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2-07-02 14:55陆玲
教育界·A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实践运用小学道德与法治

【摘要】课堂对话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有深度的课堂对话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学质量。师生在对话时需要抛开自己的层层约束,坦诚地面对彼此,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最终呈现以思维发展、意义追寻为走向的课堂深度对话,建立真挚的对话关系。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展开对话,才能让师生在情感的同频共振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对话。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对话;实践运用

作者简介:陆玲(1980—),女,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

沟通与合作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换言之,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性的沟通活动,是一种以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为基础的活动[1]。课堂对话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要构建高质量的深度对话,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和增强,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然而在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課堂中,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情感上的触动,没有对观点的争辩,使得对话双方难以进行真正触动心灵的、有深度的对话。这种形式化的课堂对话,难以生成包容性的对话空间,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不能真正达到精神上的平等地位。为了改善现状,笔者从深度对话的内涵、价值和运用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探究如何有效展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对话。

一、深度对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谈话”,第二层含义为“两方或几方之间接触、商量或谈判”。由此可知,“对话”是借助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3]。当今社会,对话常常出现在需要处理各方关系的场合中。在处理各方关系时,“对话”表现为一种指向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精神。在教育领域中,“对话”依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质量的课堂对话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许多教师都在致力于探究一种新的教学心态与精神。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一个融合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知识的物理空间。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不断积累自身经验,重建意义世界,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以交往与对话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不是采用首先由教师提问、然后由学生回答、最后由教师反馈或评价的这种单向而封闭的传统课堂互动模式,因为这往往会让对话停留在浅层,让学生进行形式化的应答,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一个对话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进行多向而开放的深度对话。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展开课堂深度对话时,要避免采用传统模式,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经验以及实际生活,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逐渐步入深度对话的佳境。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认知、社交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在沟通与合作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深度对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伏尔泰曾经说过:“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对话是一种语言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课堂主体之间的深度对话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这样不但会让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有权发言,而且能让学生不再一味遵从权威,而敢于、善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外,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能听到更多观点和心声。可见,深度对话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展开深度对话,是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友好交往、共同进步的一种有效策略。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话主体不但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还可以进行思想的交换。

(三)促进师生相互理解

霍布斯曾说:“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这说明我们认为对方有卓见、口才和聪明机智。”善于倾听的人,才有机会从别人的言语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深度对话需要在倾听的基础上展开。在对话的过程中,倾听的一方不应该因为表达的一方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随意打断对方,而应该用心去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并在对方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中采用这样的对话方式,不仅可以做到尊重学生,让学生产生继续交流的欲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交流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深度对话还可以让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突破教材的局限。如,教师可以引入时事热点,提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课堂知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断完善已有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深度对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入挑战性问题是展开课堂深度对话的前提

课堂对话是课堂主体进行言语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一个体需要提出问题或者发起对话,而其他个体则需要进行回应。高质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促进师生、生生、生本进行深度对话的前提。教师要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对话,需要先根据教学目标、班级学情,设计一些挑战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再给予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堂深度对话顺利展开。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过程中,根据“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培养学生珍视公民基本权利、热爱宪法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升学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2.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阐述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4.阅读教材34页,结合活动园的内容,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假设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思考并解决上述问题。十分钟后,师生可以聚焦这些问题展开课堂深度对话。教师可以先呈现有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生本对话,以此让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公民所拥有的权利。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行使过哪些权利,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行使这些权利。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为进一步展开对话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集中注意力,并自发地动脑、动口、动手、动心、动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但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难点,还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

(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有效展开课堂深度对话的表现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教师可以根据这六个层次,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话过程进一步分解成提问、思考、理解、表达这四个前后相连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对话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学习可以真实发生,并且学生的认知可以由低阶向高阶发展,这是课堂深度对话得以有效展开的外部表现。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我们爱和平”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危害,树立和平观念。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经济发展、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明白和平的可贵、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的基础。但仅仅学习上述知识,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于是,笔者在教授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以“禁止使用核武器,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为主题的宣传小视频。视频播完后,笔者向学生提问:“看了这段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以及疑问吗?”话音刚落,有的学生提出了有关制作核武器的问题,有的学生则问道:“核武器的威力那么大,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呢?”笔者解释道:“因为核武器具有许多杀伤破坏因素,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应该禁止。”笔者提出上述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对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深度对话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能够让他们勇于表达,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使他们的认知从较低层次过渡到较高层次,从而有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三)新意义世界的生成是展开课堂深度对话的目标

教师如果想要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事实世界,也要让学生认识意义世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意义世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关注生活世界的事实性的同时,关注生活世界的意义性。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对话建立在阐述客体、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对话,理解生活世界的双重内涵。

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有“认识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两个话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如果需要用一件事来说明我们的公共生活,你们想到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快便开始进行相互讨论。如,有的学生回答:“公共生活体现在我们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时。”于是,笔者围绕这名学生回答的内容,继续提问:“可以说一说你们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某次难忘的经历吗?”这个互动性话题引发了学生的热议,如有的学生说道:“记得有一次,我的座位附近有一位阿姨在大声接电话,吵得我都没法专心看电影。”有的学生说道:“上周六,我和姐姐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哆啦A梦的电影,当我在看电影时,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因悲伤的剧情而号啕大哭,渐渐地,我也受到他的影响,忍不住哭了起来。”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公共生活?2.公共生活与我们的家庭生活有何不同?3.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有序的公共生活?4.维护公共利益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课堂案例,很快得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1.人们在公共空间(如电影院)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2.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有公共的生活空间,行为是公开的,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不良影响;而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有私人空间,一般不需要遵守公共规则。3.在任何公共场所内,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规则,如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等等。4.维护公共利益,不但能让我们的公共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且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数学生都沉浸在互动性强、较深层次的对话过程中。可见,深度对话有助于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有助于学生生成新的意义世界,进而达到展开课堂深度对话的目标。

结语

课堂深度对话作为一种师生、生生、生本进行对话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涵,同时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作用。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教师不应该让课堂对话停留在浅层,而应该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使道德与法律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慧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1):242.

[2]宋月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题大情境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21(17):44-46.

[3]黄卫文.党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22(01):11-14.

猜你喜欢
实践运用小学道德与法治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