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背景下“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2022-05-30 10:48苏少伟
师道·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元法主体作用

苏少伟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要实现“双减”的目的,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双减” 背景下实施减负增效,是每个一线教师思考的课题。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的“学案”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果,质量的作业设计质量高,作业规划个性化,真正的让学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作业的乐趣……让我镇公办初中的教师“眼界大开”。为提高公办初中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公办初中中大力推广“学案”教学。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也初见成效。下面就从对“学案” 的认识及改进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学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三大改变

第一是对预习的改变。过去教师只会向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但具体怎样去预习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对预习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也不知道该具体做些什么,自觉的学生倒还会去看看课本上的内容,做做课后的练习,更多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当预习一回事,预习没有效果,也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由于“学案”包括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预习要求(列出要掌握知识,有填空、选择、问答、思考等形式呈现)。使学生的预习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也更乐意按老师的预设去预习了。所以“学案”的应用让预习落到了实处,不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第二是对上课形式,教学方法或手段的改变。“双减” 背景下,既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也要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提高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学案教学”的出现,让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从传授知识的权威者到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参与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引路人、激励者和鼓舞者。而“学案”的使用,在上课形式、教学方法上都作了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如华师中山附中杨校长所说:“学案”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讲学稿”的2.0升级版,让学生把握思维空间,教会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生,有效的实现课堂增效。

第三是对作业布置与检查的改变。“学案”更多体现在课堂练习和习题的精准设计,课后作业的总量控制和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要求,更符合“双减”的要求。有了”学案”后,作业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作业结构上的变化,更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再是单一的课后练习、习题,有了预习作业、资料准备、章节知识、练习习题巩固、课后扩展等,真是丰富多彩。大部分的作业在设计上是融合了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并有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创新性作业,作业基本上都能在课堂上能解决,回家的作业少了,老师作业的批改少了,更多的是课堂交流、教师点评,更体现了“双减”的精神。

二、“学案”是充分突显学生学习主体和教师教学主导作用

“学案”的使用目的就是先让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去探索知识,并体验知识的形成以及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有凝惑的问题利用小组合作或小组之间的交流作进一步的学习,这充分突显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突出,是否就消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答案是否定的。这体现在“学案”的精心设计上。“学案”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学案”的完成是经历了“个体—集体—个体”的生成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让“学案”内涵更科学更合理。“学案”所包含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要学生掌握哪些具体知识、指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及能力的扩展,学生通过“学案”在教师预设的目标、重难点及学习要求下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更精准;其次是体现在课堂上,课堂上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解决凝惑的问题、画龙点睛的点评等过程中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使用“学案”是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是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效果更好。

三、“学案”的两个改进

“学案”使用时间上的改进。“学案”是“讲学稿”的2.0升级版,在我们学校的使用还不到一个学年,据了解它在中山的成长至少有三五个年头了。在“学案”使用时,普遍是第一天上完课后才发第二天的“学案”。这样操作是把新知识堆到第二天一起解决,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对知识和问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由于学生参差不齐,后进生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内化。

“学案”在使用时间上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天下课前约10分钟发放“学案”,让学生对容易学会的知识及时掌握、对一些简单问题及时解决,对凝难问题先作简单讨论。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分散学习的知识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对凝难问题先作简单讨论,对中下生进一步探索有指导方向的作用;有利于尖子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扩展知识;有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足够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内化知识。第二天前15分钟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和反思小结。接下来约5分钟进行检测,验收学习成果。检测既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及时反馈,也是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学案”检测环节的补充或使用方法的改进。有些“学案”没有检测环节,需要补充检测内容;有些“学案”有了自我测试(课前检测),还需要改进,检测内容用另外纸张印刷,使用时间上也要把握得当。“学案”的使用,让不层次的学生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课堂已不再是鸦雀无声的课堂,倒是热闹非凡。许多人担心活跃的课堂教学能否应对升学考试?使用“学案”的教学实效性到底怎样?我认为增加检测内容,利用合适时间检测、做好反馈,用来解决“学案”与升学考试的矛盾是很必要的。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为例,阐述“学案”的特别之处。学习目标:能用加减消元法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重点:能用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难点:加减消元过程。学习过程如下。

合作共探

阅读课本94页,并完成以下问题:例1 观察方程组3x+2y=133x-2y=15

(1)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 答:x的系数 ________, y的系数 ________ ;

(2)上述特点对解方程组消元有否帮助?答:两个方程 ________可消x, 两个方程 ________ 可消y,

例2 解方程组3x+2y=133x-2y=15

解法一:  解法二:

归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________ 或 ________ 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  ________或 ________ ,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 ________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 ________。将“二元”转化为“ ________ ”主要步骤:①加(减):消元,化二元为一元。②求解:分别求出x,y。③写解:检验后写出方程组的解

应用再探

例3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1) 3x+7y=9-7y+4x=5    (2)x+3y=-6x+y=2

归纳:加减法的条件是同一未知数的系数  。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解方程组(直接快速写出方程组的解)

(1)2x-y=8-y+x=1 x=y=

(2)x-2y=5x+2y=1 x=y=

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1)x+2y=93x-2y=-1

(2)5x-2y=63x-2y=15

(3)0.6x-0.4y=1.10.2x-0.4y=2.3

预习探究

阅读課本P95内容,探讨解下列方程组的最简方法:2x-y=24x+3y=6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元法主体作用
换元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微元法”在含电容器电路中的应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浅析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