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周长与面积”的教学策略探索

2022-07-01 00:59张坤素
民族文汇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张坤素

摘 要: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和优化,通过丰富的、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对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错误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周长与面积的区分”“形象化的公式讲解”的方法,希望对小学数学"周长与面积"的教学策略探索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周长与面积;教学策略

“周长和面积”是小学数学阶段中重点的图形计算问题,学生们在計算过程中常常混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导致计算错误。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关于周长与面积的计算错误分析

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并且理论性较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因此在学习数学概念和知识点时比较吃力。在学习“周长与面积”这两个概念时,学生们经常混淆,无法正确区分,在计算过程中常会出错。

首先,教师在进行周长和面积的特点讲解时缺乏更深入的区分讲解。周长和面积的空间维度不同,面积属于二维空间的度量,而周长属于一维空间的度量。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部分就在于,周长是一维的度量,却在二维的图形中出现,这就使周长和面积在计算中很容易混淆。

其次,学生们对于计算公式缺乏理解,在计算过程中生搬硬套。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周长与面积的公式讲解时,会理想化地认为已经借助图形做了分析讲解,学生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式。其实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并不强,对于学生来说,周长和面积都是边长之间的加减乘除,并没有深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本质区别[1]。在解题过程中,就只是套用公式,缺乏分析和思考,因此常常会用错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二、小学数学“周长与面积”的教学策略

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难以区分,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枯燥、固化的教学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一)加强周长与面积的区分

教师在进行周长与面积的讲解时,要根据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特点,强调区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

1.运用视觉冲击

周长和面积计算单位不同,是因为周长和面积的维度不同。周长是指“长度”,属于一维空间,面积是指“面的大小”,属于二维空间。因此教师在讲解周长时,要突出“长度”,即图形的边长。在讲解面积时,要着重强调“面的大小”,即图形本身。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放映图片,加重图形颜色或加重图形线条的方式,利用视觉冲击来突出周长和面积的区别[2]。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中,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图片,将图形本身的颜色淡化,并将边长加粗,利用视觉上的变化突出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们通过最直观的方式理解周长的概念。

2.通过线面分离作对比

学生们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因此在进行公式的计算时总会混淆。为了避免记忆混淆,教师在讲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前,就要通过加强对这个概念的区分,使学生们深入理解。 教师要注重“线面分离”,通过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特征做对比讲解[3]。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一课,进行讲课时,可以借助教具来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区分讲解。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将长度相符的磁条贴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向学生提问:“怎样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将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相加,来求出周长。”教师将磁条撕下,排成一条线,并强调“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学生通过排出的线条,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周长是求图形边长的总和。教师再次提问“正方形的面积是哪部分呢?”学生指出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将图形涂满,并强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面积”。通过线面分离的方式做对比讲解,能让学生学会区分周长和面积,更加深入地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二)形象化的公式讲解

教师在讲解公式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形象运算阶段,对于学生来说,直观的、形象化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方式,深化学生对图形和概念的感知,淡化公式的计算和推导[4]。

例如: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一课,教师通过出示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后,再给出公式进行讲解。教师向学生提问:“广场长25米,宽15米,周长是多少米?面积又是多少呢?”

周长:算法1:25+15+25+15=80(米)

算法2:25+25+15+15=80(米)

算法3:25×2+15×2=80(米)

算法4:(25+15)×2=80(米)

面积:25×15=375(平方米)

教师将学生们的算法集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动画来配合讲解。想要求出广场的周长,就要把边长加在一起得出结果。广场的长和宽是重复的,都要算两次,以上这四种算法都正确。第四种方法是先把长和宽加起来,用长宽之和乘2得出总周长,这就是公式算法。因此我们能够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宽)×2,而长方形面积=长×宽。在讲解公式时,教师先提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再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的讲解,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教学是教师们面临的重点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更加丰富形象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强调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特点,使学生学会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避免计算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晓呢. 小学数学三年级“周长与面积”教学策略[J]. 新一代,2020,25(16):159.

[2]倪建新. 基于任务驱动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长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4):157.

[3]李丽琼. 巧用画图策略,提升数学素养——以优化周长和面积的教与学为例[J]. 新一代,2020,25(19):108-109.

[4]谢丽虹.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1):409.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