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深入探究

2022-06-22 00:06李青梅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冯至蝎子自然段

李青梅

《表里的生物》(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是冯至先生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性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作者当时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当他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他对此充满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很痛苦。有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对“我”的推理精神十分欣赏。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子,用有限的经验对陌生的事物做出自己判断,从大人的“解釋”里为自己的判断寻找更“确切”的依据,从而笃定了自己的“认识”——尽管那是儿时的臆断。《表里的生物》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说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呢?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能够体会文章的表层故事,更要走进文本的语言文字里,真正读懂文章、读懂冯至。

一、读评结合,由表及里说故事。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通过朗读引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在读中流露出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的体会更真挚、更深切。教师同时要引导其他学生说出自己听了同学的朗读后的感受,并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价,让读与评相得益彰,使学生既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读议结合,由表及里思因果

在文中,“我”起初猜测父亲的表里边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后来也证实了“我”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最后又猜测是因为蝎子有好听的声音才被父亲关在他美丽的表里。这样的猜测结论,无疑是天真、无理的,而且这样的结论明显有悖于事实和科学的,毫无价值。可是,如果我们还原“我”推理的整个过程,也许会有别样的感受。教师要以“我”第一阶段的猜测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我”对父亲表里声音的第一阶段的猜测是:表里边一定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那么,“我”这时的猜测,也就是课文第9自然段中“我想”的依据是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8个自然段,梳理出两层依据。(1)是“我”的经验与“我”的发现之间发生冲突。课文第1自然段中写了“我”的生活环境。“我”住在一个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没有机器的声音;早晨的鸟叫、夜里的狗吠、夏天的蝉鸣、秋晚的虫唱、钟楼的钟响、街心的弦音。在这种生活环境中,无论哪一种声音,背后都是活的生物。由此,“我”对声音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或者经验:凡能发声者,必有生命,且不易看见。而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写到了“我”的生活发现:父亲的怀表无生命,却也能发声。由此,“我”的经验与“我”的发现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并由此生发出“我”的疑问:没有生命的怀表,何以能发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冲突,“我”很“缜密”地猜测:父亲的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2)是父亲的表现:“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只许听,不许动”“小孩子不许动表”——禁止“我”动表。正是父亲这样的“禁令”,客观上推动了“我”的猜测:这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这个阶段,通过“我”的经验,再到“我”的疑问,最后是“我”的猜测,构成了“我”对“表里有生物”的“推理”过程。这整个过程充满想象,但每次想象又都合乎“情理”,且前因后果的逻辑性很强,让读者几乎找不到任何推理的破绽,完全被“我”的节奏给带走。所以,与其说“我”的猜测和推论极其幼稚和毫无价值,不如说这是一个孩子在对“表里的声音”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推理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不正是很多“真理”的诞生路径吗?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一过程,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激励他们能一直保持爱思考的习惯,对身边事物和现象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好奇。

三、聚焦“父亲”,由表及里懂父爱

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显性框架,是“我”的不断发现、猜测、证实及继续推测“表里的生物”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写到了“父亲的表现”,甚至助推了“我”的“推理”进程。让学生读懂这一过程,也就读懂了父爱。全文对父亲的描写不多,大致如下:第一阶段(课文第1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只许听,不许动”“小孩子不许动表”;第二阶段(课文第10自然段至第17自然段)——“父亲笑着对我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第三阶段(课文第18自然段至第19自然段)——“父亲没有回答”。父亲的这些表现,有时是无情的拒绝和“不许”,有时是“谎言”的欺骗,有时是冷漠的“不回答”。从表面来看,父亲的言行似乎忽视了“我”的好奇天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然而,稍做探究,对父亲的形象可能会有另外的认识。

父亲为何一直不许“我”动表?而且这种“不许”,一以贯之,可能贯穿于“我”的整个童年。首先,从文中第5自然段“我一边说一边就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这一段中的“立刻”一词,写出了父亲见到“我”想要动表这个举动之后的迅速而紧张的反应。这个迅速而紧张的“拦”的背后,是什么原因?结合冯至先生的相关背景资料:到了冯至父亲这一辈,家道衰弱,只能靠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六口的生活。可知,怀表对于父亲,对于整个家庭而言,都是一件相当贵重的家产。因此,父亲不许“我”动这样一块怀表,甚至编出“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来吓唬“我”,实在是情有可原,是可以理解的。其次,父亲“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时,会主动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也会主动打开表盖让“我”看看表里的“美丽世界”——满足了“我”对表里世界的无限好奇之感。这样的父亲,又何尝不是温柔与慈爱的呢?再者,父亲的“不许”禁令与“小蝎子尾巴”的谎言,虽然是父亲主观上禁止“动表”,但是这些表现却恰恰在客观上激发了当时充满疑惑的“我”的种种想象,也从客观上激发了“我”执着探究某一现象的意志力,更客观地让“我”养成了通过已知去求证未知的钻研态度。设想,如若是“一问即答”“一求即应”的父亲,能培养出具有这样思维的孩子吗?从这个层面而言,不能说是朴素的父亲有意为之,但至少有“无心插柳”的教子之道吧。

四、研读细品,由表及里悟情怀

文章中有不少句子,唯有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之后,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句子所表达的表层情感与真正意味。如课文第1自然中“但是,过了一会,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这一句,貌似是“我”的感叹,感叹表里世界之美。倘若结合“但是”“还是”等词语,不难读出“我”在父亲盖上怀表之后的感叹,实际上是“我”在回味刚刚我所见到的表里的那个“美丽世界”,这种“回味”中又带有满满的遗憾与无奈之感。又如课文第17自然段中“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这一句,“多么”强调了蝎子的丑恶与恐怖,“这样”强调了表里世界的美丽,“为什么”表明了“我”对于将如此丑恶与恐怖的蝎子放进那么美丽的表里这一现实的不解、惊讶,甚至是不满。“但是”一词,又立刻将“我”的这种不解、不满的情感转向自己的猜测被证实后的愉悦,自己的思考探究有所得时独有的心理状态。再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不说了”这段话总能引起读者的诸多共鸣。“这样的话”显然是指课文第20自然段中的“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又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是那样童真、那样的欢快、那样的空灵,而且快乐了很久,童真了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当然是长大了、懂得了“表里的生物”之后;“不说了”,包含了成年后的“我”太多的人生感喟。

冯至先生的这篇回忆性散文,能让学生在感受到童年的“我”的那种天真、趣味、充满好奇之余,又多了一层成年人的人生喟叹。F1379016-03FA-4B09-86C0-2D7E6DE14186

猜你喜欢
冯至蝎子自然段
一本书的支持
秋天
最美的死亡
最美的死亡
黄色的小蝎子
美丽的秋天
蝎子
蝎子
蝎子
冯至盛名之下贵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