染物品的下发车及下收车,禁止使用下收车发放物品,避免交叉污染发生;对物品发放、回收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细化工作职责,并将责任具体到个人,确保各科室所需物品及时得到供应,保证临床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科室回收的医疗用品、可重复使用器械均按等级进行细致划分,详细记录回收种类、数目、日期,合理选择器械做好盛装;存在特殊污染的器械做好醒目标记,明确区分后区别摆放回收用品和器械,防止其他物品遭受感染。⑥追溯管理。应用医院电子追溯系统软件将消毒供应中心与全院所有科室进行系统管理,并在各个流程交接与质控环节(回收、分类清点、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接收等)设置电脑与手持扫码器等相关硬件,予以细节管理控制,使每一件无菌物品具备可追溯。

1.3 观察指标

1.3.1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估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均选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评估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内容主要包含服务意识、包装质量、安全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记录书写等。各内容评分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越高。经验证,该量表结构效度为0.85,Cronbach's α 为0.83,信度为0.88,具备良好可信度。

1.3.2 满意度评估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均选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情况。实施前、后接受调查人员均为50 人,评估内容包含服务、物品回收、包装、发放的满意情况,各内容评分最高分均为10 分,得分高表明满意度高。

1.3.3 风险控制评估 选择200 件物品作为观察和评估对象,观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物品分类错误、延迟供应、器械遗失、功能损坏等消毒供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 软件完成研究中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估结果,发现安全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服务意识等3 项指标各提高约10 分,记录书写指标提高约9 分,包装质量指标提升空间最少但也达到了7 分左右,显示各项评分相比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全部指标评分均超过95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各项评分比较(n=20,,分)

表1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各项评分比较(n=20,,分)

2.2 医院感染管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实施细节管理后问卷调查结果,服务满意度和包装满意度的评分均提高18%以上,回收满意度和发放满意度的评分提高略低,但也达到15%以上。这一结果显示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且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n=50,,分)

表2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n=50,,分)

2.3 两组风险控制效果比较

实施细节管理后,功能损坏、器械遗失、无菌物品暴露等不良事件发生由常发事件转为偶发事件;分类错误、延迟供应、包装材料选择错误和包装日期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下降虽然均明显低于实施前,但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需要持续加强细节管理。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200,n(%)]

3 讨论

3.1 实施细节管理的现实需求

消毒供应中心是保证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的关键部门之一,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及质量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转及整体医疗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是院内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3-4]。实践表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临床工作需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5]。细节管理是目前在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并表现出明显优于传统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6-7]。

3.2 实施细节管理的实际效果

细节管理将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化,明显降低人力、物力浪费,全面改善管理质量,可保证管理工作能够获得更理想效果[8-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节管理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同时表明:①将细节管理模式引入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后,消毒供应工作的每个流程均能够做到规范、标准化管理,严格把控医院感染、医疗风险预防;②提升了其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和制度责任意识;③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无缝衔接,进而保证全程工作的细致性、全面性、安全性;④操作步骤分解可视化,操作难度简化,可使工作人员更好遵守及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各个环节做到细节量化,进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精细”程度获得提高,保证工作整体效率及质量。

综上所述,细节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提升工作满意度,提高风险防控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力支撑全院的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定期对细节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不足分析,针对薄弱环节持续深化细节管理,从而形成细节管理模式的自我完善与不断进化。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物品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胡愈之与桂林文化供应社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称物品
4月广州商业地产市场:供应大幅增加,成交同比上涨
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
图画捉迷藏
健身器械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