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2022-06-22 02:27杨翠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双减习作

杨翠

“双减”政策之下,提高课堂教学率已成为落实减负、提高质量的核心抓手。结合对“双减”政策的解读及教研经验,笔者对“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一、准确解读教材,精准把握内容

1.整体入手,了解全套教材及本册教材的整体构架。教师要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与基本理念,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梳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梳理知识和要素的学习梯度。要对每一册教材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几篇课文组成、这些课文的文体是什么、有几篇习作以及分别写什么内容、口语交际有几次以及练习的话题是什么、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是什么书、附录中包含几个附表等等,做到了然于心、默念熟记。

2.解读单元导语,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组合整个单元,在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前都设置了单元导语页,单元导语页中明确阐述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只有树立单元整合解读的意识,认真读懂单元导语页,才能确立好准确的单元教学目标。

3.了解单元内容组成及功能,读懂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价值。三年级至六年级的统编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由单元导语页、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组成,部分单元穿插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等板块。单元内的课文承担着学习及运用语文策略的任务;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策略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其他穿插了一些实践练习的板块;习作落实的是习作语文要素。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各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先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再仔细读课文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部分,包括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题。知道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价值,分清这篇课文对于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的承担作用。

4.亲历完成课后练习题,正确读懂习作页。对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建议执教老师亲自做一做,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确定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在交流平台中梳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读懂习作页,如不想创意写作课堂,也可直接按照习作页的内容文字进行教学。

5.找到本单元中的重点课文,进行研读精磨。找到最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最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价值的课文,进行精读,细细咀嚼课文中的每一个文字、语句和段落。特别是对一些难读的课文和长课文,更要精读、研磨并提炼。

6.触类旁通联系读,整合设计教学思路,突出对文本表达的揭秘。教师要结合单元导读页、课后练习题、交流平台再读本单元文本内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流程如何导入、如何一步步落实目标、如何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兼顾语文课的常规环节等问题,并加强对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来进行深度解读。

二、潜心备课,做好预设

“双减”政策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备课环节。做好课前准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时,教师要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和语文教材,对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对课程训练点、拓展点进行预设。备课时要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精准定位课堂学习目标,做到:了解学生,确定策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把握方向;熟知内容、重点难点;选对方法,突破难点。对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重视。“精炼课堂教学内容”要从两个维度来把握:一是精准把握教学重点。要处理好“少”与“精”的关系,树立日清、堂清的意识,做到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有效的教育教学任务。二是精心设计教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让课堂教学的“量”和“质”齐头并进,有质有量,质和量相辅相成的关键就是要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实现入脑入心的学习。

三、精心设计,形成教案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贯穿始终的灵魂,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减负提质的先决条件。教师要进行科学设计,做到表述少而精。首先要先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寻求语文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衔接点;其次是解读教材,探索教材中文本知识的思辨点,通过研读单元导语,联系单元知识来确定教学目标;最后是结合学情,探索恰当的育人点,渗透情感教育。此外,教师还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及时更新教学目标,使目标准确、可实施、可检测。

2.精准定位,突破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既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任务,又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更是教师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教学重点要有很强的指向性,难点要有明确的层次性。在教学中要突出教学重点,讲解时应语言简练,用词准确、清晰,语气快慢适度,必要时适当反复。针对教学难点,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生动、形象、直观地去讲解,用适切的举例、恰当的方法予以疏导,易混淆或易出错的问题还要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一是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丰富的图像视频等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二是要结合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三是要创设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重难点。

3.优化教学结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全方位地把控好各个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当学生的配角,引领学生独立学习,充分给予学生自主体验、感知、领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呈现要符合内在知识逻辑结构。教师要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教材呈现内容的理解,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以便在讲解知识点时有层次性、完整性、直观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中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课前,教师要教给学生独立预习的方法,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中,尽量增加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发现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在课后,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進一步思考和了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AF9DA212-F27C-48ED-B9D1-A092D886E1D4

(3)合理分配教学结构密度。课堂教学结构的密度分配是指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除了在教学设计中预先计划教学环节的时间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时间,合理分配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进行互动的时间、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的时间。

(4)精准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但又不能刻板地按照计划进行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课堂教学节奏要随着学生思维的变化而变化。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期要开展快节奏的教学活动,在学生思维的疲惫期要开展趣味性、慢节奏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教学节奏要符合学生的注意规律。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注意规律,知道学生注意最集中的时间、最分散的时间,能依据学生注意的变化及时对课堂教学节奏做出调整。第三,教师的语言节奏要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与强弱快慢节奏。对关键词的语调要提高,语气要加重,要放慢速度,吸引学生的注意;要精准设计问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第四,利用小组自由讨论改变课堂教学节奏。要通过分组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紧扣语文要素,巧用课后练习。语文要素在课后练习中有明显体现。教师要将课后练习巧妙运用于备课、教学及拓展阅读中。要善用课后练习,围绕课后练习开展教学,牢牢抓住这些训练点,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落实好语文要素。

四、提升课堂调控能力,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1.创新课堂纪律调控方式,避免以批评为主的课堂纪律单一调控方法。

2.将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到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发言、课堂表现、作业反馈以及情绪变化等每一个环节的状态,及时督促指导并想方设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3.学习任务布置要科学合理。正确呈现任务顺序、合理安排任务难度和任务数量,并在课堂上做好课外的指导与延伸。

4.提高课堂作业批阅效率。落实“减负提质”要求,教师需高度整合教育资源,采用聘请小助手、小组内互批互改、重点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等批阅方式,高效利用课堂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力争课堂作业堂堂清。

5.发挥好评价激励、甄别、导向的作用。避免评价不及时、评价不具体、评价欠多元等问题,要善用激励、评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内驱力,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课后的巩固率。

6.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重视预习与阅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预习可以使很多教学内容通过高效的“结构化”达成目标。教师要关注类似表格、思维导图等预习单的设计,对每一篇课文进行精准科学的设计,甄别哪些内容能够放在课前处理,同时匹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监督机制,整体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习惯、阅读习惯、预习及复习习惯、订正习惯、积累习惯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享受阅读、善于思考、乐于表达、自主学习,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教师要用教学智慧和热情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组织多种有益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每日一诵、老师为你读、亲子共读、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展览、读后感分享、读书小剧场、朗读比赛等读书活动,并将这些阅读形式或活动常态化,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坚持巡课,开展课例研讨,并与展评相结合。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巡课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不足,对症下药,纠正错误,还能对教师形成一种心理监督,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巡课并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评课议课,能产生智慧的碰撞,在答疑解惑、专业引领的过程中促进教師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AF9DA212-F27C-48ED-B9D1-A092D886E1D4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双减习作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习作展示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