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引入传统文化来丰盈小学语文课堂

2022-06-09 07:57蒋如琴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2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蒋如琴

摘要:现阶段,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依赖感持续降低,传统文化不断被削弱,对小学生的影响尤为显著,作为教师,应当警惕这一现象,及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根植传统文化的基因。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小学教育无疑非常重要,小学生已经开始对整个世界形成一种基础的情感价值观,其品格也在逐步的养成中,而这便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最好的时机。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既能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又能丰盈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利用汉字教学,传播传统文化

作为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身上都铭刻着深深的烙印,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是什么、历史是什么、过去的人们又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因此,要想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就应当从汉字开始,通过识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如在教学《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社”字的甲骨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社”字的右半部分是“土”,其形状犹如一片嫩叶破土而出,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感。笔者此时为学生引入“社”字的本义——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感谢土地滋养万物、赋予生命,用祭祀的方式向大地之神表示谢意。和 “社”字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字是“稷”,“社稷”这个词经常在古装剧中出现,很多学生误以为“社稷”指的是江山。其实,“稷”主要指谷神,我国自古以礼仪为重,在儒家的礼仪中,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封建社会的帝王在即位以后都会举行祭祀土地社火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发现原来“社 稷”一词有这样丰富的意思,根本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教师在讲解生字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汉字如何拼读及书写,而是应该重点为学生剖析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源,知道它最初的意思是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汉字。

二、利用解词环节,渗透传统精髓

语文学科最有价值的内容往往隐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也就是一篇文章中最为经典、最引人深思,同时最值得深入品读的重要词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发掘这些重点词句,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词句好在何处,还在合适的时机嵌入一些经典名句,让学生了解这些词句背后的文化元素,无疑会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试着判断“骄傲”在原句中的意思。就此问题笔者开展了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原句中的“骄傲”指的应该是“自豪”,因为比起陶罐,铁罐无疑更加结实,肯定为自己的长处高兴。有的学生认为:原文中的铁罐总是看不起陶罐,认为陶罐没什么了不起的, “骄傲” 一词在文中应该指的是这一层含义。笔者适时总结:铁罐确实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比陶罐结实,所以看不起陶罐。感謝两位善于思考的同学,老师真心为你们骄傲,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一段经典的句子。随后,笔者在课堂上嵌入《古今贤文》中的经典语录: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骄傲;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虚心。并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思考哪里符合铁罐,哪里符合陶罐。这样既渗透了传统文化精髓,还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

课堂教学应当将最经典、最深刻、最具文化意蕴的内容带给学生,这样才能落实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解词语的内涵时,不仅需要调动学生思考,还可以适时穿插经典名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利用“素读”模式,感悟经典魅力

教师应当倡导学生仿效古人“素读”之法,亲近文学经典,亲近传统文化。所谓“素读”,指的是不刻意理解、不生硬剖析,而是通过诵读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做到熟能成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课文《古人谈读书》由三则文言文构成, 记录了古人有关学习、读书的言论,分别选自《论 语》《童蒙须知》《曾国藩家书》。笔者在教学时效仿古人,让学生通过“素读”来亲近这些经典。首先,笔者和学生一起梳理文中的生字词,为学生的“素 读”夯实基础;接着,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古琴曲《鸟鸣涧》,为学生创造“素读”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这三则文言文中, 通过响亮的、清晰的、字正腔圆的方式,读出这些文言文,不求逐字逐句理解,但求熟能成诵。通过“素读”的方式,学生真正地走进了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课堂上开展“素读”模式,教师务必精选传统的经典文集,这是开展“素读”的前提条件。不要求逐字逐句理解,只要学生可以熟能成诵,便完成了“素读”的目的。

四、强化课外阅读,吸收传统文化

在小学阶段,想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 不能只依赖于课内教材,还需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相应的素材。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知识。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素材,并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提炼课外阅读素材中的文化因子,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特意为学生推荐了《山海经》这部古代典籍。一方面,很多神话故事来自《山海经》;另一方面,《山海经》中包含了大量地理、历史以及文化知识,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很有帮助。然而,《山海经》抽象晦涩, 小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为学生制订了阅读策略。全书共18卷,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奇植异兽占据了大量篇幅。笔者引导学生发挥画画的长处,抓住书中的关键词,用怪诞的图形和鲜艳的色彩展示他们读到的神奇异兽和植物。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山海经》,笔者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筛选及主题汇总,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阅读。如以治疟疾的奇植异兽为类目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阅读《山海经》中的“祝余” “类”等描写。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古代典籍,并指导学生阅读,从而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和温暖的话题,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植传统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潘新.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20(36).

[2]沈丽娜.晶味经典古诗 丰厚文化底蕴[J].小学生(中旬刊),2021⑴.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