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2-05-30 10:48林帅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组剪纸作品剪纸

林帅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非遗文化的教育纳入了学校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多种文化艺术,其中剪纸就是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普遍的代表。因此,近年来的小学美术教材在选择美术知识时特别重视优秀的传统美术,其中剪纸艺术就位列其中。作为学校美术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当如何有效组织好教学,传承并发展这一传统艺术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和传承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一、开发利用剪纸艺术的价值与现状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确定了“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的美术课程的性质和“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利用剪纸艺术,既实践了课标的指向,又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加深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总之,开展剪纸教学有利于拓展教育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养。这对打造学校教学特色、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尽管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育人价值,然而笔者却发现现阶段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一些剪纸教育者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专业素养,要么直接忽略了这一教学内容,要么就是在剪纸教学中放弃了传统剪纸语言以及内涵的表现,而追求的是快速剪纸方法与效果。(2)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不高,不甚了解,并且在生活中极少运用剪纸这门艺术,完全凭空想象。(3)目前剪纸教学缺乏规范的教材和正确的示范,教学也缺乏对剪纸艺术文化内涵的渗透与剖析。

二、扎实推进剪纸艺术进课堂的实施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美术科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与尝试,采取了如下应对策略:

(一)师资培训,保障教学任务落实

良好的师资是学校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作为美术老师,要想适应当前美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就必须要加强多样的美术技能的训练,能掌握或体验全面的基础美术技能,并注重在某一两项上有扎实的功底。因此,为了保障剪纸艺术课程的实施,我校美术科组教师多次前往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大师——饶宝莲的工作室学习,参观宝莲艺术馆里剪纸作品,了解佛山纯色剪纸和铜凿剪纸的传承经历及创作要领。除了“走出去”,我们还特邀请非遗传承人懂东莞石龙老艺人叶安走进学校,手把手教老师和孩子们剪纸步骤及要领。

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科组教师为尽快推进剪纸课程的实施,特意利用每周固定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剪纸技术交流,并定期上交教师个人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科组教师的剪纸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二)主题教研,探索剪纸教学经验

学校美术科组在学期初确定了“剪纸艺术教学实践探究”的校本教研活动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在开课前,科组先探讨了剪纸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剪刀剪;另一种是用刀来刻。目前全国打着中国艺术特色学校的旗帜做出的剪纸艺术基本是刻纸。刻纸也是剪纸中的一部分,但是缺少了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含金量。它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法,便可广泛普及。剪纸则为不同,这里的剪纸指的是用剪刀去剪,一把剪刀的艺术,可以创作出无比精细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镂空的雕花艺术,多彩的套色剪纸,精细的阴阳法,都是靠着一把普通的剪刀与一对灵巧的手。因此,我校确定了用剪刀剪的方法来开展剪纸艺术的普及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基础的造型能力。

接下来,我们在各年级开展了剪纸课程的汇报研讨课活动,如岭南版一年级的《大花瓶》,二年级的《有趣的剪纸娃娃》,三年级的《剪团花》,五年级《剪出缤纷的生活》等课例,从中探索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

1.确定由浅入深的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剪纸水平。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教师要首先训练学生画线描的能力,逐步掌握绘画的技巧,从而为剪纸的开展做好铺垫工作。其次,各年段学生的剪纸教学目标也应有梯度:(1)低年级的阶段的学生首先学习单色剪纸,这是剪纸中最为基础部分,单用红色喜庆纸剪出各种造型,如形态各异花束,生动活泼的动物,寓意吉祥的饰品等让剪纸变得生动而有趣,不再是一层不变的团花,丰富的多样性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2)中年级的学生要学习折叠剪纸,折叠剪纸顾名思义就是将纸对折多次进行裁剪,展开后便形成了一幅完整具有观赏性的作品,形成对称或者是以一个单元图形为基础反复出现的图形。这种剪纸比单色剪纸复杂,它不仅讲究了技法,还让学生对图形的构思以及造型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达到艺术的传承。(3)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拼色剪纸,也就是套色剪纸。它运用了多种技法的混合,操作难度大,具有较强挑战性。同时,它包含了丰富生活内涵与各个民族的特色,也是对美术多种表现形式的呈现,因此也有极强的表现力与趣味性。

2.探索活泼有效的教学模式,扎实提高学生的剪纸技能。(1)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给学生介绍这些剪纸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还可以运用玩游戏、唱歌谣、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和剪纸作品的崇敬和热爱之情。(2)细致讲解技法,耐心指导创作。教师一定要详细讲解剪纸的造型方法,然后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制作剪纸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学生实践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将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及时解析,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与合作式教学,同时还需鼓励并激发学生发挥的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尝试制作出更新颖、独特的剪纸艺术作品。

(三)常态教学,普及剪纸艺术技能

将剪纸艺术拉进课堂的前提,还是要确保完成国家安排的课程教育,那么,剪纸教学的课时应该如何确定?针对这个问题,我校的美术教师团队进行集体的教研破关的活动。我们先将书本中的剪纸课程分成繁、难、偏三大项,然后进行知识的整合且大胆合并,最终确定了双周一课的安排。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确切的感受到,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这不但没有影响到国家课程的教授,反到是极大促进了国家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学以致用,多种形式传承剪纸艺术

(一)组建学校社团

在“剪纸进课堂”课程开始大约一学期后,学生们剪纸的水平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为了再次提高学生的学習兴趣、高段的学生将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剪纸艺术。学校同时创立了线描画社团和剪纸社团,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培训。这两个社团的成立,使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更高层次的培训,剪纸水平得到飞跃提升。

(二)搭建展示平台

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有展示的空间,并且能检验剪纸的学习成果,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活动与节假日,让学生们自由的创设情景并且展示自己想法与剪纸艺术作品。

1.班级里小舞台: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并在班级开辟出“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让学生随时有表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自信心。

2.学校中大舞台: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楼道、教室等地方布置师生的剪纸作品;在校级刊物及校园网中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在“六一”等一些重要的节假日举办专场展示活动,展现学习成果。

3.比赛精舞台:选拔优秀的学生作品代表学校参加重要的赛事,为学校争夺荣誉。

4.社会广舞台:组织并鼓励学生集体或个人参加社会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现学校的剪纸特色教育。如举办“剪纸进家园”的活动,不但让学生练习、展示剪纸,还让家长了解认识了剪纸的魅力;通过与多校合作的方式,进行剪纸艺术作品展的巡回展览,让学生的剪纸作品走向更广的地方。

通过不同的展示活动,我们分明感受到学生对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2018年2月5日,我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其中获评的三个项目之一就是“剪纸”,这让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更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总之,学校美术科组在开发利用剪纸艺术课程之后,在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始着手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以期形成一个有梯度、完整的教学体系,打造学校美育特色,并将这一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普及开来。相信努力探究的最终,回馈给广大师生的,必定是“满架蔷薇一院香”。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科组剪纸作品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