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习题价值 促进深度学习

2022-06-22 16:55吕彩虹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分配律倍数新知

吕彩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授之后学生一般要进行相应的练习。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诊断新课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进行内化、拓展及延伸。然而,在实际的课堂练习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上课似乎听懂了,但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时总有些人会出现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度学习,从而让表面上的“听懂”真正转化成新的认知?下面结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的练习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习题价值,让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认知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习题呈现】

“因数与倍数”的练习二中的最后一道练习是这样的:

设计意图:体会并解决较复杂的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习题教学】

一、在迁移中积累思考的活动经验

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进行数学抽象的前提。因此在呈现问题时,先把“你有什么发现?”隐藏起来,只关注问题本身,降低学习的起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学生们在明确题目要求后计算解决这两个问题,很快得出答案:

(1)(14+21)÷7=35÷7=5;

(2)(18+27)÷9=45÷9=5。

答:14、21都是7的倍數,14与21的和是7的倍数;18、27都是9的倍数,18与27的和是9的倍数。

教学片段:

师:第(2)个问题的难度与第(1)个的相比怎么样?

生:差不多。

师:既然差不多,为何出两题呢?这不重复吗?

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思考片刻)我觉得这里面有规律!(一学生兴奋地说)

师:真的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想好与同桌先交流一下。

(立刻有同学转向同桌,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举手)我认为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师:你能确定所有的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不敢确定)

师:那怎样才能证明?

生:再写几组看看!(迫不及待地动笔……)

师:写得完吗?

生:写不完。

师:那怎么办?

生:……(一时不知道怎么办)

师:你能换个角度来思考吗?可不可以反过来证明?找到“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而它们的和并不是这个数的倍数”?记得找特殊的例子试一试。

生:(动手尝试)找不到反面例子。

师:找不到反面的例子,那也可以说明这个规律是存在的。

同学们真棒。你们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了数学的规律。能把这个规律再说一遍吗?

生:……

片段反思:练习不仅仅是做题目。解决某一个问题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后,促进他们养成主动思考、找到数学本质的思维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到规律,会让学习变得简单、变得轻松,数学知识也就变得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引导孩子们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相同难度的题目会反复出现呢?”“让我们从中找到规律。”这样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给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在追问中延伸思考的数学触角

教学片段:

师:你思考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努力思考,长时间的沉默)

师:14÷7=2,表示?

生:14是7的2倍。

师:还可以怎么表达?

生:14里面有2个7。

师:21÷7=3,表示?

生:21里面有3个7。

师:(14+21)÷7=5,表示?

生:14与21的和里面有5个7。

生:哦,我好像明白了!感觉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师:是吗?我可没看到乘法呀。(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的除法,对于“除以一个数就是乘这个数的倒数”并不清楚)

生:这里虽然没有乘法,但解题的思路却与乘法分配律是一致的。

师:你能把(14+21)÷7计算时分配的过程呈现出来吗?

板书: (14+21)÷7

=14÷7+21÷7

=2+3

=5

生: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一脸兴奋)

片段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本身的探究、理解、掌握和应用,让他们真正经历和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当学生迁移用熟悉的旧知解释新知时,新知与旧知之间也就建立起链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成了认知结构拓展的过程。数学建模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建模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习题练习不仅只是做题,而是成为解题的主人,从解题中吸取解题的方法与思想,延伸数学的思考触角。

三、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质变转身

教学片段:

师:刚才的发现是“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和就是这个数的倍数”,你对这里的“两个数”有想法吗?能修改吗?

生:(思考片刻)能!能改成“三个数”!

师:“一定能”还是“可能”?

生:……(答案有所犹豫,部分同学不敢确定)

师:你能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老师和同学?同桌互相交流。

生:刚才既然用分配律算出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和就是这个数的倍数,那三个数也是一样的道理。

师:你们赞同吗?动手试一试。(学生很快举例证明三个数的情况也是可以的)A0835152-84DB-4BF2-B518-40FC70401A18

三个数可以,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把“三个数”还可以改成“四个数”“五个数”……直到“无数个”都可以!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应该为自己点赞。(孩子们脸上露出自信而又幸福的笑容)

片段反思:变,是创新思维的必备前提,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学好数学非常重要的法宝之一,能够体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教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棵树”,但学完之后,学生应该掌握“一片森林”。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引导学生将认知逐步拓展,做到举一反三,促进学生思维的角度、速度、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在拓展中诱发思考的系统效应

下课时,班上的一个女生迫不及待地将手高高举起,兴奋地说:“老师,我还发现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停顿片刻,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片段反思: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课堂上,教师从讲解到引导,从搀扶到放手,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学生从自发到自觉、从发现到创新,用智慧走出一条新路。当数学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时,习题已不是学生负担,而是他们进一步前行的助手。这样的习题教学才更有生命力,才能让数学的种子生根发芽。

【教学思考】

儿童对新事物的认识一般从表象开始,通过一定量的活动,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体会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为此,习题教学也要遵循这样的学习规律。

1.习题是激发兴趣的兴奋剂

围绕“倍数找规律”的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算式的表面意义出发:“14÷7=2表示14里面有2个7,21÷7=3表示21里面有3个7”,得出:“14和21里面一共有(2+3)个7”,进而迁移“乘法分配律”认知结构,深化对新知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认知拓展的过程,从有惑到释疑,再到豁然开朗,习题真正成为探究的工具,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兴奋剂。

2.習题是思维发展的催化剂

学会数学不仅仅是会解题,解题并不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的更高层次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也并非教师教得多么难或深,而是学生能将新知的学习与已有经验、心智相融合,并且主动建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学习。当理解了“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他们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后,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基于原题,又不止于原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几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和都是这个数的倍数”,将学生的视野放大,透过一棵树看到了一片森林。

当学生的思维打开后,他们已不局限于原有的空间,思维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孩子们拥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可能,进一步得出:“几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主动实现了由“加法”到“减法”的思维跨越。

3.习题是培育素养的增稠剂

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找两个数和的倍数上,习题仅仅只是做题而已,当学生由找两个数和的倍数发展到找两个数差的倍数时,习题不仅仅是做题那么简单了,它已从知识工具上升到思维凭借物了,已成为学生思维发展,乃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增稠剂。

习题在数学学习中作用不言而喻,用好它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为此,教师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习题的价值,让习题从单一训练走向发展多元思维的平台,成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切入点。A0835152-84DB-4BF2-B518-40FC70401A18

猜你喜欢
分配律倍数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倍数魔法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